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大师丁樱临证验案
- 丁樱 李向峰主编
- 5025字
- 2024-06-14 15:50:01
第三节 咳嗽
案1:咳嗽(风寒夹滞证)
王某,男,6岁,以“咳嗽、流涕2天,加重1天”为代主诉,于2019年12月22日初诊。
现病史:患儿2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伴鼻塞,流清涕,无发热、吐泻等不适,未予治疗。今日咳嗽加重,遂求诊。刻下症:阵发性连声咳,咳吐白色清稀痰,鼻塞流清涕,无发热,纳欠佳,眠尚可,大便干。
体格检查:咽不红,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舌淡红,苔白厚,脉浮。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中医诊断:咳嗽。
中医证型:风寒夹滞。
治法:疏风散寒,消积止咳。
方药:本院儿科散剂
处方:寒咳散6g,顿咳散6g,宣消散6g。
院内制剂3剂,每日1剂,分3次,水冲服。
二诊:2019年12月25日。患儿外感症状减轻,大便恢复正常,但痰液增多,去宣消散,加二陈散6g加强化痰之力,3剂,每日1剂,分3次,水冲服。
患儿服上药后咳止痰消,饮食及大便恢复正常。
按:小儿形气不足,卫外不固,加之起居不慎,寒温失调,易感外邪,而六淫之邪皆能使人咳,但风为百病之长,常夹寒邪而袭肺,肺失宣降,气道不利,肺气上逆,则出现风寒外感之咳嗽,流清涕,痰液清稀。本例患儿起病急,病程短,感受风寒之邪,咳嗽痰液清稀,鼻流清涕,舌咽不红,故辨为风寒犯肺之咳嗽,另患儿纳差,苔白厚,大便干,故又兼积滞,总属风寒夹滞之证,选方予院内儿科配方颗粒:寒咳散由杏仁、苏叶、陈皮、茯苓、干姜、半夏等药物组成,乃“杏苏散”“二陈汤”化裁而来,功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顿咳散药物组成主要有百部、白前、紫菀、款冬花等,功能宣肺化痰,具有镇咳作用;患儿外有风寒之邪袭肺,内又兼积滞,故联合既能宣肺解表,又可消食导滞的宣消散,方中主要药物组成有麻黄、杏仁、焦三仙、番泻叶等。诸药合用,共建温肺散寒、止咳化痰、消积导滞之功。二诊患儿外感及积滞症状减轻,但痰液增多,故去宣消散,加用二陈散,二陈散主要由陈皮、半夏、茯苓、紫苏子组成,功能燥湿化痰,止咳平喘,全方化裁,以收脾健痰消、风散咳止之效。
(范淑华 整理)
案2:咳嗽(风寒束肺兼脾虚痰湿证)
海某,男,1岁9个月,主因“反复咳喘半个月”于2017年1月20日初诊。
现病史:患儿因早产、发育落后,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半个月前,治疗过程中受寒出现咳嗽、咳痰、喘息、流涕等症状,该院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普米克、特布他林等”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咳嗽改善不明显,痰多,遂来诊。刻下症:咳嗽,喉间痰鸣,稍喘息,流白色黏涕,无发热,纳食欠佳,二便正常。
体格检查:发育落后,面色萎黄,精神欠佳。咽无充血,舌质淡,苔白滑,指纹淡红。三凹征阴性,双肺可闻及痰鸣音。舌质淡,苔白厚,指纹色淡。
辅助检查:胸部正位片示“双肺纹理增多、紊乱”。
西医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
中医诊断:咳嗽。
中医证型:风寒束肺兼脾虚痰湿。
治法:散寒解表,降气化痰。
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
处方:桂枝6g,白芍5g,杏仁5g,姜厚朴3g,生姜3g,干姜3g,五味子6g,陈皮6g,茯苓6g,姜半夏6g,炙甘草3g。中药配方颗粒4剂,每日1剂,分3次水冲服。
二诊:2017年1月23日。患儿咳嗽明显减轻,现偶咳,仍有痰,无喘息,肺部听诊可闻及痰鸣音,舌质淡,苔白厚。患儿体质弱,肺脾肾不足,治以“解表化痰,补益肺肾”为法,调整处方如下:桂枝6g,白芍5g,生姜3g,干姜3g,陈皮6g,茯苓6g,姜半夏6g,炙甘草3g,山药2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炒牛蒡子3g。中药配方颗粒6剂,每日1剂,分3次冲服,巩固治疗。
患儿二诊后带药回家过年,3个月后因他病就诊,问及二诊后情况,家长诉患儿服二诊方4剂后,诸症痊愈,自行停药,近3个月无反复。
