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指

窃谓医虽小道,乃寄死生,最要变通,不宜固执。

明药、脉、病、治之理,药性、脉诀、病机、治法。悉望、闻、问、切之情。望色、闻声、问故、切脉。

药推寒热温凉平和之气,辛甘淡苦酸咸之味,升降浮沉之性,宣通泻补之能;脉究浮沉迟数滑涩之形,表里寒热虚实之应,阿阿嫩柳之和,弦钩毛石之顺。

药用君臣佐使,主病之谓君,最多。辅君之谓臣,次之。应臣之谓佐使,又其次之。脉分老幼瘦肥。老人脉濡,小儿脉数,瘦者脉大,肥者脉细。

药乃天地之精,药宜切病;药不泛用,则切病矣。脉者气血之表,脉贵有神。脉中有力,谓有神也。

病有外感内伤、风寒暑湿燥火之机,治用宣通泻补、滑涩湿燥重轻之剂。

外感异乎内伤,外感乃有余之证,内伤乃不足之证。寒证不同热证。伤寒直中之邪为寒,伤寒传经之邪为热。

外感宜泻,而内伤宜补;寒证可温,而热证可清。

补泻得宜,须臾病愈;清温失度,顷刻人亡。

外感风寒,宜分经而解散;外感风寒,传变不一,宜分经络,解散方可。内伤饮食,可调胃以消溶。内伤饮食,只在一处,不过调胃消导而已。

胃阳主气,司纳受,阳常有余;脾阴主血,司运化,阴常不足。

胃乃六腑之本,能纳受水谷,方可化气液。脾为五脏之源。能运化气液,方可充荣卫。

胃气弱则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调理胃脾,为医中之王道;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

病多寒冷郁气,气郁发热;寒谓风寒外感,昼夜发热;冷谓生冷内伤,午后发热。或出七情动火,火动生痰。

有因行藏动静,以伤暑邪;或是出入雨水,而中湿气。

亦有饮食失调,而生湿热;倘或房劳过度,以动相火。已上六条,言病机。

制伏相火,要滋养其真阴;已下六条,言治法。祛除湿热,须燥补其脾胃。

外湿宜表散,内湿宜淡渗。

阳暑可清热,阴暑可散寒。

寻火寻痰,分多分少而治;究表究里,或汗或下而施。是风寒则汗之,谓温散;是生冷则下之,谓温利。

痰因火动,治火为先;火因气生,理气为本。

治火,轻者可降,重者从其性而升消;理气,微则宜调,甚则究其源而发散。

实火可泻,或泻表,而或泻里;指外感也。虚火宜补,或补阴,而或补阳。指内伤也。

暴病之谓火,怪病之谓痰。

寒、热、湿、燥、风,五痰有异;温、清、燥、润、散,五治不同。寒痰温之,热痰清之,湿痰燥之,燥痰润之,风痰散之。

有因火而生痰,有因痰而生火。

或郁久而成病,或病久而成郁。

金、水、木、火、土,五郁当分;泄、折、达、发[1]、夺,五法宜审。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

郁则生火生痰而成病[2],病则耗气耗血以致虚。

病有微甚,治有逆从。

微则逆治,以寒药治热,以热药治寒。甚则从攻。以寒药治热,佐以热药;以热药治寒,佐以寒药。

病有本标,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法分攻补,虚而用补,实而用攻。

少壮新邪,专攻是则;老衰久病,兼补为规。

久病,兼补虚,而兼解郁;陈癥,或荡涤,而或消溶。

积在胃肠,可下而愈;块居经络,宜消而痊。

女人气滞瘀血,宜开血而行气;男子阳多乎阴,可补阴以配阳。

苁蓉、山药,男子之佳珍;补阴故也。香附、缩砂,女人之至宝。行气故也。

气病血病,二者宜分;阳虚阴虚,两般勿紊。

阳虚气病,昼重而夜轻;自子至巳为昼。血病阴虚,昼轻而夜重。自午至亥为夜。

阳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热;阳为气,为真火。阴虚生火,火生燥,燥生风。阴为[3]血,为真水。

阳盛阴虚则生火,火逼血而错经妄行;阴盛阳虚则生寒,寒滞气而周身浮肿。

阳虚畏外寒,阳气虚,不能卫外,故畏外寒。阴虚生内热。阴血[4]虚,不能配气[5],故生内热。

补阳补气,用甘温之品;滋阴滋血,以苦寒之流。

调气贵用辛凉,气属阳,无形者也。气郁则发热,故宜用辛凉之药以散之。和血必须辛热。血属阴,有形者也。血积则作痛,故宜用辛热之药以开之[6]

