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经三十精讲 循天道 首乾坤而至坎离

卦一  乾(乾下乾上)

大哉乾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元亨,利贞。

【讲解】 这是《周易》六十四卦第一卦乾卦卦辞。六十四卦卦辞以及爻辞,大都是占筮记录。这一卦辞大意是说:筮遇乾卦,可以进行祖神祭祀,这是吉利的占问。元,原始,指祖神。“亨即享字,祭也。”(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利,有利,吉利。贞,贞问,占问。《易传》也有“元亨利贞”一语,引自本经,而句读和意义与此不同,需要注意。帛书《周易》称乾为键。汉石经与今本同。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讲解】 《彖辞》为《易传》之一种。《易传·系辞下》说:彖者,材也。材,通裁。彖有断定、裁决的意思。大,太的本字,引申为伟大。国,甲骨文写作,原指持戈守卫的一个区域,此指由古代井田孕育而成的都邑。《周礼·考工记·匠人》所言匠人营国的国与成语水乡泽国的国,皆指都邑、城市。《匠人》九分其国的国,亦此义。

《彖辞》说,多么伟大的乾阳元气,它是一切事物发生的本根,它统制神性之天、义理之天与自然之天。有了这乾阳之气,才得与坤阴结合,使云气流行,雨泽施播于大地,各种生命物类从而在大地上蓬勃生长而成形体。灿烂、辉煌的太阳永恒地东升西落,按时运行。这乾卦六个爻位所体现的,是时序的变化。这时序,即乾卦六爻自初、二、三、四、五到上,好比六条巨龙,统制着不断变化的天。乾道,即天道的运行、变化,各自决定与规范着人的天性、命运。乾坤即天地阳刚、阴柔之气的结合,是原始、根本的和谐,它使万物各具冲和元气,春华秋实,利和而无有偏枯,生气正固。乾阳之气作为生命之气,是万物发生的根元,好比人类社会的都邑之君王居于百姓之首,天下太平。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讲解】 《象辞》为《易传》之一种,分大象、小象。《易传·系辞下》说:“象也者,像此者也。”《象辞》所阐述的,是卦、爻之象的象征意义。唐孔颖达《周易正义》说:“行者,运动之称。健者,强壮之名。”清陈梦雷《周易浅述》:“行健者,在天之乾;不息者,在我之乾。”尚秉和《周易尚氏学》云:“天行健,谓天道健也,与地势顺为对文。……言天道强健不息,君子法之也。”

《象辞》说,天道运行,乾阳之气刚健充沛,君子以天道为榜样,砥砺自强,奋斗不息。

乾卦卦辞原意指祖神祭祀之事。《彖辞》《象辞》从气及龙象角度,歌颂、肯定乾阳之气,以此象征伟大的君子人格,渗融以人文时间意识。《易传·系辞上》说:“乾坤,其易之蕴邪?”《系辞下》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卦卦辞及《易传》关于乾卦卦辞的阐发,尤为重要。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讲解】 筮遇初九,兆象为潜隐的龙,不宜妄动。《周易》六十四卦之每卦六爻,自下而上。最下面的第一爻,称为初爻。乾卦初爻为阳爻,称为初九。筮遇乾卦初九,阳爻居阳位,好比此时巨龙潜于水,这是不太吉利的占筮。《象辞》说,君子好比潜龙,时机未到,隐居不出,不可妄动,是犹如初阳在下、处境不利之故。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讲解】 乾九二爻辞是说,筮遇此爻,得到龙在田野的好兆头,是天下出现大贤大德之人的吉利征兆。《象辞》说,君子好比龙出潜离隐(1),现于田野,美德初现而泽被天下。

这一爻辞的见字,读xiàn。乾九二为阳爻居于阴位,不得位,但是处在乾卦下卦的中位,按象数学,比较吉利,所以《象辞》如此发挥爻义。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讲解】 乾九三爻辞说,君子筮遇此爻,须一天到晚、每时每刻小心谨慎、勤勉警惕,即使处境危殆,也可保没有错失。《象辞》说,君子昼夜警励不惰,三省吾身,其行为的往来、进退、动止与反复,必合乎天则。