按:丁樱教授谈及该患儿时曾说,这孩子太弱了,1岁9个月的孩子,如果家长不告诉你年龄,你可能会觉得这孩子最多也就10个月大,给人直观印象就是发育落后。患儿症见面色萎黄,咳嗽深,喉间痰多,发育落后,为体质虚弱,兼感风寒;痰湿阻肺,故咳嗽痰多,治疗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为主,加干姜温阳化饮,五味子敛痰止咳,二陈汤化痰止嗽。全方表里兼顾,散寒解表,降气化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 伤寒论著》中方有执曰:“喘者,气逆于上,故呼吸不顺而声息不利也。微者,声息缓,不似大喘之气急也。以表尚在,不解其表,则喘不可定,故用桂枝解表,加厚朴利气,杏仁下气,所以为定喘之要药。”丁樱教授认为,对于外感风寒或营卫不和或正气不足兼有咳喘,脉浮缓,有汗,而无明显热象者,均可用此方。二诊患儿症状明显缓解,改予从龙汤合二陈汤加减,从龙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是近代名医张锡纯治疗痰喘的经验方,为喘病愈后复发,再服小青龙汤无效,或服小青龙汤不能痊愈,或为防止复发而设,在服小青龙汤后,继服从龙汤最为适宜。所以方名从龙,就是因其最宜于小青龙汤之后继服。方中龙骨、牡蛎敛正气而不敛邪气,并能治痰;芍药收阴气,敛逆气,平喘咳;半夏燥湿化痰,苏子、牛蒡子得龙骨、牡蛎,平喘定咳,而无辛散之弊。因患儿体质弱,故不去桂枝,痰多故合二陈,加山药以健脾断其生痰之源,予少量牛蒡子清热,并防诸药温燥太过。诸药合用,有收有散,寒温并用,止咳而不敛邪,化痰而不温燥,故获良效。
(李向峰 整理)
案3:咳嗽(风热犯肺夹滞证)
程某,男,4岁4个月。以“发热、咳嗽2天”为代主诉,于2018年11月22日初诊。
现病史:患儿2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咳嗽,流浊涕,门诊予“头孢克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蓝芩口服液等”口服效不佳,遂来诊。刻下症:发热,中低热为主,咳嗽,有痰,流浊涕,纳差,大便2日未行,小便正常。
体格检查:急性热病病容,咽充血明显,扁桃体Ⅱ°肿大,表面未见脓性分泌物。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舌质红,苔黄厚,脉浮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7×109/L,血红蛋白136g/L,血小板21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9.3%,淋巴细胞百分比25.6%,C反应蛋白15.8mg/L。胸部正位片示双肺纹理增多、紊乱,符合“支气管炎”改变。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中医诊断:咳嗽。
中医证型:风热犯肺夹滞。
治法:解表清热,消食导滞。
方药:桑菊饮合升降散加减。
处方:桑叶10g,桔梗6g,连翘15g,芦根10g,生甘草3g,浙贝母10g,赤芍10g,炒僵蚕9g,蝉蜕6g,炒莱菔子10g,瓜蒌10g,生大黄3g。中药配方颗粒3剂,每日1剂,水冲服。
二诊:2018年11月25日。患儿服药2剂后热退,咳嗽较前减轻,无痰,纳增,便畅。扁桃体缩至Ⅰ°肿大,咽充血,舌红,苔黄微厚。续服本院制剂消积健脾散、葶苈散、加味泻白散各6g。3剂调理善后。
随访:随访1周诸症痊愈。
按:桑菊饮有疏风清热止咳的作用,为吴鞠通《温病条辨》名方,病机为风温所致肺气失宣,多有咳嗽症状。本方用药轻灵疏泄,体现了“肺为清虚之脏”“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特点。本案患儿舌苔厚腻,大便2日未行,当属阳明积滞,内有伏邪,故合升降散加减。升降散出自清代名医杨栗山的《伤寒瘟疫条辨》,原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四味药组成,具有辛凉宣泄、升清降浊、清热解毒、逐秽祛邪、表里双解的作用。本方为丁樱教授临床所习用,对于风温发热兼中焦积滞者效佳。本案中以莱菔子代姜黄以调畅气机,消食导滞;患儿咽部充血,扁桃体明显肿大,此乃邪热上炎犯咽所致,方中浙贝母、赤芍化瘀散结,切合病机,取效也速。热退后,表证已解,用药当顾护小儿稚阴稚阳特点;方随法转,调整药物以消积健脾散、养阴散顾护脾胃,葶苈散解毒利咽兼顾余邪,药少而法理俱在。
(李向峰 整理)
案4:肺痹(气阴两虚兼痰浊、血瘀、风热证)
王某,女,5岁,以“重症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咳嗽、喘息2月余”为代主诉,于2017年5月21日初诊。
现病史:患儿既往患重症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咳嗽、喘息2月余,经多方治疗效果欠佳,仍咳嗽、喘息,活动不耐受,无发热、吐泻等不适,遂来求诊。刻下症:咳嗽、喉中有痰鸣,时有清浊涕,喘息,时有气促,活动后明显,运动不耐受,汗出,无发热,纳一般,形体偏瘦,手足心热,小便淡黄,大便干。
体格检查:精神反应尚可,面色晦暗,鼻翼无扇动,口唇淡,口周发青,咽腔稍红,轻微三凹征,肺部呼吸音粗,可闻及中粗湿啰音及喘鸣音,无杵状指。舌质淡,舌苔白,脉细数。