阳气为阴血之引导,阴血乃阳气之依归。

阳虚补阳,而阴虚滋阴;气病调气,而血病和血。

阴阳两虚,惟补其阳,阳生而阴长;气血俱病,只调其气,气行而血随。

藏冰发冰,以节阳气之燔;滋水养水,以制心火之亢。

火降水升,其[7]人无病;阴平阳秘,我体长春。

小儿纯阳而无阴,老者多气而少血。

肥人气虚有痰,宜豁痰而补气;瘦者血虚有火,可泻火以滋阴。

膏粱无厌,发痈疽,热燥所使;淡薄不堪,生肿胀,寒湿而然。

北地耸高,宜清热而润燥;南方洿[8]下,可散湿以温寒。

病机既明,用药勿忒。

麻黄汤发腊月寒伤荣,桂枝汤散冬天风伤卫。

九味羌活汤发三时之表,[9]时伤寒,春夏秋也。六神通解散理晚发之邪。三月天行,谓之晚发。

香苏散、十神汤、参苏饮,发表调中,平和之药,外感内伤兼治。葛根汤、解肌汤、小柴胡和解半表。

大柴胡、三承气攻热邪传里,理中汤、四逆汤散寒中阴经。已上治外感。

补中益气汤治饥饱劳役,升阳顺气汤疗怒恐忧思。

调中益气汤调胃脾失[10]协,参术调中汤治脾肺俱伤。

升阳散火汤升散热邪,凡言热者,指外热也。升阳益胃汤分消湿气。已上治内伤。

和解散、金沸草散治时行寒疫,神术散、定风饼子疗暴中风邪。

人参败毒散、升麻葛根汤,解瘟疫而身热;阳毒升麻汤、雄黄解毒丸,散天行而咽疼。

宣明双解散,主温热始终之要药;藿香正气散,治暑湿内外之良方。

香薷饮、清暑益气汤、人参白虎汤、益元[11]散、缩脾饮,能驱[12]实虚暑气;平胃散、羌活胜湿汤、升阳除湿[13]汤、五苓散、术附汤,善解外内湿邪。

生料五积散解湿温寒,治表里之寒湿。防风通圣散清热润燥。治表里之燥热[14]

搜风顺气丸、神芎丸润大肠燥证,黄连解毒汤、三黄丸泻三焦火邪。凡言火者,指内火也。

当归六黄汤泻火滋阴,防风当归饮补虚退热。

舟车丸、三花神佑丸能除湿热,湿则生热。秦艽汤、羌活愈风汤善解燥风。燥则生风。

胃苓汤主伤暑泄泻腹疼,柴苓汤治伤寒泄泻身热。

桂苓白术散,疗霍乱而口发渴;加减理中汤,治吐泻而咽不干。

苍术汤、胃风汤治湿伤气分,白痢便脓;地黄汤、芍药汤主热伤血分,赤痢下血。

万安散、七宝饮治疟无汗,寒[15]多热少;清脾饮、六和汤疗疟有汗,而寒少热多。

华盖散、五拗汤主喘嗽因寒外袭,洗肺散、贝母散治咳嗽由火内生。已上发表和中,以治风、寒、暑、湿、燥、火。

白虎汤泻胃火有余,八珍汤补脾阴不足。

白术和胃丸能养胃脾,宽中进食丸善滋形气。

治中汤、枳术丸、和中丸、大安丸、保和丸,健脾消食;香壳丸、香棱丸、积气丹、妙功[16]丸、消块丸,破积除癥。

木香枳壳丸疗食停久发黄,神妙列仙散治酒积陈成疸。

木香枳术丸、化滞汤调气进食,七转灵应丹、万应丸取积追虫。

丁香脾积丸、妙应丸治心腹诸疼,大黄备急丸、三阳散主猝暴百病。

三棱消积丸治新伤生冷硬物,内用巴豆。木香槟榔丸疗久患气食痞膨。内用大黄。

巴豆斩关,去时新之冷积可伏[17];大黄破结,推陈久之热癥宜遵[18]

