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哈萨克族是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游牧民族,现已转成定居的牧业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阿勒泰、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呼图壁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甘肃省的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等地,以及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各山间谷地水草肥美的牧区。中国哈萨克族舞蹈的种类一般分为民间劳动舞、动物模拟舞、礼仪社交舞、竞技舞,而集以上类别特点于一体的具有自娱性、综合性“卡拉角勒哈”舞蹈,则是流传最广、最具普遍性的,也是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中国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卡拉角勒哈”在哈萨克语中意为“黑色的竞走”,汉语又称为“黑走马”。这与哈萨克族牧业的生活生产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融合了新疆其他少数民族舞蹈的相关文化元素。在民间,“卡拉角勒哈”由冬布拉伴奏,没有固定的舞蹈动作,即兴性、自娱性较强,涵盖内容广泛,是新疆哈萨克族聚会中不可或缺的舞蹈。从当初的帐篷、毡房,到当代的剧场、舞台,中国哈萨克族舞蹈的发生、表演语境正变得多样化,要想在当代获得更广泛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中国哈萨克族作为中华56个民族之一,随着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的冲击,其富有特色世代相传的民间舞蹈正不断衰退,急需当代舞蹈创作者、研究者继承和发扬它。在以舞蹈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作为舞蹈教材的文献,既能以文字、图像、视频等载体记载文化遗产当前的状态,又能将之实践于课堂,进行人体动态的传承,对传承与发展中国哈萨克族舞蹈更具广泛性。能够在新疆培养更多专业人士传承与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在这个传承过程中,中国哈萨克族舞蹈教材的理论与实践部分的建设是重中之重的。

中国哈萨克族舞蹈种类繁多,有表现劳动与生活、模仿动物等内容。中国哈萨克族舞蹈的传承途径主要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群众自发传承三种。家族传承,是在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内部代代相授;师徒传承,则是由艺人培养一批学生,将舞蹈技能传授给他们而使舞种得到延续;群众传承,则是通过节庆、娱乐等活动进行的群众性传授,如在哈萨克族的一些民俗节日、婚礼中,人们就会跳起相应的舞蹈。以上三种均是在自然状态下的民间传承,传授者与习得者处于同一个“文化场域”内,一切发乎于本心,源于生活,其中还包含了哈萨克族的民族精神、社会伦理精神价值、生活智慧的传承。由于现代文明对哈萨克族传统生活的冲击,自然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艺人消亡,民间青年对传统舞蹈的兴趣与学习意愿有下降趋势,部分由家族传承的舞蹈,需要打破陈旧观念的束缚,使更多的人学习参与。加强传统舞蹈的普及、保护与传承,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文脉延续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除了现有的“非遗”各层级的保护机制对中国哈萨克族舞蹈进行保护与传承之外,进入专业教育课堂教学进行传承,可以避免民间传承中的随意性、不稳定性;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使传承更为系统、科学,使学生在“文化自觉”的大前提下认识到中国哈萨克族舞蹈中的优质基因,进而有意识地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的优化与完善,更是基于对文化优质基因的科学化传承的认识,有可能在更高层次上,对中华优秀文化起到保护、弘扬作用。”就这一点而言,课堂传承无疑是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另一条可互相支持的战线。

目前,专业领域的中国哈萨克族舞蹈多为舞台作品,大多以剧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教材处于空缺状态。从培养演员的角度而言,剧目课可以较好地训练演员的肢体及舞台表现力,但对于文化传承而言则力有未逮之处。剧目是编导个性化阐释的最终呈现,对本民族舞蹈文化及舞蹈形态的诠释存在一定程度的“解构”与“重构”,且剧目与剧目之间并不一定存在联系,这使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容易出现“碎片化”的状态。相较而言,教材必须有意识地整理、提炼哈萨克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及动态特征,编写系统的文化理论知识,将相对松散、随意的民间舞蹈进行提炼,使其文化基因更为突出,从而使学生的习得更为清晰、系统,也更易于文化的传承。种类繁多的中国哈萨克族舞蹈,作为实践部分来说,全部纳入课堂是不现实的,但中国哈萨克族舞蹈的种类及代表性舞蹈的特征,可以在理论部分加以介绍,使学生对哈萨克族舞蹈形成全面的认识。