这里,乾乾,宋蔡渊《周易卦爻经传训解》说:“行事不息也。下乾终而上乾继之,故曰乾乾。”下乾,指乾下卦,九三爻为乾下卦之终;上乾指乾上卦。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称,“乾乾,勤勉努力”,欠妥。若,助词。厉,危殆。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讲解】 筮遇九四,龙象有时腾跃,有时在渊水之中,吉利而无错失。《象辞》说,君子的人生好比龙象,或跃起,或潜于渊水,进退自如,审时度势,没有错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讲解】 筮遇九五,龙象腾飞在苍穹,这是天下出现明君的征兆,大吉大利。《象辞》说,飞龙在天吉利之象,象征大人大有可为。

孔颖达《周易正义》:“造,为也。”朱熹《周易本义》:“造,犹作也。”

阳爻居阳位,得位之爻,又处于乾上卦中位,得中之爻,大吉大利。中国古代称帝王为九五之尊,典出于此。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讲解】 筮遇上九,兆象为飞到极高处的龙,占筮结果必为错悔。《象辞》说,亢龙有悔这一爻象与占筮结果,象征帝王、君子、贤人的行为与一切事物到达极端、极点之时,必然不会持久,因穷极而走向反面。亢,极高、过甚、极度义。清姚配中《周易姚氏学》:盈,满也;久,长也。阳极而生阴,故盈不可久。乾上九龙象已居穷极之地,无可再高,必自高位跌落。此爻明满招损之理。高亨《周易大传今注》:“亢读为沆,池也。沆龙,池中之龙。悔,较小之不幸。池中之龙实处困境,比喻人处困境,乃较小之不幸,故筮遇此爻有悔。”释亢为沆且引申为池,不妥。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讲解】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据帛书《周易》用九作迥九,认为“按用当读为迥。迥,通也”。是。这一辞文很特别,唯乾、坤两卦有用九、用六之设,值得注意。据《周易》古筮法,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历三变而定一爻。得七八九六,六九变,七八不变(讲解详后)。九为老阳,六为老阴;七为少阳,八为少阴。乾卦六爻皆九,坤卦六爻皆六,各为纯阳、纯阴之卦。因而,乾卦六爻爻辞之后有用九(坤卦六爻爻辞之后有用六),而六九可以互变。乾卦上九之爻,阳刚之气已达穷极之时,以用九表示数九有待于变而为数六,即乾卦变为坤卦(坤卦变乾卦,坤用六,详后)。此辞文大意为,乾上九现乾阳变而为坤阴,吉利。尚秉和《周易尚氏学》云:“‘见群龙无首,吉’者,申遇九则变之义也。九何以必变?阳之数九为极多,故曰群;阳极反阴,乃天地自然之理。乾为首,以阳刚居物首,易招物忌;变坤则无首,无首则能以柔济刚,故吉。”此说可从。这里所谓群龙,即乾卦六爻自初至上为潜、见、惕、跃、飞、亢的六种龙象,发展到亢龙之时而必变为坤阴。宋项安世《周易玩辞》说:“凡卦,以初为趾、为尾,终爻为首。形至首而终,故《易》中首字皆训终。”可备一说。“见群龙无首”,就是说乾卦老阳之变无有终时,变是必然而绝对的。《象辞》所谓天德,即乾德,即天道。天道的变化没有终了之时。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讲解】 这是《文言》关于乾之四德即元、亨、利、贞意义的解读与发挥。《文言》是《易传》中专门解说乾、坤两卦的文辞。(2)《文言》说,乾阳作为事物发生的元始,为一切善美之首。亨通,为乾阳、坤阴两美会通。利和,阴阳对立而调和,彼此适宜。正固,是道德人格的根本。君子人格以仁为道德本体,足以使崇高人格提升。阴阳交通足以合乎礼。以利他、利物之心与他人、他物相和相宜,足以合乎义。体现乾阳正固,足以堂堂正正地为人做事。君子践行四种美德,因此乾卦象征天德,象征君子人格的元美、亨通、和谐与坚贞。这里所谓善之长,先秦善美互训,长训为首。朱熹《周易本义》云:“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莫先于此。”所谓嘉之会,《说文》:嘉,美也;会,合也。清连斗山《周易辨画》:“两美相合为嘉,众物相聚为会。”两美,专指乾阳、坤阴。所谓义之和,义通宜。荀爽《易》注:“阴阳相合各得其宜,然后利矣。”所谓事之干,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诗诂》云:‘木旁生者为枝,正出者为干。’是干有正义。”所谓体仁之体,以仁为体之义。故李道平同书引《礼记·礼运》:“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说:“元为善长,故能体仁,仁主春生,东方木也。亨为嘉会,足以合礼,礼主夏养,南方火也。利为物宜,足以和义,义主秋成,西方金也。贞为事干,以配于智,智主冬藏,北方水也。”这里,以仁义礼智配春夏秋冬、东南西北、木火金水、生养成藏来解说元亨利贞,可备一说。《周易尚氏学》说:“李氏此诂,最为透彻。与《太玄》‘罔直蒙酋冥’理合,识《周易》真谛。盖此八句,为最古之易说。”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采此说解《易》,可资参阅。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讲解】 这是《文言》对乾卦初九爻辞的解读。初九爻辞说,龙潜在水中,不宜有所作为,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龙的德性是因时而隐伏,好比君子,不因世浊而改变操行,不在于成就名利;从浊世隐遁,不感到孤独、苦恼,不被世俗所肯定,也不苦恼、烦闷。感到快乐,就去践行;遇到忧患,就去回避。君子心志专一,坚定不移,这是像潜藏的龙一样的道德操守。

