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封建社会的末路与希望

嬴政原本因被打扰而稍显不悦,但想到身边的宦官一向镇定自若,如今却如此慌张,肯定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于是引发了他的好奇心。

“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何以如此慌张?”嬴政询问。

赵高咽下唾沫,声音带着激动回答:“陛下,宫外天空出现了巨大屏幕,仿佛是……某种神秘迹象!”

闻听有神迹出现,嬴政立刻起身,桌上的文案被一股强烈的动作掀翻,但他却无暇顾及,径直走向宫外。他对神仙的向往和对长生的渴求,几乎使他失去了一贯的冷静。

抬头看到天空中的巨大白色光幕,嬴政心中激动无比。

“这的确是神奇的现象!”他感叹,随后挥手命令:“准备祭典,我要向神仙献祭!”

与此同时,在汉朝。

汉武帝目光凝重地凝视天空出现的异象。

“这究竟是什么?”他询问。

旁边的大臣和侍从面面相觑,无人敢轻易回答。这突然出现的光幕性质未知,究竟是吉是凶,大家都只能观望。

汉武帝见无人回应,只能下令调派军队围绕光幕驻扎。

“来人,将这片奇异现象围护起来,未经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接近!”汉武帝命令。

卫青进谏:“陛下,皇宫周围驻扎军队,恐对陛下安全构成威胁。”

汉武帝看了一眼天空的光幕,回应道:“朕有何危险?莫非你卫青会反叛不成?”这样的回应透露出他的坚定与决心。

卫青即刻拱手致歉,声音里充满谦逊:“臣不敢!”汉武帝轻笑着拍了拍卫青的肩膀,语气缓和:“朕不过是玩笑话,你不必当真。你我相伴多年,你的忠诚朕自然信得过。”随后,汉武帝领着卫青回到深宫之中。

卫青观察到汉武帝多次目光转向宫外,便开口宽慰:“陛下,不必为此忧虑。此等现象或许如同天狗食日一般,只是短暂的异象,未必需要过于担忧。或许是上天降下的吉祥征兆呢。”汉武帝听后摇了摇头,仍心存疑虑。

时光流转至唐朝。李世民被外界的骚动所惊扰。“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当侍卫进入报告说天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光幕,众人纷纷认为是神仙降临的征兆时,李世民心中一惊。短暂的思索后他认定,这可能是与自身宣称是老子后代有关的神示。然而他很快冷静下来,决定亲自去观察。

侍卫迅速引领李世民来到宫殿之外。刚至宫外,李世民抬头便看到天空中浮现的巨大光幕。他凝神注视了许久,光幕似乎只是悬浮在空中,没有任何反应,也不像是神仙降临的征兆。于是李世民果断下令取弓箭来尝试射击光幕。弓箭到手后,他搭箭拉弓射向天空,但光幕毫无反应。周围人群发出惊呼。光幕仍旧静静地在空中漂浮,仿佛对李世民的行为一无所知。

皱眉思索后,李世民果断下令:“无需多管,让百姓安心生活。”侍卫领命而去传达命令。几日之后光幕悄然消失,人们纷纷议论其来历。然而除了这场震撼的天空奇观外,无人能给出其他合理解释或将其与别的事情相联系。唐朝朝廷也未因此事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或改变政策。此事就这样悄然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插曲。

明朝时期,朱元璋刚刚饱餐一顿,此刻正和马皇后一同在后花园悠闲散步,忽然间,天空中展现出一片壮丽的光幕。朱元璋好奇地注视着这突如其来的景象,他带着些许疑惑询问马皇后:“妹子的,你看,我们的眼睛没花吧?这天空怎么突然显现如此异象?”马皇后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光幕所震惊,但她很快镇定下来回答朱元璋:“陛下,您眼睛没问题,所有人都看到了。”

这时,朱元璋才发现不仅是他,周围的太监和宫女都敬畏地凝视着天空,但由于他和马皇后的在场,他们不敢有过多的动作。朱元璋鼓励道:“不用害怕,尽管看就是了。”接着,一名勇敢的小太监为了表现自己,壮着胆子说道:“陛下,这定是天降的祥瑞,表明我大明王朝正处于繁荣昌盛之际!”朱元璋微笑着摇头否定:“什么神迹、什么繁荣,我大明尚未达到那种境地。”接着他下令:“带朕去光幕前看看,朕要亲自验证这异象的真实。”

清朝时期,和珅站在乾隆身旁,一脸谄媚地进言:“陛下,此定是天神赐予的祥瑞,因见我大清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故赐下此等异象以表认可。”乾隆听到和珅的话后开怀大笑,他下令:“在天幕下设立香案,供奉上好的香火与供品!”和珅恭敬地应答。乾隆进一步指示:“就按你说的去办,务必大办特办,以此彰显我大清的国威,让天上的神明也为之动容!”和珅和乾隆的对话结束后,各个时空都因天幕的出现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然而这一切都秦瑞一无所知。

秦瑞躺在床上刷着视频,同时各时空的天幕上也同步播放了秦瑞刷到的短视频。

【历史的一分钟,揭示封建社会的末路与新生的曙光】

华夏历史源远流长,跨越炎黄二帝时代至辛亥革命爆发前的岁月悠悠约有五千载时光。如果自历史上有史载的夏朝算起,至今华夏已传承了近四千载的光辉历程。华夏古国曾矗立于世界之巅,但工业革命的到来却带来了挑战。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令其错失了发展良机和全球化浪潮中的技术进步。尽管西方已踏上工业化发展道路,华夏依然固守人力生产模式,军事装备仍停留在弓箭和刀枪时代。即使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清政府仍未能清醒认识自身局限,仍以天朝至上自居,未及时跟上变革步伐。此刻,天幕上开始浮现出诸多历史篇章字句。

