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感动石化”的力量

“感动石化”十年了。

以“放大人性之美,树立行业标杆,汲取榜样力量”为主旨,十年六届“感动石化”,评选出了58位感动人物(含团队)。如果加上候选人,这个数字接近200。他们共同描绘了“大国重器”“顶梁柱”的群英图谱,可以说,“感动石化”刻画了“非凡的中国石化人”这一企业人物群像,如今,“感动石化”已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选树典型的品牌活动。

“感动石化”十年了。我发现我们思考过的、经历过的,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褪色,它们一直静静地藏在我们心里温暖的角落……

2012年春天,当时,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已经名动天下了。中国石化的闵恩泽院士也于2007年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公司干部员工备受鼓舞。中国石化报社综合考虑,2013年是中国石化成立30周年,经过几代石油石化人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石化已经发展成为世界500强第五名、中国企业500强第一名的国际知名能源化工公司。中国石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行业标杆和榜样,是蕴含石油石化优良传统的富矿,中国石化报社作为媒体单位,有义务、有责任去发现这些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感动中国》的节目模式效果非常好,我们何不做“感动石化”呢?但模仿,会不会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我和当时报社电视部主任王景一起,诚惶诚恐地敲开了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组的门。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那块简陋但著名的牌匾“永远被模仿,从未被超越”,那其实不是块牌匾,就是白板上写了两行字。《感动中国》制片人朱波很客气地接待了我们,他说:“《感动中国》是个公益品牌,传播感动,多多益善,之前感动联盟还没有企业媒体,欢迎中国石化报社加入‘感动’大家庭。”

从此,“感动石化”有了出生证。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组也给予“感动石化”很多帮助支持,令人感动。

2013年3月29日下午,北京。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第一届“感动石化”颁奖典礼在中国石化总部一楼多功能厅举行。一群有梦想但没有经验的石化媒体人,正在实施他们准备感动公司内外的计划。现场观众为所有在京的党组领导、总部各部门领导、企业员工代表,外请嘉宾包括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和各大媒体记者等。

“感动石化”成功了!从此,中国石化多了一个典型宣传品牌,一个党建品牌。

“感动石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选择的成功。

“感动石化”团队在策划以什么标准评选人物的时候,不断总结摸索。我们认定,评选“感动石化”人物的唯一标准就是“感动”。到底什么是“感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感觉。也许,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无法为“感动”下一个清晰而准确的定义。人的职位有高低,岗位有不同,收入有多寡,成绩有大小,但是,“感动”和这些统统无关。

“感动石化”的感动,一定是令人敬于心,暖在心的。一个能够感动他人的人,一定是一个心里想着别人的人。感动我们的一定是我们想做还没有去做或者没有做到的“利他”的事情。“感动石化”人物并不是都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闵恩泽、陈俊武大科学家的爱国奉献让我们热泪盈眶,隐姓埋名捐款的李记、坚忍不拔扛起生活重担和岗位重任的曹湘莉,也同样让我们潸然泪下,还有默默无闻坚守生产一线的采油工人薛梅、奋战西部大漠的年轻海归博士邓尚,也令人敬佩,令人感动。

“感动”润物无声,“感动”又充满力量。在“感动石化”颁奖典礼进行的同时,许多石化员工在微博、微信上写下感言,“小草一样的平凡、青松一样的坚强、茉莉一样的芬芳。感动得哭了”“无论是院士还是年轻的石化人,一个又一个关于创新、坚守、奉献的故事让人感动,而一个又一个坚毅的面庞组成了石化的样子”。大家表示深受鼓舞,要向“感动石化”人物学习。

“感动石化”不仅感动了石化人,还产生了“破圈效应”。我山东老家的一位远房亲戚,是个农民,很朴实,看了“感动石化”的直播后,给我发来信息说:“嫂子,以前知道你在中石化工作,只是感觉中石化大国企,有钱,看了‘感动石化’,我才知道中石化有那么多好人啊,看得我都流泪了,真是都挺不容易的。”

新时代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肩负着打造具有强大战略支撑力、强大民生保障力、强大精神感召力的中国石化新使命,石化人在加油,在奋进,“感动石化”在继续。

中国石化报社 社长、总编辑 杨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