气病宜调气,用木香、槟榔、香附、枳壳;血病宜和血,以川芎、当归、桃仁、红花。

越鞠丸、木香流气饮,开郁气之无形;蟠葱散、撞气阿魏丸,破积血之有质。

神砂一粒丹,疗气郁而为心疼;神圣代针散,治血积而作疝气。

独活寄生汤,开气血结滞在腰;当归拈痛汤,散湿热沉凝于足。

控涎丹、小胃丹,治湿热流注,四肢作疼;金枣丹、虎骨散,疗气血怫郁,遍体为病。已上调胃消食,并治气血湿热郁积。

二陈汤以豁痰,三补丸而泻火。

六君汤豁痰补气调胃,六物汤降火补血滋阴。四物汤加黄柏、知母是也。

当归龙荟丸善降阴火,兼治胁痛;人参养胃汤能开结痰,并疗久疟。

太平丸、消化丸治痰嗽有功,左金丸、香连丸除热疼[19]必效。

洗心散、洗[20]肝散泻心肝之火,滚痰丸、化痰丸蠲热燥之痰。

四七汤、黑锡丹开痰结心胸,清空膏、凉膈散除火升头膈。

石膏羌活散祛风明目,川芎石膏汤泻火定眩。

川芎茶调散治风热上攻头目,葛花解醒[21]汤疗湿痰中满胃肠。

龙脑鸡苏丸除肺心虚烦,人参泻肺[22]汤散胸膈[23]实火。

犀角地黄汤、桃仁承气汤、茯苓补心汤、阿胶[24]丸、小建中汤,治火载血而上出;当归承气汤、瑞竹蒲黄散、当归和血散、聚金散[25]、伏龙肝散,疗阳逼[26]阴而下行。

红花当归散、千金桃仁煎、六合汤,理经脉不通;凉血地黄汤、解毒四物汤、胶艾汤,治崩漏不止。

金匮当归散,清热安胎而易产;丹溪天麻丸,活血保产而无惊。

女金丹、乌鸡丸调气血,令老妇妊娠;天一丸、连翘饮泻火湿,主小儿百病。

醒脾散、玉饼子、肥儿丸、香棱丸,治婴孩脾气不足而致疢[27];泻青[28]丸、夺命散、抱龙丸、槟榔丸,疗童稚肝邪有余而生灾。

金箔镇心丸、金箔镇心丹安神定惊,五福化毒丹、犀角消毒饮清热解毒。

异攻散补痘疮之虚寒,通圣散泻斑疹之实热。

内疏黄连汤、千金漏芦汤,主阳痈肿焮[29]向外;内托复煎散、渊然夺命丹,治阴疽毒蕴于中。

立马回疔丹、万灵夺命丹,疗疔疮而有殊功;神效太乙膏、散肿溃坚汤,治瘰疬而收实效。

紫金丹治药食众毒兼痈疽疔肿,主解利。如圣散疗风湿诸邪及瘫痪痛风。主发散。

香壳丸、芎归丸疗痔而清热凉血,槐角丸、乌玉丸治漏而散湿补虚。

清心莲子饮、八正散治小便淋浊,有虚实之分;导滞通幽汤、三和散疗大肠燥结,有血气之异。

海藏五饮汤散五等之饮,开结枳实丸消诸般之痰。

导痰汤、三生丸豁痰疏风,千缗汤、四磨汤下气定喘。

苏子降气汤消痰利气,三因七气汤解郁开心。

瓜蒂散、稀涎散、四灵散,吐涎而祛风;苏青丹、星香汤、涤痰汤,豁痰而顺气。

苏合香丸、乌药顺气散、匀气散,善开结气;小省风汤、青州白丸子、搜风丸,能散风痰。

牛黄清气丸,治诸痰热而类风;诸小续命汤,疗真中风而在脉。

三化汤主风入腑,推陈润燥;至宝丹治邪入脏,散湿[30]消风。

龙星丹疏风清热豁痰,愈风丹润燥祛风泻火。

换骨丹、续命丹,治风痰充塞经络而为瘫痪;清燥汤、健步丸,疗湿热熏蒸筋骨而成痿疲[31]