这一段比较易懂。“不见是而无闷”的“是”应予注意。是,一般为判断词。这里可转义为肯定,有是非之是的意思。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憬:“世人虽不己是,而己知不违道,故无闷。”这里所说的己是,以己为是的意思,是有肯定义。李鼎祚以契“道”说无闷。陈梦雷《周易浅述》对此作了发挥:“而道足自乐,故无闷。己不求名,不见是于人矣。而心可自信,故无闷。时当可乐,则不私其有,以同乎人。时当可忧,则不失吾己,违而去之。忧与闷不同。为一身起见,为闷;为天下起见,为忧。此六句,皆言龙德确乎其不可拔,隐也。”此言精彩。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讲解】 这是关于乾卦九二爻辞的阐述。九二爻辞说,巨龙出现在田野,是贤德之人降世的好兆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有贤德的人,具有龙一样的品德,人格中正而不偏。平常说话诚信,平时行为谨慎,都是人格中正的缘故。杜绝邪恶而内心诚实,为天下做善事而不自夸,使中正之德泽被于世,世人因此感化。《周易》说巨龙出现在田野,是贤德者降世的吉兆。此指大贤大德之人虽尚未处在君位,却已具备君主人格。这里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正中一词,指九二爻处在乾卦下卦的中位。庸字有常义。正中与庸言、庸行的关系,是说因龙德为正中之道,故持正中之道的圣贤,平常的言行即能因讲求诚信而谨慎。君德,指乾九二居下卦之中,不得位而居中,不同于乾九五为得中、得正之爻,故君德非实指,而是指君德一般的贤德。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讲解】 乾九三爻辞关于君子一天到晚小心谨慎,每日三省吾身,警惕危殆降临时也可保没有错失的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君子提升道德水平,修治事业,因为忠挚诚信,所以才能增进美德。说话、撰文只有内心诚实,才能使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知道要到哪里,就努力去到哪里。这样的智慧与境界,就可以和他讨论关于几,即事物变化细微征兆的道理。懂得事物变化已临极限则穷极危殆,就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不要妄动,可以使自己与世界保持相宜、和谐的关系。因此,居在高位而不骄傲、骄横,居在低位而不忧愁、忧厉,时刻谨思慎行,健强不息,虽处境危险,也不会有什么错失。

