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特色

1.4.1 创新之处

(1)文化生态脆弱性测度研究

本课题从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址两个层面研究文化生态脆弱性的测度评价,采用聚类分析法对丝绸之路西北5省(区)进行旅游环境脆弱性评价和分区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丝绸之路申遗文化遗产地研究文化遗址脆弱性测度。本课题在文化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

(2)对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在文化旅游景区对游客进行市场问卷调查,构建游客保护力感知、体验性和旅游意愿结构方程模型;二是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做调研访谈,采用扎根理论方法,研究文化生态保护的影响因素。这两种方法试图从微观层面的不同角度研究文化生态保护,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研究交通网络对遗产旅游优势度和新型城镇化调节效应

以交通网络为调节变量,研究因变量新型城镇化和自变量遗产旅游之间的关系,以陕西省10个地级市为实证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根据检验结果,提出政策建议。研究交通网络的调节效应理论,运用实证数据进行检验,丰富了遗产旅游研究理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1.4.2 研究特色

(1)在研究内容体系上突出对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分析

基于丝绸之路申遗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对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聚焦于宏观层面进行旅游环境脆弱性和文化遗址脆弱性测度评价,并从游客视角研究文化旅游景区保护力感知。在旅游开发的研究方面,从宏观上构建西北地区文化生态旅游圈,微观上研究西咸新区文化生态功能区的制度创新和补偿机制。在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互动机制的研究方面,从微观层面逐步扩展到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微观层面从游客角度研究文化旅游景区遗产保护力感知对游客体验性和旅游意愿的关系影响,中观层面研究西安鼓乐非物质文化保护和陕西丝路文化旅游开发,宏观层面研究西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带耦合关系。在宏观上构建文化生态旅游圈,在微观上对西咸新区文化生态功能区的文化价值进行评估,并据此提出补偿政策,从理论和实证上对文化生态补偿依据和补偿机制进行论证,为政策的提出奠定了完整的理论基础。

(2)运用统计分析、计量分析及计量模型对样本地区开展定量研究分析

运用聚类分析法研究旅游环境脆弱性评价和分区,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文化遗址脆弱性进行评价,运用质性研究扎根理论分析西安非物质文化保护,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交通网络对遗产旅游优势度与新型城镇化的调节效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文化旅游景区保护力,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遗产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关系。

(3)每一部分的研究结论都建立在大量基础数据资料和市场调查研究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引入实证研究,突出实用性和政策性

本课题研究文化生态脆弱性测度和分区,以西安鼓乐非物质文化传承为实证案例,现场调查文化传承人,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文化生态圈的构建,以陕西丝路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实证案例,调查游客市场需求并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