南星治风痰,苍术治湿痰,天花粉治热痰,海石治燥痰,半夏治寒痰。

柴胡泻肝火,黄连泻心火,白芍药泻脾火,黄芩泻肺火,黄柏泻肾火。

天门、麦门、知母、石膏、竹茹、童便、玄明粉、上清丸能散虚火,荆沥、竹沥、贝母、瓜蒌、韭汁、姜汁、霞天膏、二沥汤善开虚痰。

气虚加以四君,血虚加以四物。已上治痰、火、气、风。

四君补气并益脾,四物补血兼滋肾。

八物汤、十全大补汤补气血两虚,固本丸、古菴心肾[32]丸滋[33]心肾不足。

钱氏白术散、参苓白术散、竹叶石膏汤补脾胃诸虚,丹溪补阴丸、金匮肾气丸、三一肾气丸滋真阴久损。

崔氏八味丸补阴兴阳,天王补心丹宁神定志。

朱砂安神丸凉血清心,八味定志丸补虚明窍。

茯菟丸、萆薢分清饮除浊止淋,固精丸、固真太宝丸秘精收脱。

保和汤、知母茯苓汤、黄芪鳖甲汤止嗽宁肺,保真汤、十味人参散、人参养荣汤除热补虚。

一秤金、七仙丹乌发驻颜,琼玉膏、固本酒延年益寿。已上补气血腑脏。

以方加减存乎人,要审病而合宜。

用药补泻在[34]于味,须随时而换气。

奇、偶、复,七方须知,七方者,奇、偶、复、大、小、缓、急也。初、中、末,三治要察。初则发攻,中则调和,末则收补。

寒因热用,热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者,通其积滞,而下焦自然闭密[35]也。塞因塞用者,塞其下流,而上焦自然开豁也。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外者发之,内者夺之。

寒则坚疑[36],热则开行。

风能胜湿,湿能润燥。

辛能散结,甘能缓中。

淡能利窍,苦以泄逆。

酸以收耗,咸以软坚。

升降浮沉则顺之,谓顺其升降浮沉之性也。寒热温凉宜逆也。谓以寒治热,以热治寒也。

病有浅深,治有难易。

初感风寒,乍伤饮食,一药可愈;旧存痃癖,久患虚劳,万方难瘳。

履霜之疾亟疗,无妄之药勿试。

病若挟[37]虚,宜半攻而半补;医称多术,或用灸而用针。

针有劫病之功,灸获回生之验。

针能去气病而作痛,灸则消血癥以成形。

脏寒虚夺者,治以灸焫;脉病挛痹者,疗以针刺。

血实蓄结肿热者,宜从砭石;气滞痿厥寒热者,当仿导引。

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者,须见醪醴;血气凝泣[38],病生于筋脉者,可行熨药。

病慓悍者,按而收之。谓按摩也。干霍乱者,刮而行之。谓刮[39]也。

医业十三科,宜精一派;病情千万变,仔细推评。

姑撮碎言,以陈管见;后之学者,庶达迷津。


[1]发:原作“登”,文义不顺,据《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一、《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及注文“发”字改。

[2]病:原无,据《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一、《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补。

[3]阴为:原作“为阴”,文义不顺,据《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一、《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乙转。

[4]血:原作“气”,文义不顺,据《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一、《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改。

[5]气:原作“血”,文义不顺,据《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一、《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改。

[6]之:原作“凉”,文义不顺,据《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一、《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改。

[7]其:《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一、《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作“斯”,义同。

[8]洿(wū污):地势低下。《三国志·魏书·郑浑传》:“地势洿下,宜灌溉。”

[9]三:原作“四”,文义不顺,据《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及正文“三时之表”改。

[10]失:原作“夫”,形近而误,据《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改。

[11]元:《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作“原”,义同。

[12]驱:《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同,《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作“祛”。

[13]湿:原作“气”,据《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改。

[14]燥热:《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作“热燥”。

[15]寒:此前《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有“而”。

[16]功:《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同,《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作“攻”。

[17]伏:《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作“仗”,义胜。

[18]遵:《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同,《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作“导”,义胜。

[19]疼:《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作“痰”,《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作“痢”。

[20]洗:《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同,《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作“泻”。

[21]醒:《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作“酲”,义胜。

[22]肺:原作“脾”,据《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改。

[23]膈:原作“肿”,文义不顺,据《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改。

[24]胶:《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同,《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作“魏”。

[25]散:《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作“丸”。

[26]逼:《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同,《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作“迫”。

[27]疢:原字漫漶,似作“疢”,据《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补正。《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作“疾”。

[28]泻青:原作“泻清”,文义不顺,据《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改。

[29]焮:原作“掀”,形近而误,据上下文义改。焮(xìn信),赤热肿痛。《刘涓子鬼遗方》卷四:“治丹痈疽始发,焮热,浸淫长成,img汤方。”

[30]湿:《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作“热”,义胜。

[31]疲:《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同,《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作“躄”。

[32]古菴心肾:《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同,《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作“秘传补元”。

[33]滋:《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同,《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作“补”。

[34]在:《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同,《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作“行”。

[35]密:《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同,《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作“涩”。

[36]疑:《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作“凝”。疑,通“凝”,凝结。《易·坤》:“履霜坚冰,阴始疑也。”唐·陆德明释文作“凝”。

[37]挟:《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同,《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作“伏”。

[38]泣:通“涩”,滞涩。《六书故·地理三》:“泣……又与涩通。”《素问·五脏生成论》“凝于脉者为泣”,王冰注:“泣谓血行不利。”

[39]痧:原字漫漶,《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作“痧”,宜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