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授明威将军

秦逸这次带了两百家丁过来,没在烧成废墟一般的城内凑热闹。

他把营寨安排在当初打平壤时,祖承训原来设在含毬门外的大营原址。

军中扎营都有规制,地势要高,避免下雨水淹,还要靠近水源,人马饮用方便等等。

虽然大营早就拆的影子都无,但是原本的木桩洞都没填平,秦逸挑了个合适的平地就立下营旗。

有江水这个南兵正经的哨长在,中军大营一定,其他四个总旗围绕中营,前后左右分列护卫。

秦逸估计起码要在这儿待上一两个月,所以要当成固定营地搭建。

相关的拒马、鹿砦,壕沟、羊马墙都要弄。

这也是一次非常不错的扎营防御训练,补上了“秦哨”一直以来的短板。

三月十八,秦逸领命参加了平壤城内迎“天使”的活动。

封赏东征军上报、朝廷核实后,平壤一战的功勋。

主要是针对中低级军官,如李如柏、祖承训之类副总兵级,要等到仗全部打完才有相应的赏赐。

作为平壤先登的大功臣,秦逸如愿以偿的实现了连升四级。

从一个区区百户小官,一下子踏入辽东中层军官的行列。

军职为定辽右卫正四品指挥佥事,初授明威将军,以苏奠游击身份归属副将祖承训指挥。

为壮其行色,皇帝御赐凤翅抹额盔、金漆山纹甲一套,甲外蓝色襟袍一身、赤色大氅一领。

其他人受了什么封赏,秦逸压根没注意。

三呼万岁、三拜九叩感谢吾皇天恩浩荡之后,被众将催促着换上御赐甲胄。

在一众三四十岁的中级将领之间,今年刚二十一岁的逸哥儿,年轻的让人嫉妒。

秦逸留了几个月的唇上短须,修剪的很是整齐。

这些日子东奔西走风餐露宿,脸上也带了些风尘沧桑味道。

再加上祖长贵一副“这是俺弟”的模样,本来他就人面熟,又是祖副将的义子,谁都给三分面子不是。

一番哄闹后,二十几个关系不错的游击、千总、把总武官,说说笑笑出了大营,直奔订好的酒楼。

要是搁在龙山仓被烧之前,秦逸这个小哨长,根本没资格参加这样的酒席,花钱请人家都不一定来。

平白失了身份!

如今明眼人都知道,被纳入李家嫡系军头的逸哥儿,未来谁敢说不是下一个祖承训?

花花轿子人抬人,不管今后关系如何,起码卖个面子认个小兄弟,结个善缘总是好事。

一顿花酒喝到月儿高挂,终于宾主尽欢散了场,秦逸婉拒了长贵哥哥让其在城内留宿的安排。

推开快要黏在他身上的大脸盘子,骑上孟洋牵来的新大黄,从含毬门出城而去。

守城门的李朝官军,点头哈腰将城门打开一条能容人马通过的间隙,丝毫不敢扯什么夜间不开城门的“规定”。

估计没少挨明军揍,都学乖了。

孟洋牵着逸哥的马,两队亲卫甲胄齐全全副武装的护在四周。

一行人离开城门走了百余步,秦逸一勒马缰停步转身,静静的看着这座他一战成名的含毬门。

十五的月亮、十八依然圆。

没有污染的时空,挂在天际显得格外的大。

亘古不变的大同江水,在不远处哗哗的向西南奔流。

上次的登城血战,恍如昨日,转眼就过去两个多月。

而自己来到这个时空已经八个多月了,夏秋冬春四季都经历了快一轮。

开局一个死里逃生的夜不收小旗官,如今已是大明四品明威将军。

他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完成了普通辽东卫所兵几辈子的梦想。

但是对于一名穿越者来说,这只是“万里长征”走的第一步而已。

在大明这种文贵武贱的环境里,唯有这种级别的国战,才是像他这样的武将快速崛起之时。

而辽东镇这种和内地烂成渣的卫所不同,高阶文官不谈,低级文官谁敢给边将脸色看?

宽甸六堡如果最终能落在逸哥手里,他就有了一个真正的中期基地。

按照姐夫给他叙述的情况,六个堡加起来军民一万三千户。

这是什么概念?

一户人家正常在五六口人,这就是近七万人口。

按照辽东卫所兵常例“五丁垛一”,差不多三户一兵。

在不考虑钱粮的基础上,秦逸能搞出一支三千左右的精锐“家丁”。

有此作为底气,他已经开始布局的李朝攻略,才会更加稳妥。

想到这里,逸哥掏出烟袋装了一锅,就这孟洋递来的火折子点上,深吸了一口。

远眺北面定州城方向,漫天繁星下,只有山峦起伏、如无数巨兽伏地。

“呼!”

吐出一团浓烟,逸哥烟杆一挥。

“走!回营!”

……

整个东征军如今都是在蛰伏状态,尤其是辽东精锐的家丁铁骑,正在舔着伤口缓缓恢复战力。

秦逸非常清楚一点,在倭军退到釜山前,明倭之间暂时没有大战,这段极其宝贵的时间自然不能闲着。

两百人的小营寨毫不起眼,又是在城外,自然落得方便行事。

五个总旗两百余家丁彻底打散,清一色的鸳鸯队模式重新训练。

和老式鸳鸯队不同之处,就是“秦”哨,不!现在叫“秦”字营,火绳枪配比已经过半。

秦逸和五个哨长军议之后,还是按照梁云峰的鸳鸯队编制。

一伍六人,一名刀盾手,一名长枪手,一名镗钯手,两名火绳枪手,伍长(队副)、火兵,兼任火枪兵。

这样一队十二人中,作战时六名冷兵抵住敌军、六名火枪手轮换打放。

这种阵型既可以在追击战或巷战中机动灵活,也可在列大阵后,攻守兼备。

虽然兵马尚未补充到位,这事实上五个总旗都被称为“某哨”,领兵之将也称哨长。

并且都制作了各自的哨旗,比他的游击将军旗小三成。

合练时,秦逸作为指挥官领着中军“凌哨”,前“徐哨”、后“孟哨”、左“梁哨”、右“江哨”。

指挥层次清晰,真正达到秦逸理想中的“如臂使指”。

不用他再扯着嗓子下令,只要让旗手挥动将旗,或是让鼓号手吹出相应的号令。

五个哨前进后退、攻击防御,都有章可循。

至此秦逸才真正掌握了冷热兵器混杂时代,一名合格的正规军将领,应该具备的基本战术素养。

这一点非常重要!

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接下来的日子,除了他不时去平壤大营应卯领粮草,其余时间就是练兵备战。

只要练不死,

就往死里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