弹幕不得不提的是,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的错误政策,导致工业革命的机会被完全错过。

时运不佳,命运多舛,如果清政府能稍微关注西方国家的发展,或许就不会彻底错失工业革命的机会。可惜历史的遗憾让人痛心,这一次失误让华夏长期受制于人,面对西方的压制已有两三百年之久。

秦朝时期,嬴政在观看了天幕展示的画面后,锁定了一个重点信息。历史已走过四千年之久,他对天慕展现的两千年后的世界充满了失望,似乎预示着长生不老之梦难以成真。正当他失去希望之际,一个念头突然闪现:是否是天幕中两千年后的大秦在传递某种信息给他?

秦始皇即刻下令:“赵高,即刻传达命令,派遣人马持续盯紧天空中那奇异的光幕,详细记录其中所言的每一句话!”

汉朝时期,汉武帝望着上空的光幕,充满好奇与疑惑,对身旁的卫青说:“你看到了吗?这光幕竟浮现了画面。”而还未等卫青回应,董仲舒插话道:“陛下,此现象极为不寻常。据光幕所示乃两千多年后的世界景象,这样的异象在人力所不能及之范畴,即使追溯至更久远的历史也无法解释。”

汉武帝听后默然良久,终于开口:“你说得也有道理。我大汉王朝立国已逾两千载,看来光幕所展示的内容或许并非真实。”此时,卫青发言:“陛下,或许此光幕乃神祇展现千年之后的世间景象。”董仲舒与卫青开始展开辩论,对此神秘现象各持己见。而汉武帝为解两人争执,暂时搁置争论:“好了,不管是神迹还是千年后的奇迹,朕更关心的是光幕中所言的未来。”

唐朝时期,李世民注视着天幕中的景象,心中泛起涟漪:“千年之后的世界会是如何?朕很想知道。”内心期待也许还能见证大唐的繁荣兴

李世民随口提及,从秦朝开始,没有哪个王朝敢于妄称千秋万代。现今大唐初定,这样的说法更多的是畅想而非实际。听到小太监的一番机缘之说,他内心不由得为之触动。或许真是大唐的德行感动了上天,才得此机遇。当即,李世民命令宫中所有史官日夜守候,记录天幕上的每一句话,特别是关于大唐及以后的事情,决不可遗漏。他转向魏征询问,如果得知历史走向,大唐能否永续存在?魏征回答,即便知晓未来,国家的昌盛仍取决于君臣的贤明。遇到昏君佞臣,即使预知未来也无法确保千秋万代。李世民听后有些不悦,责备魏征不会说好话。

转眼明朝,朱元璋与马皇后坐在大殿门口。朱元璋叹了口气,提到辛亥革命可能是未来之事,他担心大明是否也会被推翻。马皇后虽不懂何为革命,但直觉告诉她这是关于朝代更替的事。她回应朱元璋,天下没有永恒的王朝,大明如果能维持数百年也算是历史辉煌。朱元璋听了马皇后的话,觉得在理,但心中仍不免感到惋惜。

“妹子说得对,天下哪里有不变的王朝,强如大汉,盛如大唐不也区区三四百年罢了,如果我大明真的能统一天下几百年咱也能瞑目了。”

清朝。

皇宫大殿门前,乾隆皇帝呆呆坐在龙椅上的看着天幕,一旁的和珅站也不是跪也不是,冷汗从脑门上冒了又冒。

和珅小心翼翼的喊了一句:“皇上~”

乾隆站起身来一脚踢开身后的龙椅,根本顾不得脚疼,直接冲着和珅怒吼道:“1911年?西洋历1911年!这天幕说的是1911年!”

和珅颤颤巍巍的说道:“陛下,这天幕突然出现,无凭无据就瞎说一通,万万不可当真啊!”

当天幕中说到1911年的时候所有观看天幕的人都在心底浮现一个词‘西洋历’。

公元纪年法大概万历年间传入华夏,到清朝中叶基本已经得到了官方认可,所以当天幕中说辛亥革命爆发在1911年的时候所有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乾隆环顾一周然后阴沉着脸问道:“这天幕说,我大清两百年后就会亡国!”

周围的大臣一个个的都低头装死,唯恐这个时候皇帝注意到自己。

此时天幕中的画面仍在继续播放,天幕中一幕幕画面展现在所有皇帝和大臣的面前。

公元1839年,因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大门,掠夺贵金属、倾销商品并大量输入鸦片。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行动持续了23天,共销毁鸦片19,187箱及2,119袋,给予英国侵略者沉重打击,史称虎门销烟。公元1840年6月,英国以虎门硝烟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最终,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中国历史上首个屈辱性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向英国赔款高达2100万亿元,并允许在广州、厦门、湖州、宁波和上海等地进行通商贸易,税款需与英国商议。这导致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公元1856年,西方列强不满足已获得的利益,企图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英法联军在英美俄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BJ,焚烧圆明园,俄国亦趁机掠夺文物超过百万件,从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到唐、宋、元、明、清各代的珍贵书画和奇珍异宝无一幸免。同时,中国领土被割让的面积超过150万平方公里,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不仅割让土地,赔偿大量白银,更是被迫开放海关,甚至连关税都不能自行定制,清朝部分官员在公元1861年意识到西方军事技术的先进性,以自强为目标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画面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