《中国哈萨克族舞蹈教程》理论部分的构建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文献搜索,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中国哈萨克族舞蹈现实、历史状况等材料,了解中国哈萨克族舞蹈的演变;二是实地调查,采访老一辈中国哈萨克族舞蹈艺术家,进一步挖掘了解有关民俗文化和民族舞蹈的信息,获取被调查群体对艺术风格、具体动作动律的认知,发现、掌握其训练价值及规律。实践部分的建构主要是在老一辈新疆哈萨克族舞蹈艺术家建立的教学训练组合基础上,加入近年来中国哈萨克族舞蹈教学具有代表性、训练性、表演性、风格性组合。通过运用舞蹈学理论,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多角度、系统性分析,整理中国哈萨克族舞蹈肢体语汇,提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训练性价值的舞姿、舞韵。既在表演性上提高了专业院校舞蹈本科学生的表现力,又与理论部分形成较好的呼应与互动,扩充了本科教学训练的知识,从而展现新疆的一体多元文化和多民族地区乐舞,展现中国哈萨克族舞蹈的文化传承价值。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提炼:

第一,基本形态提炼。中国哈萨克族舞蹈的基本形态训练包括体态、手型、手位和脚位,具体有手型、手位、脚位、头、步伐、手腕、手臂、腰部、肩部、马步训练等。其中肩部训练包括硬肩、柔肩、耸肩、绕肩、甩肩、碎肩等,动律训练包括绕圆动律、横韵动律和拧倾动律等。中国哈萨克族女子舞蹈的基本手势是“星星手”,其特点是中指用力向下按,舞蹈多为小臂的摆动,因此,其上肢训练包括提压腕、绕腕、柔臂、曲臂、抖手等。旋转训练包括原地转和移动转,马步综合训练包括马步训练和马步表演训练。

第二,地域性、风格性舞蹈动作元素提炼。中国哈萨克族舞蹈包括许多与动物和生活有关的舞蹈。教材编排从动物模拟训练开始,从天鹅、熊、鹰、山羊的形象中提炼动作、编排训练性组合。其次,编排生活劳动场景模拟训练,提炼生活和劳动中的典型动作并改编成舞蹈动作,如将拍手、擀毡、捻线、绣花、剪羊毛、捣奶等动作元素编排为训练性组合。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组合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气息,加深学生对中国哈萨克族文化的了解,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

第三,代表性、典型性舞蹈表演特征提炼。中国哈萨克族有许多代表性的舞蹈与音乐素材,如“卡拉角勒哈”“加尔加尔”的典型音乐,以及“姑娘追”等,把这些民间艺术形态搬进教室、搬上舞台是学生学习舞蹈最好的训练和实践。通过日常训练,学生可以更加直接地掌握这些特色舞蹈的要点,更好地了解这些舞蹈的内涵。教材建构时提炼了这些代表作品的典型性、训练性、风格性,对民族生活元素进行了加工改编和整理。

第四,动作训练的要点及文化背景分析,注重学习中国哈萨克族舞蹈动作的特征和含义。中国哈萨克族是传统的游牧民族,长期在草原生活,豪放、洒脱、彪悍是他们的性格特点,舞蹈动作中也表现出了这些特征。在中国哈萨克族舞蹈中,“马步”“动肩”“扬鞭”是最基本也是最典型的动作,这是舞蹈训练中的重点。例如在肩部动作的练习中,要求表演者的双肩必须大幅度地扭动,双脚呈交叉状态,双手击掌或者手掌呈半扣型由身体内侧向外侧掏出。中国哈萨克族男性的舞蹈动作强调像马奔跑起来一样轻快,同时也要像马蹄踏在地上一样有力;而女性的舞蹈动作则要求优美含蓄。哈萨克族舞蹈来源于日常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与总结,舞蹈动作都包含着特定内容。

教材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以中国哈萨克族舞蹈教学组合为重要的交流和推广切入点,通过现代艺术专业教育机制,挖掘、传承中国哈萨克族舞蹈,实现这一民间艺术的高质量传承和良性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疆地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持续加深,加之生活在共同的区域内,生活习性和特征有共同之处,因此各民族的舞蹈动作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舞蹈会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因此,如何在文化传承中依据各自的民族属性、民族喜好和民族符号进行良性发展与完善,求同存异、和谐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最终形成传承文化遗产之自觉与共同合力的盛景,是我们文艺工作者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