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学科视域下英美文学的记忆、空间与叙事研究
- 蔡沛珊等
- 3072字
- 2024-07-10 18:04:26
第二节 研究重点、目的与意义
目前的英美文学研究已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学界研究也不再满足于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单一视角的解读,而力求从其他学科的视角对英美文学文本进行更为全面和立体的阐释。其他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与理论的融入可以使英美文学研究更具历史性、哲学思辨性以及艺术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理论的介入则可以体现当前英美文学研究的社会价值,而对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与理论的思考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英美文学研究的科学性与客观性。本书以跨学科研究为背景,以十余本现当代英美小说为研究对象,以“记忆”“空间”“叙事”三个方面为主要阐释问题,以求展现出目前学界关于英美文学研究的新动态,并且进一步体现当今英美文学研究的跨学科转向。
一、研究重点
“记忆”是本书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记忆被定义为“一种将过去经历的东西保存下来,从而使其有可能后来被唤回当下的心理机能”(倪梁康,2020)。而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记忆被视为一种文化性的社会建构。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记忆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概念,自公元前6世纪起,“记忆术”便已存在于古罗马文明之中(阿斯曼,2015)。到了近现代,记忆也越来越多地在社会学、历史学以及心理学等领域被提及。1925年,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1877—1945)系统性提出“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概念,将记忆社会学化,并且力图在集体记忆和社会文化框架之间建立联系(刘亚秋,2017)。在哈布瓦赫之后,“记忆”便开始作为一个显性的社会性话题引起学界关注。记忆到底是什么,记忆通过何种途径表征也成为不同学科的研究焦点。在“集体记忆”概念被提出之后,“社会记忆”“文化记忆”“身体记忆”“创伤记忆”的相关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高萍,2011;阿斯曼,2015;萧梅,2006;王欣,2012)。换言之,记忆的相关研究本身就具有跨学科性,将记忆研究融入当下的英美文学研究也具有可行性。本书将选取《赫索格》《觉醒》《荒谬斯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作为记忆研究的相关文本,从记忆的不同维度对所选文本进行解读,以期在文学作品中归纳出不同类型记忆的表征途径。
“空间”则是本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话题。广义上,空间是一种与时间相对的物质客观存在形式,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内在属性,是人类理性的基本范畴,也是人类活动的基本领域和认识时间的基本媒介(余乃忠,2023)。学界对空间的研究既包括传统的自然科学领域,也涉及其他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空间研究涉及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城市规划学、超空间研究等领域(陈慧平,2014;范全林 等,2020);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空间研究则更多关注艺术性与社会性。早在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文学的代表人物莱幸便在其代表作《拉奥孔》(Laocoon)中讨论了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徐玫,2011)。20世纪70年代以后,空间研究便开始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焦点,空间社会学研究也成为西方主流社会学的核心研究问题(郑震,2010)。在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戴维·哈维(David Harvey)、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学视野下的空间研究集中关注“空间形态呈现出来的社会结构”(叶涯剑,2006),并强调社会中并不存在完全自然的空间,空间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构建的产物,社会空间往往与某种象征、意义或意识形态相结合而隐藏于物质空间。因此,空间并非只是一种简单的物理存在,其中也包含着相应的社会文化底蕴。空间与文学的结合也因为空间的社会构建性而成为可能,约瑟夫·弗兰克(Joseph Frank)是现代第一个将空间概念引入文学批评的理论家,他认为现代艺术的发展趋势是增强对空间性的探讨,文学形式中的空间性研究便是对现代艺术发展的理论性补充(Frank,1945)。在弗兰克之后,众多中外学者都对文学中的空间形式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Zoran,1984;Soja,1996;王安,2011),“空间转向”也成为目前英美文学研究的一大趋势(程锡麟,2007)。本书将以《旧地重游》《荒谬斯坦》《明智的孩子》《纯真年代》四部小说为对象展开空间相关研究,关注现当代英美文学小说文本中的空间形式,并结合相关的空间研究前沿理论,进一步区分出文本中所蕴含的不同空间形式以及文本中空间形式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识。
除了“记忆研究”和“空间研究”,本书还将在跨学科的大背景下进行相关文本的“叙事研究”。叙事是一个较为经典的文学批评概念,对于文本叙事的研究和叙事学理论的研究在学界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著的《诗学》是叙事研究的开山之作,而现代化的叙事(学)研究则以1966年巴黎出版的《交际》杂志为起点(申丹,2003)。在此后的理论发展过程中,叙事(学)研究受到多种人文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形成了“经典”与“后经典”两个研究流派。在新历史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影响下,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起对叙事(学)的研究从经典叙事模式转为后经典叙事模式。后经典叙事(学)研究则从以往的单纯的文本叙事研究转为对作者、文本和叙事的多元研究(王振军,2011)。程锡麟(2002)指出叙事(学)研究的体系化可以将作品的文本意义与它们的内在叙事结构相联系,有助于打破文学所谓的神秘化,并可以将这种叙事分析的研究方法推广到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中。祝克懿(2007)认为当下叙事研究的内涵早已不局限于对文学文本的内在叙述模式解读,而是“应用于多种学科的功能域,表现出属于元范畴理论,具有最能适应学科交叉渗透需求的功能特性”。因此,英美文学文本中的叙事(学)研究既可以关注传统的文体分析,又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突出其功能性与跨学科性特征。目前学界的叙事(学)研究除有对经典叙事模式和后经典叙事模式的理论研究以外,还关注“女性主义叙事”“创伤叙事”“成长叙事”“认知叙事”等众多新兴交叉研究领域(唐伟胜,2003;Caruth,1996;郭彩侠,2013;申丹,2004),体现出叙事(学)研究的学术活力。本书叙事(学)部分研究主要关注《我弥留之际》《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可爱的骨头》《一处小地方》四部小说,并且从跨学科角度出发,在坚持叙事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尝试对所选文本进行多维度的叙事解读,进一步体现当前学界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通过对目前学界在记忆、空间以及叙事三个方面研究的大致梳理可以发现,当下的英美文学研究既有跨学科特征,又能继续在上述三个主要研究话题下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在此背景下,本书有以下研究目的:第一,本书旨在跨学科研究的大背景下,思考英美文学小说文本的不同阐释方式,力图在经典文本中发现新问题;第二,本书尝试将目前学界研究的三大热点与英美文学小说文本的解读相结合,进一步研究现当代不同英美小说文本中的记忆模式、空间形式以及叙事策略;第三,本书力求在对现当代英美文学小说文本的分析过程中实现对相关理论和学术传统的反思,对学界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第四,本书希望通过对现当代英美文学小说的研究实现国内相关研究理论的创新,进一步丰富国内后续研究的理论视角和批评维度。
此外,通过对不同现当代英美文学小说文本的研究,本书有以下研究意义:首先,本书的研究范式与“新文科”建设和“有组织科研”倡议的中心思想相契合,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其次,本书可以为英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借鉴,避免浮于表面的文学跨学科研究,并且本书还在分析路径中体现了英美小说研究的理论发展路径;再次,本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都体现了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本书通过现当代英美文学小说文本的相关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中国文学的研究视角,推动中国文学研究的国际化和经典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