这一段解读有几个关键处须注意。一是居业的居,元吴澄《易纂言》称“犹居货之居……藏积于此也”。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居者,蓄也,积也,业以积而高大也。”二是关于知至至之、知终终之的说法,皆由乾九三处于乾下卦之终而起,可知孔子这里的义理发挥不离象数。三是关于几,《易传》有“知几其神”“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的说法(详后),几,机,征兆,事物变化的先兆。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讲解】 乾九四爻辞称筮遇龙有时飞腾,有时在渊水之中这一兆象,可保平安吉利而没有错失,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君子上下、进退的行为并不是刻板、固定的,一切按时机、时势而定,这就不是不正当的。能进则进,须退则退,这就不是违背公理而陷入孤立的行为。君子提升道德人格的水准,成就他自己的事业,在于抓住时机、机缘,所以没有错失。

这里,“非为邪也”的邪,有人释为邪恶,似欠妥。邪,这里的意思是不正当。《尚书·大禹谟》所谓“任贤勿贰,去邪勿疑”之邪,与此同义。关于上下无常、进退无恒,有人认为是由乾九四爻发挥而来,九四上可及九五,下可应初九之类,所以孔子的解说不是没有任何象数根据的。笔者以为,乾卦六爻纯阳,六爻间无任何承应、亲比关系,孔子的这一解说实际是有些勉强的。清人张惠言《周易虞氏义》引述虞翻“上谓承五,下谓应初”,称九四上承九五,下应初九,有误。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讲解】 乾九五爻辞所谓巨龙高飞在苍穹,是天下出现明君的吉利征兆,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同类的声音互相应和,同类的生命之气彼此相求。水流向湿地,是湿上加湿;火烧向干柴,火势更旺。腾龙的地方必具云水,有虎啸处必生风。圣人治世,大有作为,而万物生辉。那些源自阳刚之气的,因天性而亲应在上;那些源自阴柔之气的,因地德而亲应于下——这是同类相互感应的缘故。

这里所谓同声、同气,渗融着阴阳观念,并非指绝对相同的声、气。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举例说,如“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山泽通气”。陈梦雷《周易浅述》云:“鹤鸣子和,雄鸣雌应,同声相应也;取火于日,取水于月,同气相求也。”陈氏又说:“下湿易润,水先趋之;干燥易焚,火先燃之。龙,阳物,薰蒸之气为云;虎,阴物,肃杀之气为风。凡此皆以类相感者也。”此说可参。《文言》解说此爻,在于阐发感的人文理念与易理。《周易》有咸卦,集中体现了感的思想(详后),可以注意。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讲解】 乾上九爻辞关于飞到极高处的龙,是大凶之兆,占筮结果必有错悔的说法,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君王好比上九之乾阳,极端显贵而必走向反面,地位不稳。他高高在上,脱离民众,手下虽有贤德之人,但不予辅佐。因此,如果肆意妄为,必然遭来灾祸。

关于“贵而无位”,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述荀爽之言,有贴切的解读:“在上故贵,失正故无位。”这是以爻位说解《易》。上九为六爻之最上,居于乾卦上卦第三爻位,爻位不正,故称无位。有悔的悔,有人释为悔恨,欠妥。悔当为灾祸之义,古有灾悔、罪悔之说。《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尚速有悔予身”的悔即此义。《文言》下文“‘亢龙,有悔’,穷之灾也”的灾,与悔对应,可证。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讲解】 兆象是潜藏的巨龙,筮得此爻不宜有所作为,喻示人的地位低下微贱之时,不要妄动。巨龙出现在田野,象喻人所处的环境、时机开始好转、通达。所谓一天到晚谨思慎行,说明做事稳妥、健强。巨龙有时跃起,有时没在渊水之中,这是人检验自己的行为,知道有退有进、进退自如的道理。巨龙高飞在云天这一兆象,说明在中正之位,出现了最佳的政治、道德局面。兆象是飞到极高处的巨龙,筮得的结果必为错悔,象征人处在穷极之时有灾有难。乾用九辞文,象征乾德是元始之德,因九为老阳,又处于乾上九之后,必然导致从乾阳向坤阴的转化。这是象征天下大治久安。

