摽 有 梅
《摽有梅》,男女及時也。召南之國,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時也。
摽有梅,其實七兮。[一]求我庶士,迨其吉兮。[二]
[一]興也。摽,落也。盛極則隋落者,梅也,尚在樹者七。
《箋》云:興者,梅實尚餘七未落,喻始衰也。謂女二十,春盛而不嫁,至夏則衰。
[二]吉,善也。
《箋》云:我,我當嫁者。庶,衆。迨,及也。求女之當嫁者之衆士,宜及其善時。善時,謂年二十,雖夏,未大衰。
摽有梅,其實三兮。[一]求我庶士,迨其今兮。[二]
[一]在者三也。
《箋》云:此夏鄉晚,梅之隋落差多,在者餘三耳。
[二]今,急辭也。
摽有梅,頃筐塈之。[一]求我庶士,迨其謂之。[二]
[一]塈,取也。
《箋》云:頃筐取之,謂夏已晚,頃筐取之於地。
[二]不待備禮也。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禮未備,則不待禮會而行之者,所以蕃育民人也〔二五〕。
《箋》云:謂,勤也。女年二十而無嫁端,則有勤望之憂。“不待禮會而行之”者,謂明年仲春,不待以禮會之也。時禮雖不備,相奔不禁。
《摽有梅》三章,章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