辅助检查:肺功能示中重度小气道阻塞;肺部CT示肺过度通气、马赛克征、支气管管壁增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支气管内膜炎,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食物过敏原:牛奶、鸡蛋阳性;T细胞亚群:CD8+高;免疫球蛋白正常;基因检测纤毛不动及囊性纤维化基因阴性。
西医诊断: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
中医诊断:肺痹。
中医证型:气阴两虚兼痰浊、血瘀、风热。
治法:益气养阴兼疏风清热、豁痰化瘀,标本同治。
方药:自拟养阴通痹汤加减。
处方:炙黄芪15g,麦冬10g,北沙参10g,五味子6g,菖蒲10g,重楼10g,丹参10g,郁金10g,红景天10g,地龙10g,紫石英15g,芦根10g,葶苈子10g,炙甘草3g。
中药配方颗粒7剂,1剂分4份,每次1份,每日3次,水冲服。
二诊:2017年5月30日。喘息、气促减轻,咳嗽伴少量黏痰,色白,活动仍不耐受,汗出,大便糊状,舌质淡,苔白,脉细数。病情有好转,大便稀,去葶苈子加陈皮6g,茯苓10g,炒麦芽10g,以健脾化痰,继服14剂,1剂分4份,每次1份,每日3次,水冲服。期间复外感,出现咳嗽,呕吐,咽红,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在原方上加前胡10g,5剂,1剂分4份,每次1份,每日3次,水冲服。
三诊:2017年6月20日。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语音升高,偶有咳嗽,有痰,活动后有喘息,无憋闷,纳可,盗汗,手足心稍热,眠安,二便正常,舌质淡,苔白,脉细数。面色仍暗淡,三凹征弱阳性,肺部呼吸音粗,偶有喘鸣音及中粗湿啰音,腹软。患儿病程近3个月,初期重症肺炎耗伤正气,现邪气去半,应平治五脏,调理肺脾肾兼活血通络,扶正祛邪兼施为主。处方:北沙参10g,炙黄芪12g,石菖蒲10g,郁金10g,丹参10g,赤芍8g,五味子6g,地龙10g,重楼10g,红景天10g,桑白皮10g,煅牡蛎15g,白术10g,炒麦芽10g,炙甘草3g。中药配方颗粒14剂,每2日1剂,水冲服。
随访:经过中药长期调治,患儿咳嗽、喘息症状稳定,无明显进展,近6个月无再住院,无静脉用药史。体重增加1kg,精神好转,活动耐受力增强。根据疾病变化辨证调理用药,监测肺功能和高分辨肺CT的变化,同时配合长期抗炎的西医药治疗。
按:患儿为学龄前儿童,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咳嗽、喘息2个月。传统医学认为,小儿“肺常不足”“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小儿卫表尤弱,外邪每易由表入里。肺为华盖,主呼吸,外邪入侵,肺首当其冲,肺气郁闭,不能输布精微,津液凝聚成痰、成饮,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而见咳嗽、喘息、胸闷。脾常虚,病久伤及脾胃,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聚湿成痰,为生痰之源。正如《幼幼集成·咳嗽证治》云“咳而久不止,并无他证,乃肺虚也。”《杂病源流犀烛》云“盖肺不伤不咳,脾不虚不久咳”,而“久咳之人未有不伤肾者,以肺金不能生肾水而肾气自伤也”。肺病及肾,肾虚不能蒸腾气化,温运脾阳,助肺行津,则上泛而成痰湿,痰湿闭肺,肺失肃降,也可咳嗽、喘息。小儿“肝常有余”,所欲不随,肝火循经上逆犯肺,木火刑金,则咳嗽,甚则咯血,所谓“木叩金鸣”。“肺朝百脉,心主血脉”,肺脏受损,不能助心行脉,而心为君主之官,主危则十二官危。故本病起于肺,终于肺,但不局限于肺。正如《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久病入络”,“久咳逆气……定后复发,连滞经久”,“人身气道,不可有壅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结合患儿久病咳喘,耗伤五脏之精气,内有痰浊、瘀血胶固之邪,外逢非时之气,又致咳喘频复,病程迁延难愈。故肺之气阴两虚兼瘀血、痰浊、风热为主要病机,五脏不平为疾病复发之根本,因而应以益气养阴兼活血、通络、疏风为治疗大法,平治五脏为防复发之关键。目前患儿为正气受损,但邪实仍然存在,结合舌脉辨证当属痰热瘀血内阻,外邪扰动,肺络闭郁兼气阴两虚,故以开肺涤痰、疏风通络,兼益气养阴、平治五脏为总治则;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表里同治,以防外邪深入,病情迁延。本证治以益气养阴兼疏风清热、豁痰化瘀,恢复期则应平治五脏,扶助正气兼豁痰活血、通络开闭。根据外邪引动伏痰,内外合邪,痰浊、瘀血、外邪交织,肺失肃降,病位在肺,肺为娇脏,位居上焦,而治上焦如羽,也需配合轻宣之药,畅肺之气机,后期固纳肾气,气有所归,恢复肺主气朝百脉、主治节之功能。
(范淑华、陈文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