这一段,《文言》将乾卦六爻与用九辞文放在一起解读,以发明循天道而“以人事明之”(王弼《周易注》)的道理。这里时舍的舍,项安世《周易玩辞》云:“古语舍训为置。苟置于此则舍于此,言时适在此,非其常也。”时舍义,因时而舍,作时而舍。可备一说。舍又可释为通。《周易正义》采王弼《周易注》“见而在田,必以时之通舍也”的见解,认为王注“以通解舍,舍是通义”,本书采王注。时舍者,时通也,因时依时而通。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讲解】 《文言》的这一段辞文,以气、时论释文义,尤具哲学意味。其大意为,潜藏于水中的龙,时机未到,不要轻举妄动,这是阳刚之气潜藏未现的时候。龙出现在田野,整个世界(指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从自然到人文辉煌灿烂。君子一天到晚谨言慎行、健强不息,与时间同时运化。龙有时跃起,有时没在渊水之中,象征阳气、天道发生转化与人事变革。腾飞的龙高在云天,处于得正、得中的中正之位,即正当天德、阳刚之气盛大而健强的君位。飞到极高处的龙象,象征有灾祸降临,这是与时间运化、时机处在穷极之时相关的。乾阳之气,元始之气,发展到极点,便必然向相反方向转化。所谓用九,指老阳转化为老阴,是天道法则的必然呈现。

这里最难解的,是“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一句。古人认为,这里所谓阳气,专指潜藏的春气。王弼《周易注》说:“此一章全说‘天气’以明之也。”对阳气的解读,比较坐实。以“天气”解说用九,可以认为乾九之中有坤六因素潜在,因而乾至上九,无可再进,必转而为坤阴(反之亦然)。可备一说。古人解《易》,常有历法的理念在。所谓“乾元用九,乃见天则”,大致指从冬到春阴阳之气的转递消长,呈现为天气运行法则的意思。而“天下文明”一句,并非指自然宇宙,而是指社会人生。王弼说“此一章全说‘天气’”,可推敲。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讲解】 读这一段时,首先应明了,这里是再释乾卦卦辞即“乾:元亨,利贞”之言。“乾元者”,当读为“乾,元者”。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引王念孙《读书杂志》,认为“元”下脱一“亨”字,原本当作“乾,元亨者”,才与下文“利贞者”相应。可从。陈梦雷《周易浅述》称此“又申《彖传》之意。承上言‘乾元用九’,又叹乾元之妙。前以元、亨、利、贞析为四德,至此又若以元亨与利贞分言之,而统归于一元”。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若”字,为疑似口吻,显然注意到这里缺一“亨”字,但陈氏最终还是认为这一段是“乾元”之论,因而有“统归于一元”之说。笔者以为,既然这是释读乾卦卦辞,认为这里缺一“亨”字,还是妥当的。问题是,如果补一“亨”字,该段第一句则为“乾,元亨者,始而亨者也”,两个“亨”前后重复,并非古人行文习惯。因此,笔者仍以现存文本解说。

此段大意是说,乾元,是产生万物的本原,元始而亨通。利和、正固,是社会、人生、道德的品格与素质。乾元,自一开始就能以利他的美好本性与素质,普施利益于天下。乾元是一种沉默无言的存在,它不说天下因它而受惠,伟大啊!原始而伟大的,是乾元啊!阳刚之气充沛,动健正固,是纯粹的乾阳精华。乾卦六爻,纯阳之气,是万物发动的根因,成就了万物的情情实实。以乾六爻象征潜、见、惕、跃、飞、亢的六种巨龙情状,是依时而变的。时间的发展、运行,依龙的六种情状与时机来统领天的发展规律。乾阳率领坤阴,阴阳调和,好比云气生而雨泽下,风调雨顺,天下就太平了。

