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朝廷斗争真的很费时间
- 红楼做清官,做林妹妹的靠山
- 追梦千里之外
- 2065字
- 2024-08-19 11:47:21
教育还是有效果的,林妹妹人小心大,她认为人生所求不过温饱与被爱自由与前途!林如海也感叹,你我如此,所有众生亦同!
怎样能获得如此丰裕的美好幸福?贾雨村建议,先找机会修善,先把‘恶’断了,在生命印记里去找,一件件找一件件改!
如果一个人不断犯错,懒得理你!你在贾雨村眼里基本就和畜牲没太大区别!知道你的灵魂是向下走的!迟早去下三道!先断恶后修善再积功德。
人要听别人好的建议!但千万不要听别人愚昧的建议!尤其生活的,烦恼和忧虑之中认知不高者的建议!一定要有习惯学习,并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习古圣先贤思想、学习宗教知识学习天道。
有些帐你不算,他不算老天爷会算!老人家是一毛一分都会算!
提前布局,让再不该得的人不再获得!也会让妄想得到,本不配有的人获得灾殃!
有同榜的官员问;“联合船队也需要很多钱?”
当然需要,联合船队也有街道、有公共设施、有商场。流民依旧过的很苦,在那都生存困难!
贾雨村说了,看见流民几个月都吃不上饭!衣服破的都见不了人!有的甚至‘一缕不挂’抱着孩在那哭!
林如海疑问;“该如何做?”
“世上莫若修行好”不是随便说说!
人还是要有信仰!饿不死的僧冻不死的葱,抱全宇宙最大的大腿,也许不会大富大贵!但绝不会吃大亏、堕落。保证基本所需!逐步逐步走向光明美好!
既无法预料无常意外何时会发生。钱财终究会变动、会销散,那麽,如何将拥有的财富作最有意义地运用?才是拥有财富者最重要的思考课题!
林如海的财富观相当强调「布施」的观念,如果因为害怕钱财销散,而死守着不加以运用,即使有再多钱财也是毫无意义。
林如海信了佛,这有点出乎所料,不过也在情理之中,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生神佛无亲,佑助善人。
宁国府竟然不是守财奴,当然不会宁愿贾珍被杀也不出钱,源头竟是贾敬!
林如海和贾雨村在等待结果,所有人都在等雍正和太上皇的这次碰撞,好下注。评价雍正皇帝,一般昏庸、暴虐、好色、奢靡都不可能用,他饱受世人同情乃至赞扬。自我评价也很高,自称“非亡国之君”,但群臣却是“亡国之臣”,他还理直气壮地大骂群臣误国。
在雍正看来,自己一点错没有,锅都该臣下去背,自己天纵英明,只是生不逢时而已。那老百姓是怎么看待的?真的没责任吗?
李卫对雍正极为称赞,说他“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沉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在位不喜声色,勤于朝政,兢兢业业,又说他德度越千古,如此高的评价,都堪与朱元璋相媲美了,更是直接碾压太上皇。
然而,这不过是自以为是罢了。百姓印象真不咋滴。海盗在发布的檄文中,斥为昏主,“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
就事论事,雍正皇帝诸多作为还真和明主不搭边,真没有骂错。
一般皇帝都讲排场,在生活方面谈不上节俭。但雍正很喜欢“节俭”,先是撤御膳,后来还把主意打到了减少国家经费开支上,这已经不是节俭而是小气抠门了。
没钱当然要想办法,他下令裁撤驿站,致使大量驿卒失业,他们没钱生活,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造反,其中就有日后名震天下的“闯王”,有大批起义饥民接受招安,朝廷要拨放一笔赈济银子。雍正心疼这笔钱,只批了十万两,杯水车薪,饥民根本活不下去,于是再次造反。
自即位以来,税赋年年增加,百姓怨声载道,钱却总不够花。怎么办?他想到了一条发财路子,那就是让王公大臣捐钱。可王公大臣习惯往家拿钱,让他们往外掏钱,那真是和要命一样。他们哭天喊地地和皇帝叫穷,不出钱。
为了筹集军饷,雍正让岳父周国舅带头捐钱。周国舅贪吝成性,反复强调自己没钱,后来实在脱不过去,就给女儿写信求助,给了他5000两,可只捐了3000两,剩下2000两自己扣下了。
在当时的勋戚中,这种要钱不要命的守财奴比比皆是。等人都是坐拥金银,不肯出钱,等到城破后,他们皆成了刀下鬼,钱财也都被农民军所得。为何这些贵族如此吝啬?
国库空虚,没钱发军饷,户部多次请求动用私人金库“内帑”,但雍正不愿意,就说没钱,“内帑业已如扫”。大臣还苦劝拿钱激励将士,可依然不舍得,这和王莽有得一比。
要是内帑真没钱就罢了,可李卫知道,内帑中白银3700万两、黄金150万两,据说相当于全国三年的赋税收入。皇帝才是最大的守财奴,大臣不过是有样学样。这种病态的“节俭”,何谈英明?
太上皇身居后宫,表面上不理朝政,实际上则不然,他勤于政务,大小事务皆操于一人之手,有“沈机独断”的美名。可他为人刚愎,志大才疏,不愿纳谏,虚荣心重,极善甩锅。大臣秉承他的旨意做事,若是成功,当然是皇帝“天纵英明”,若是出问题,做事的臣子就要倒霉,成为替罪羔羊。
比如说为了摆脱两面作战的困境,暗中令兵部尚书商量议和,行事不密,议和之举泄露,引起轩然大波,立刻处死,把责任全推到他身上,并且强硬地拒绝了和议。
雍正也是继承了优良传统,有功归己,有过归人的行事作风被文武百官瞧在眼里,大臣们为了自保就装傻充愣,不肯做实事。要面子,不愿承担放弃祖宗基业的恶名,屡屡给臣下暗示,想大臣们“主动”提出来。可大臣们学乖了,丝毫不理会。
就像现在搞北静王,愣是拖了一个多月,京营新军快成型了,忠顺王还没来,眼看局面日益恶化,雍正实在熬不住了,也顾不得脸面,把大臣痛骂了一顿,然而此时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