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指导用书(下册)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 1708字
- 2024-06-21 19:25:43
第四单元 产前保健
细目一 孕妇监护
◎要点一 产前检查时间
根据我国《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目前推荐的产前检查孕周分别是:妊娠6~13+6周,14~19+6周,20~24周,25~28周,29~32周,33~36周,37~41周(每周1次)。高危孕妇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要点二 预产期推算
从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农历日数加14)。若孕妇记不清末次月经时间,应采用超声检查来协助推算预产期。若根据末次月经推算的孕周与超声推算的孕周时间间隔≥5天,应根据超声结果校正预产期。妊娠早期超声检测胎儿头臀长是估计孕周最准确指标。
◎要点三 产前检查的步骤及方法
1.腹部检查
(1)望诊 注意腹形及大小,有无妊娠纹、手术瘢痕及水肿等。
(2)触诊 首先用软尺测耻上子宫长度及腹围值。然后用四步触诊法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先露部是否衔接。在做前三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做第四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
第一步手法:检查者两手置于子宫底部,触摸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期是否相符,以两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推判断宫底部的胎儿部分,若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规则。
第二步手法: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腹部两侧,一手固定,另手轻轻深按,两手交替,以间接判断胎方位,触到宽阔平坦饱满部分为胎背,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是胎儿肢体。
第三步手法: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或胎臀,左右推动确定是否衔接。
第四步手法: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向骨盆入口方向深按,进一步确诊胎先露及其入盆程度。
(3)听诊 在靠近胎背上方的腹壁听胎心音最清楚。枕先露时,胎心音在脐右(左)下方;臀先露时,胎心音在脐右(左)上方;肩先露时,胎心音在靠近脐部下方听得最清楚。
2.产道检查 包括骨产道和软产道检查。
(1)骨产道检查 包括骨盆外测量及内测量,首次产检应做骨盆外测量。
1)骨盆外测量:①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②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③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④坐骨结节间径或称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若此径<8cm,应加测出口后矢状径。⑤出口后矢状径: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正常值为8~9cm。出口后矢状径与坐骨结节间径之和大于15cm时,表示骨盆出口无明显狭窄。⑥耻骨弓角度:用左右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的上面,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若<80°为异常。此角度可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2)骨盆内测量:妊娠24~36周时测量。①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c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称真结合径,正常值约为11cm。②坐骨棘间径:即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10cm。③坐骨切迹宽度:指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将阴道内的食指置于韧带上移动。正常情况能容纳三横指(5.5~6cm),否则为中骨盆狭窄。
(2)软产道检查(即阴道检查) 软产道包括子宫下段、宫颈、阴道、盆底软组织。妊娠早期初诊时检查,以了解软产道有无阴道隔膜、囊肿、赘生物等异常。
3.肛门指诊检查 可了解胎先露部、骶骨前面弯曲度、坐骨棘间径、坐骨切迹宽度及骶尾关节活动度,并测量出口后矢状径。
细目二 孕期用药
◎要点一 西医孕期用药原则
①用药必须有明确指征,避免不必要的用药。②根据病情选用有效且相对安全的药物。③选择单一用药,避免联合用药。④应用结论较肯定的药物,避免用较新且未确定有不良影响的药物。⑤严格掌握剂量及用药持续时间,及时停药。⑥妊娠早期若病情允许,尽量推持到中晚期再用药。
◎要点二 中医孕期用药原则
妊娠期间,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以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慎用或禁用。但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也可适当选用,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但须严格掌握剂量,并“衰其大半而止”,以免动胎、伤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