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四年
- 庆余年从鉴查院石碑开始执刀天下
- 残林之木
- 2349字
- 2024-08-16 23:07:23
自打楚休将元昇杀死之后,得了空便进入悟道台去参悟北冥神功的奥妙。
虽然在得到北冥神功的一瞬间,他就拥有了北冥神功大成之境的感悟。
但对于他而言,北冥神功的修行方法其实并不重要,以他如今的境界,根本不可能选择散功重修。
更别说北冥神功吸取他人内力真气的法子,终究不是正道。
这世间但凡能够走捷径的法子,即便看起来毫无弊端,在暗中也早已经标好了价格。
更别说,即便北冥神功当真完美无缺,能够成就一身磅礴浩瀚的真气,也未必能够及得上此世王道霸道两卷功法同修。
而他既然决定了要走精气神三者融汇贯通的平衡之道,就更不可能修行这单走真气一脉的北冥神功了。
所以这北冥神功固然不凡,可唯有其总纲之中对于庄子逍遥游的领悟对他而言才最为紧要。
但若没有超越大成,达到圆满之境的功法领悟,他便很难真正的领会北冥神功最为奥妙莫测的总纲精义。
也根本不可能单独将之拆分,作为他自身所创功法的核心立意。
而想要将北冥神功参悟到圆满之境,即便有悟道台的十倍悟性加成,也不是一夕之功。
尤其是其中涉及道家的诸般理念,单纯凭借悟性硬生生的去领悟,实在是事倍功半。
即便有着数百门大成之境的武学功法作为底蕴,也仍旧差了不少。
所以思索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决定让天网搜集天下名家典籍,建立一处藏书楼,在其中做上一段时间的书生。
除了能够加快对于北冥神功的领悟之外,对于他自创功法的完善也有着巨大的益处。
说到底,即便是无数神功秘典在前,也仍旧需要海量的知识底蕴才能够支撑着自身不断的进步。
基础决定上限。
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单纯的依靠机缘造化,短时间内或许能够一飞冲天,上限却早已经固定。
楚休已经明显发现,到了他这个境界,虽然身兼无数功法,可真正能够对他有所助益的,其实已经寥寥无几。
比起功法武学奖励本身,能够以功德开启的虚界和悟道台对他的如今的修行会更有帮助。
但随着境界的提升,时间的意义也在随之减弱。
他或许能够凭借虚界中漫长的时间来达到九品极限,但想要突破大宗师,甚至突破大宗师的极限达到更高的层次,却已经不是光靠时间磋磨能够达到的。
就算是能够增幅十倍悟性的悟道台也只是让他达到了时间天才的平均水平,也远远无法做到无中生有的地步。
所有的领悟,都需要建立在极其深厚的底蕴之上。
而增强这份底蕴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书。
正好,接下来一段时间他也该休养生息,安分些日子了。
日益扩大的天门已经足够为他提供源源不绝的功德。
天网的扩张也自有红袖等人去做。
他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变强。
强到天下无敌。
强到便是四大宗师也要在他面前俯首。
到了那个时候,天门自然能够凌驾于诸国之上,成为悬在无数恶人头上的一把刀。
他也能够借助这整个天下的资源,去一窥那无数人求而不得的长生之境。
毕竟,他现在虽然已经不老,可距离不死还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
甚至,不老不死之上的不朽和永恒,他也想有朝一日去看上一看。
随着他心意落定,一道命令自赏善罚恶令传下,接下来,但凡有天网所涉及的地域,皆有无数书本典籍纷纷向着北齐汇聚而去。
因为接下来,他的目的地便是北齐国都,上京城。
……
一连数十日过去,天下间超过数万本古今不一的典籍或先或后汇聚在了上京城。
因为分散的比较开,虽然引起了监察院和锦衣卫的注意,但终归只是些常规流通在市面上的书籍,倒也并未出现什么意外。
少数的珍本和孤本都是单独存放于行囊中,倒也不会有人因此生出什么不轨之心。
与此同时,在上京城北郊的一处宅院中,一座占地面积数百平米的藏书楼拔地而起。
红袖和林冲二人虽然快马先行至上京,但也不是单单这数十日之功。
事实上,自打极乐庄两千余奴隶被救下之后,基本都是按照其原本的籍贯返回家乡,在当地组建天网。
其中自然不乏北齐上京城人士。
包括南庆京都的也有不少。
东夷城算是天网发展最快的地方,但京都和上京城这两座当世雄城,在有着足够的财富支持下,天网的发展也并没有慢上多少。
基本都是作为天网的一处核心据点打造。
如此,有了超过半年时间源源不断的投入,才能够在不惊动太多人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在上京城中打造出这样的一座藏书楼。
至于这宅院的买家的名头,自然是本就在各国皆有生意的天水布行。
以天水布行的体量,即便要大兴土木,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于是,当楚休赶了一个多月的路千里迢迢从东夷城赶到上京城的时候,等待他的便是一座搭建完毕,存放了数万册典籍的藏书楼。
看着这藏书楼,楚休轻轻点头,表示满意。
倒也不枉他之前花费不小代价组建的天门和天网。
打发走了林冲和红袖之后,他便将整个宅院交给了邓玉儿打理,而他则是进入这藏书楼,过起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日子。
他先是在藏书楼中将一本书囫囵的看上一遍,然后再到虚界之中进行复刻,去慢慢品读,差不多的时候,再开启悟道台,以十倍悟性增幅领悟书中道理。
平日里的衣食住行也自有邓玉儿一手安排。
如此,他就这么在这藏书楼中度过了四个寒来暑往。
这一年,他已经是十九岁。
体态更显清朗,面容更显俊美,一身的气质也仿佛洗尽铅华,悠然出尘。
这几年,天网日益庞大,不时便有圣人经典或者遗留在外的武学秘籍送往此处。
林林总总的典籍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十万。
若非有着虚界和悟道台的存在,他便是有过目不忘的天赋怕是也很难将这些书籍吃透。
但今时今日,当他放下最后一本书的那一刻,他福临心至,立时进入了悟道台之中。
端坐于莲台之上,沉淀了数年之久的厚重底蕴终于彻底爆发,立时便触发了久违的顿悟之机。
百川汇海,汪洋巨浸,端在积聚……
无数文字感悟涌上心头。
数年之前便已经有了初步脉络的自创功法终于自这一刻,渐渐趋于圆满。
就连在这四年间已然达到九品上境的修为境界也随着功法的逐渐完善圆满,缓慢而稳定的向着九品绝巅迈入。
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庆国。
范闲已经离开了澹州,在一队红甲骑兵的护送下来到了京都脚下,看着那厚重的黑色城墙深吸一口气,发出了一声感叹。
“原来这就是京都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