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术渊源

1.临床自我学习成长

1984年大学毕业,史教授被分配至山东省菏泽市中医院,任内科住院医师。那时基层中医院刚刚成立,大学毕业生很少,所以,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史教授便挑起了中医内科的业务重担。基层医院临床内科没有分科,各种各样的内科病证患者接踵而至,然而对一些疑难病症,史教授常感所学不足。于是,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重新认真学习了《实用内科学》《内科急症治疗》和《实用中医内科学》,熟悉了内科常见病、危重症的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经过一年多的临床实践和学习,临床诊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他也深刻体会到,临床应摒弃门户偏见,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治病救人,都应给予充分重视。正是通过那几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磨炼,史教授打下了坚实的中西医临床基本功。史教授曾治疗一例肺心病合并严重心衰患者,用西医抗感染、强心、利尿及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近半个月,心衰和休克状态始终得不到满意控制,一撤西药,血压便不能维持。后合用重剂黄芪生脉散加葶苈子、枳实、丹参、益母草、车前子、赤小豆等益气强心、活血利水,1周左右患者便可下床缓慢活动,后病情逐渐稳定出院。通过这个病例,史教授看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更激发了他钻研中医的兴趣。他白天工作,晚上挑灯背诵方歌、药性,并精读了多部中医经典著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内科许多急危重症和慢性疾病,都获得较好的疗效,因此坚定了他走中西医结合之路的信心。

2.跟随血液病专家顾振东教授学习

为了进一步学习,史教授于1987年重返母校,师从山东中医学院附属中医院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顾振东教授,从事中西医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顾振东教授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195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师从著名中医学家山东中医学院附属中医院主任医师刘惠民先生。顾振东教授曾对多种中药进行临床抗癌研究,如莪术、农吉利、斑蝥、蟾蜍、黄药子、棉酚、守宫等。他根据急性白血病患者都有骨髓异常增生的潜伏阶段,待骨髓异常增生到一定程度,幼稚细胞大量进入血液后才突然发病的临床现象,提出了从“伏气温病”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设想。在顾振东教授的带领下,史大卓教授采用益气养阴、清热透毒方药,进行了基础实验和临床观察。实验研究显示,益气养阴、清热透毒方药可抑制骨髓幼稚细胞的增生,改善急性白血病小鼠的免疫功能。临床观察证明,该类方对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完全缓解的时间和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较好的效果,此研究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通过三年的学习,史教授积累了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丰富经验。

3.跟随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院士学习

1990年9月,史教授师从国内外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院士,攻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博士学位。

当时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学术带头人的陈可冀院士在以活血化瘀为主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陈院士认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小板黏附聚集、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动脉内膜增厚、脂质沉积、血管狭窄等病理改变,皆可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导致血行不畅,滞而不行,因此可将其归属于中医“血瘀”的范畴;冠心病患者胸痛、舌色紫暗、瘀点瘀斑、舌下络脉曲张、口唇紫绀等,皆为瘀血的临床表征。陈院士将宏观表征与微观病理改变有机结合,认为冠心病心绞痛主要中医病机为“血脉瘀滞”,活血化瘀治法可作为中医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治法。

史教授入学伊始,陈可冀院士就为他定了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血府逐瘀汤制剂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这在国内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研究领域还属首次。20世纪8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TCA)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方法,自1977年开展此项手术后,在国际上迅速得到临床普及应用,但较高的再狭窄发生率限制了PTCA的远期临床效果。当时西医对如何预防再狭窄尚无真正有效的方法。陈可冀院士认为,再狭窄形成的许多病理环节如平滑肌细胞增生,血小板黏附、聚集,血栓形成等,与中医血瘀、血脉瘀滞的病理状态较为相似。故预防再狭窄形成,可选用理气活血方药。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是中医传统理气活血的代表方,以往研究证明可作用于再狭窄形成的许多病理环节,用此方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进行干预,可望收到一定的效果。

当时国内只有少数西医院具有开展此项临床工作的设备,中医医院还没有此项设备及技术,课题的难度可想而知。陈院士鼓励他:“中西医结合就是要跟踪国际前沿,重复过去的工作没有价值。要创新,就要克服困难、勇于探索。”陈院士亲自带领史教授到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找到心脏介入治疗专家陈明哲教授、韩启德教授和毛节明教授,他们对进行中医药预防PTCA后再狭窄的研究十分感兴趣,无论在实验条件方面,还是在人员配备方面,都给予了极大支持,并参与指导制订了具体研究方案。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史教授博士课题研究的指导老师。史教授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课题。该课题研究证明:血府逐瘀汤制剂可预防家兔髂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形成,临床可以预防PTCA术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发生和改善患者的血瘀症状。史教授因此项研究于199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此后,李静同学、周亚伟同学和刘建勋教授等又利用此方制剂从细胞基因表达、脂质代谢和相关生物活性因子血浆浓度变化等方面,研究了本方制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缺血的机理,亦显示有良好的效果。此项研究于1996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首次获得此项殊荣的研究成果。

4.尊《黄帝内经》、仲景,崇李杲、清任

史教授的一大爱好就是读书,对历代名家经典著作反复研读,精要之处皆能背诵。《黄帝内经》(简称《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濒湖脉学》《药性赋》《脾胃论》《景岳全书》《温病条辨》《临证指南医案》《医宗金鉴》《医林改错》等,都是史教授经常阅读的案头书。

对史教授影响较大的医家是张仲景、李杲和王清任,所以史教授在治疗内科病中善用升清补土和活血化瘀。史教授继承传统理论,结合前辈经验和自己长期的临床体会,倡导在脏腑辨证、气血辨证、六经辨证的同时,注重辨病位、病性、病势和疾病过程中的阴阳互根、互化,善用药物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而不仅是药物功效,去调整人体阴阳的盛衰,使之达到相对平衡,则疾病向愈。

在继承前人学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和自身体会,史教授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诊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常见病和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以及慢性肾炎、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相继提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活血生肌、化浊解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活血散结消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益气养阴、活血透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养阴清热补肾、搜剔经筋骨骱风寒湿邪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制定了相应的系列方药,临床获得很好疗效,受到医患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