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reface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1360万辆,首次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并保持至今;2022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3.19亿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为522.1万辆,首次超越日本,跃居世界首位。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世人瞩目。

世界汽车保有量目前接近15亿辆,全球道路上行驶着浩如繁星的汽车,每一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上都安装有一个相同而又独一无二的附件——汽车号牌。汽车号牌通常简称为车牌,它是各个国家汽车管理机构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对申领牌照的汽车进行审核检验并登记后,核发的带有全国唯一注册登记编码且具有相对统一格式和式样的法定凭证。车牌是政府准许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凭证,通过车牌可以知道汽车的所属地区,也可查到该汽车的主人及汽车的登记信息,道路交通管理与社会治安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车牌监督汽车的行驶情况。世界各国车牌种类繁多,样式各异,色彩斑斓,可谓形形色色。车牌随处可见,这看似寻常的汽车标识牌,却是一扇了解汽车历史、文化和奇趣的大门。然而,纵观全国,至今并无专门研究介绍车牌的书籍,这也正是《汽车号牌总动员》诞生的原因所在。

在这本前所未有的书中,编著者将随您一同踏上一段关于车牌的奇妙旅程。

第一,我们将追溯车牌的历史渊源。从1893年巴黎《警察法令》的规定开始,车牌作为一种标志和证明,迅速成为汽车的“身份证”。那块保存至今的慕尼黑1号车牌,仿佛是一张时光的明信片,承载着汽车和人们的回忆。车牌的材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木板、皮革及陶瓷,到纸张、塑料和金属,每一种材质都留下了时代的痕迹。在可读性和规范性方面,车牌的编号字符大小也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改进,目的是努力让每一块车牌都能让人们一目了然。

第二,我们将探寻中国车牌的演变历程。从清末到民国,从新中国的第1代到第6代车牌,车牌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和成长,见证了国家的变革和发展。在车牌的背后,隐藏着各种技术标准和秘密,如序列号、校验码、二维码及正弦曲线等,构成了一张张神秘的密码图。在香港街头,我们看到车牌五光十色;进入澳门,车牌只是“红”“黑”“白”三色;转到台湾,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牌号平安无“4”,背后折射的是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

第三,穿过太平洋,来到美国。美国是车牌种类样式最多的国家,从纽约标志性的帝国大厦到阿拉斯加的边疆,从佛罗里达阳光明媚的海岸到俄勒冈的太平洋之滨,从宾夕法尼亚的拱顶石到怀俄明的牛仔,从马里兰的“1812年战争”到印第安纳的“美国的十字路口”等,美国的历史通过车牌链接与我们邂逅。美国每个州都努力在车牌上使用独特的标识或宣传语,展示其独特的魅力、个性和诉求,背后链接的往往是美国人对自然、人文或历史的喜爱。当然,书中仅是客观展示一些宣传语,有些宣传语中不乏夸张和炫耀之辞,读者应该审慎看待。

第四,我们将在各大洲穿梭,一览全球车牌的多样性。为便于您快速、高效地了解全球车牌风貌,编著者只精选分布于各大洲不同语言及文化背景下,具有代表性的十多个国家(组织)的车牌进行介绍。从德国车牌的分类复杂到巴西车牌的简洁明了,从英国车牌的五花八门到澳大利亚车牌复杂的个性化等,每一块车牌都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将其文化、地理和历史汇聚于一身;每一块车牌都如一面镜子,映照着所属国家的风土人情与精神面貌。

第五,我们将探索车牌的奇趣之处。这里有会说甜言蜜语的个性化车牌,有违背逻辑、令人瞠目的天价车牌,还有颇带几分神秘的“666”“888”等牌号数字的奇怪禁忌与诱惑……在这里,车牌不仅是标识,还可能是爱情故事的起点,是社会地位的标志,是文化差异的表达。这些车牌的奇闻趣事必然会带给您开心、感叹和思考。

希望您在短暂的“旅程”中,发现更多车牌的奥秘,感受历史的厚重,领略文化的多样性,品味奇趣的无穷。愿《汽车号牌总动员》为您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发!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场景的需要,书中使用了“汽车号牌”“汽车牌照”“车牌”“号牌”等词语,您可以将其理解为同一意思。而“牌号”,为车牌上的编号,一般为车辆正式注册登记编码,通常包括字母(汉字)与数字,不包括宣传语、国家名称及背景图案等。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编著者得到了多方面无私的帮助,特别是电子工业出版社管晓伟编辑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香港特别行政区运输署、澳门特别行政区交通事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栗燕杰研究员及美国亚特兰大的Kay女士等,对本书编写给予大力支持并提供了相关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同时,本书引用和参考了一些书籍、报刊和网站的资料,因时间跨度长,资料不断被更新转述等原因,无法一一注明出处,敬请见谅。

尽管编著者尽心竭力,力争做到历史性和现实性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并举,既有普遍事例又有典型代表,既科学严谨又通俗易懂,但限于编著者水平、多语种翻译及资料搜集考证难度大等因素,书中或有不当之处,请您批评指正。编著者也相信,瑕不掩瑜,本书是中国第一本聚焦汽车号牌研究的专门著作,具有开创性意义,或许能为未来中国车牌制度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也能从汽车文化的独特视角为您推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

谢谢大家!

编著者

2024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