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1-7:
工业软件与互联网软件的差异?

本篇作者:王渊彬

“工业”与“互联网”两种应用场景的不同是导致两类软件巨大差异的根源,其在需求特点、功能特点、研发模式等方面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

一、需求特点

需求来自软件面向的对象,对象主要包括客户和用户。客户是软件产品、服务的购买者,而用户是软件产品、服务的使用者。

互联网软件面向的对象有两种情况。第一,客户与用户重叠,即购买、使用产品和服务的是同一个人(如付费会员等),他们的核心需求是提升个体生活便利度及幸福度。因此,用户体验是软件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第二,客户与用户不一致,对于一些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免费软件供应商(如免费搜索引擎)等,其客户是投放广告的企业,用户是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广告收益与用户的数量是强关联的,因此,这类软件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同样关注用户体验。

工业软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制造企业,工业软件本质是一个由“人、机、料、法、环、测”等元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制造企业的核心需求是企业整体的提质、降本、增效、创新。工业软件面向的客户和用户通常是不一致的,一般客户为企业的管理层,而用户通常包含不同部门的企业员工。因此,对工业软件而言,用户个体的体验很多情况下不再是强需求,需要更加关注的是企业的整体收益,以及跨部门、跨领域协同作业的效率,其核心是流程、数据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因此工业软件有时会牺牲局部功能使用的便利性来提升全局效率。例如,MES通常要求每个工人完成阶段任务后即时报工,对现场员工个体而言增加了一道操作,但是管理人员能够更准确获取生产状态信息,从而在整体生产调度方面获得更高的全局收益。

二、功能特点

在运行环境方面,互联网软件的运行环境相对统一,通常在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中使用,以网页、APP的形式运行,功能相对独立,对其他软硬件的依赖性较弱,用户个人即可完成部署安装与使用。工业软件则更加复杂,首先,在网络环境方面,为保证信息安全,通常以企业内部的局域网为主,因此在一些场景中需要考虑网络的布局与通信方案的设计,当然,随着云计算的普及推广,其安全性逐渐得到企业认可,工业软件的云部署或SaaS化能大幅降低企业运维成本,正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在软硬件的依赖性方面,大部分工业软件都需要与其他各类系统、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如SCADA需要与大量不同年代、不同品牌型号、不同接口、不同数据标准的设备进行数据交互,MES更是要集成各个系统中的订单、采购、仓库、生产等相关数据,为生产管理调度提供决策支撑。

在建模方法方面,互联网软件主要针对个体用户的行为喜好建模,其建模手段以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为主,最核心的是用户数据。工业软件所面向的场景更加关注企业各个环节的整体运行效率,其标准的作业规范弱化了用户的个人偏好,同时引入了复杂的设备运行机理及管理知识经验,因此更注重数据、机理、知识的融合。例如,仿真软件中需要引入大量的物理、化学等机理,真实测试数据的反馈能够进一步优化模型;ERP中需要融入大量的财务、管理知识,同时根据企业数据分析企业运营状态;PHM需要结合设备的实时数据及其运行机理分析设备的状态。

在性能要求方面,用户对互联网软件的主要需求是功能与服务的响应速度,关注的是产品体验感。由于互联网软件同类产品较多,用户可选择性强,转移成本低。但是,工业软件通常具有很高的锁定效应和转移成本,如ERP、MES等系统的使用与生产管理方式是强绑定的,软件故障可能造成很大的生产管理损失,对软件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工业软件的主要价值之一体现在对生产管理决策的支撑,因此对数据采集的准确性、频率、规范性等要求很高。

三、研发模式

互联网软件的研发模式以快速迭代的方式为主,根据用户的使用反馈,通过频繁的版本升级不断优化软件功能,同时提升用户的新鲜感。

工业软件则正相反,不同行业的制造业企业存在诸多差异且难以统一,因此工业软件的研发不但需要提炼共性模块,而且通常需要针对客户实际情况进行大量的定制化开发工作,实施周期长。另外,工业场景对稳定性的要求高,对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迭代版本来完善软件功能的方式接受度不高,用户通常要求软件在实施时已经比较成熟稳定且能带来明确的价值收益。工业软件与互联网软件差异对比如表1-6所示。

表1-6 工业软件与互联网软件差异对比

综上所述,因服务对象、应用场景等不同,工业软件和互联网软件在需求特点、功能特点、研发模式等不同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