- 子午流注针法(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 赵志国 赵仓焕主编
- 8字
- 2024-06-21 20:59:32
第二节 中医学基础
一、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相互对立的两种基本属性,既可标示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又可标示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现象。应用阴阳学说分析事物和现象,凡是具有对立相反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或一事物内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用阴阳来概括。如以天地而言,则天为阳,地为阴;以人而言,则男为阳,女为阴;以气血而言,则气为阳,血为阴等(表1-1)。
表1-1 阴阳属性归类表
(二)阴阳的特征
阴阳具有普遍性、关联性、规定性和相对性的特征。
1.阴阳的普遍性
世界上很多事物和现象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皆可用阴阳来标示。如天阳地阴、日阳月阴、夏阳冬阴、火阳水阴、男阳女阴等。
2.阴阳的关联性
阴阳所概括的一对事物或现象应是共处于统一体中,或一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都是既相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如空间的上与下、内与外,时间的春夏与秋冬、昼与夜,温度的寒与热,生命物质的气与血等。
3.阴阳的规定性
阴阳学说对阴阳各自属性有着明确的规定,具有不可反称性。如光明、温暖、向上、趋外、兴奋、发散等,是阳的特性;晦暗、寒冷、向下、内收、沉静、凝聚等,是阴的特性。
4.阴阳的相对性
相对性指事物阴阳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阴阳属性可以互相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阴阳属性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寒证和热证的转化:属阴的寒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属阳的热证;属阳的热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
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双方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如昼为阳,夜为阴。白昼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阴阳属性随比较对象而变。事物的阴阳属性是通过对立双方比较而划分的。若比较的对象发生了改变,事物的阴阳属性可随之发生改变。如100℃与50℃的水,100℃属阳,50℃属阴;而50℃与0℃相比较,则50℃属阳,0℃属阴。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是以阴阳的对立统一和相互作用阐释宇宙间万物的生成、发展和变化的根本规律,其基本内容包括阴阳交感、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自和六个方面。
1.阴阳交感
阴阳交感,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相互作用。阴阳交通相合,彼此交感相错,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阳气升腾而为天,阴气凝聚而为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交感合和,产生万物。
2.阴阳对立
阴阳对立,指阴阳“一分为二”,即对立、相反的关系,是事物或现象固有的属性。如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男与女、寒与热、动与静、上与下、左与右等。
3.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指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相辅相成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相依存即阳的根本在阴,阴的根本在阳,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互为根本的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作用。
4.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指阴阳双方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消减和增加的运动变化之中,可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由于阴阳相互制约,阳长制约阴则阴消,阴长制约阳而阳消;若阳消而对阴的制约减弱则阴长,阴消对阳的制约减弱则阳长。如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从冬季寒冷,至春天温暖,再到夏天暑热,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即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由夏季暑热,到秋天凉爽,及至冬季寒冷,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亦可表现为阴阳同消同长,其表现形式有二:一是此长彼长,是阴阳之间出现某一方增加而另一方亦增加,即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二是此消彼消,是阴与阳之间出现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亦消减,即阴随阳消或阳随阴消。如四季气候变化,随着春夏气温的逐渐升高而降雨量逐渐增多,随着秋冬气候的转凉而降雨量逐渐减少,即是阴阳同长与同消的消长变化。
5.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如急性热病中,患者出现高热、面红、咳喘、气粗、烦渴、脉数有力等实热性表现,属阳证;邪热极盛,正气大伤,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虚寒性表现,属阴证。
6.阴阳自和
阴阳自和,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稳定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自和,是相对的、动态的平衡,阴阳双方在交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阴阳双方以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为基础,在一定限度内消长和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运动变化,维持阴阳平衡状态。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运用阴阳学说,以辨证思维指导对具体事物的认识,阐明生命的形体结构、功能活动、病理变化、临床诊断、疾病防治及养生康复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