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慧敏儿科临证50年心得录
- 郝静主编
- 1805字
- 2024-06-14 15:58:48
一、勤求古训,奠定基石
闫教授在大学学习期间及临床工作中广泛阅读中医经典古籍,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从而奠定了她中医儿科的理论基础。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闫教授对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以及《小儿药证直诀》《幼幼集成》等儿科论著颇有研究及心得。同时,闫教授也没有拘泥于经典,而是结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角度,深入体会经典的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绝不生搬硬套。
(一)《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高度概括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历代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无一不是从《黄帝内经》理论体系中吸取精华。闫教授反复认真研读《黄帝内经》,受益匪浅,对其“整体观念,辨证求因”“重视脾胃”的中医学术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临证过程中,闫教授运用《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念指导临床实践工作,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是有着相互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治疗疾病时从整体出发,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终而给出恰当的治疗方案。闫教授遵循《黄帝内经》“治病必求于本”的指导思想,形成了自己“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学术思想;同时,闫教授也非常注意患儿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临床中重视调理脾胃,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脾胃学理论。
(二)《伤寒杂病论》
纵观历代著名医家,无不重视脾胃。张仲景深刻领会《黄帝内经》中脾胃理论之精髓,认识到保胃气不仅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还是判断疾病的进程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把“保胃气,存津液”作为治疗六经病的基本法则,对闫教授“重视脾胃,调中运脾,调畅气机”学术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小儿药证直诀》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闫慧敏教授非常推崇宋代儿科名医钱乙的学术思想,反复认真研读为中医儿科学奠定了基础的《小儿药证直诀》,特别强调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儿科临诊时要具有预见性,先证而治,防其传变。
《小儿药证直诀》中详述望诊法,包括目诊、唇口诊、面部诊、色诊、颅囟诊、齿诊、望二便之色、舌诊、斑疹等以望诊为主的五脏辨证,为闫慧敏教授“四诊合参,尤重望诊”的学术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小儿药证直诀》中有很多对脾胃的论述,“脾胃虚衰,四肢不举,诸邪遂生”“脾主困”,其将“实脾”“调中”作为脾胃病治疗首要原则,认为治疗乳食不消、腹胀、虚羸、吐泻、黄疸、肿病、夜啼、咳嗽、慢惊等多种疾病都可从脾胃论治。《小儿药证直诀》对闫教授形成“重视脾胃,注重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的学术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四)《幼幼集成》
清代名医陈复正的《幼幼集成》注重临床实践,重视脾胃,主张辨证用药,不拘泥于经典与古方。对于小儿脉诊及指纹辨证贡献极大,书中曰:“但当以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则用之不尽矣。”此书关于脉象的论述给闫教授的四诊合参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基于此,闫教授确立了“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学术思想。
(五)《温病条辨》
清代著名温病大家吴鞠通《温病条辨》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温病条辨》中《解儿难》篇在小儿生理、病理方面及疾病诊断、治疗、调护方面都有其独到的见解,提出了“稚阴稚阳”之说及“阴阳不可偏伤”的原则,指出既要重视保护阳气,又要勿伤阴津,做到泻实防伤正、补虚避余邪,要分清主次,谨慎选药,时时注意顾护脾胃,中病即止。闫教授从中受到启示,为其日后形成“既病防变,先证而治”的临床思维起到了重要作用,亦对其临床用药,尤其针对儿童急性发热性疾病的诊疗,影响深远。
(六)叶天士与“久病入络”理论
关于“久病入络”理论,闫慧敏教授认为对络病学说贡献最大者首推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
络病理论始于《黄帝内经》,该书首次提出“络”的概念,并奠定了络脉与络病的理论基础。清代叶天士,将《黄帝内经》中有关“络”的生理认识加以深化,引入到内伤杂病的病理阐释中,提出了“久病入络”和“久痛入络”,强调“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认为络病分虚、实,总以络脉阻滞为特点,其主要病变为络中气滞、血瘀或痰阻,并创立了辛味通络诸法,从而形成了较系统的络病理论。闫慧敏教授受其影响,通过对近现代中医络病理论的整理研究,结合临床实践,将络病理论引入儿科临床,从“久病入络”出发,基于络病理论论治儿科慢性病、疑难病,如顽固性便秘、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取得了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