性情、旁通情的情,作事情、情况解。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干宝“以施化利万物之性,以纯一正万物之情”释性情的情,可参。“不言所利,大矣哉”,《论语》中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沉默无言,却运化于时间,使万事万物发生,本始而伟大。“旁通”,《周易本义》说“旁通犹言曲尽”,引申为成就、包罗万象。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讲解】 上一段说解乾卦卦辞,从这里以下共六段再申说乾卦六条爻辞的意义。大意是说,君子以成就美德为践行之心则。元人王申子《大易辑说》指出,蕴于身为德,见于事为行。德、行一在蕴,一在见(现)。所以说,可见的是行动。这里的日,疑为曰之讹。乾初九爻的潜,比喻君子本具才德,然隐隐然未曾呈现;君子的伟大践行,好比时位未能成其所行,所以,君子知时位未可,时机未到,不会妄为。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讲解】 君子好学,用以积聚知识;做学问须提问、争辩;胸怀宽仁,以仁心守持,让仁爱之心贯彻在行为之中。这一切皆以“德”为旨归。这便是《周易》所说的龙出现在田野的景象,是天下出现贤德之人的吉兆,造就了君子的美德。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讲解】 这是以爻位说解《易》。乾九三以阳爻居阳位,阳为刚,故称重刚。九三爻不居中位,故称不中。乾九五有飞龙在天之象,九三尚未达到九五天位。乾九二有见龙在田之象,九三爻又不在田的爻位。所以,要不断地谨言慎行,每日三省,顽健而振奋,虽处境危殆,也不会招致错失。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讲解】 九四爻位属阴,却居一阳爻,为九三、九五所包围,故曰重刚。还不到九五天的位置,离开了九二田的位置,又不在九三人的位置,所以强调“或”,说明时运变化多端。掌握了这一点,即能自觉地审时度势,步步为慎,可保没有错失。《系辞下》有“易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兼三才而两之”之说(详后),三才即三材。古人解《易》,以初、二为地,三、四为人,五、上为天,一卦六爻,是一个天(地)人合一的思维结构,其理念源于此。九三、九四居在人位,九三近于地,九四近于天。《文言》以为,九四在人位却非正人之位。《周易尚氏学》说,“三兼四,人也”,“四是兼才,非正”。所以说,在天人合一结构中,九四虽处在中位,却不是正中而是兼中的人位。这里所谓或,《东坡易传》说“未必然之辞也”。所谓疑,慎的意思。《周易尚氏学》说:“疑则慎,慎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讲解】 乾九五爻辞所谓大人(大贤大德之人),与天地同一德性,与日月同一光明,与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一样合乎时序,与鬼神一般知晓吉凶休咎而神妙难言。大人先于天的启告,有所作为却不违背天则;后于天的启发为人做事,又遵循天的时序与机运。就连天则都不去违背,更谈不上违背人与鬼神的旨意了。

在《文言》中,这是一段尤为重要而著名的话,是说大人人格是天人合一的楷模。《程氏易传》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大人有四合,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皆合。正如《周易正义》所言:“此论大人之德无所不合,广言所合之事。”但关于“先天而天弗违”“天且弗违”的解说,有学者释为他先于天象行动而天不违背他。天尚且不违背他,似可商榷。天没有主体意识,谈不上违背人。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讲解】 乾上九爻辞所谓亢,在于阐述人生进退存亡的道理。只知进取而不懂退却,只知生发却不懂危亡,只知获得又不懂丧失,便是“亢龙,有悔”这一爻辞所体现的意思。难道这是圣人的美德吗?知晓进退存亡的大道理,才能不丧失圣人的正大人格。在这一点上,只有圣人才能身体力行。


(1) 王弼《周易注》云:“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于地上,故曰‘在田’。”

(2) 孔颖达《周易正义》:“以乾、坤德大,故特文饰以为《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