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20)
- 李道亮主编
- 5字
- 2024-08-01 19:21:45
基础建设篇
第三章 农村新型信息化基础设施
第一节 农村广播、电视网
一、全国整体情况
农村信息化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方面。2019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工作主线,大力实施“舆论引导能力提升”“新时代精品”“智慧广电建设”“视听中国播映”“管理优化”五大工程,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加快高质量创新性发展。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特别是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地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
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平均每户彩色电视机保有量变化如图3-1所示,公共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变化如图3-2所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3%,其中农村地区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4%。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39%,其中农村地区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9%。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20661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7322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31.66%。
图3-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平均每户彩色电视机保有量变化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图3-2 公共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变化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一)华北地区
北京:2019年年底,北京市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农村地区覆盖率均为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农村地区覆盖率均为100%。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598.9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91.4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90.20%。
天津:2019年年底,天津市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农村地区覆盖率均为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农村地区覆盖率均为100%。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356.0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49.6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40.00%。
河北:2019年年底,河北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58%,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36%;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68%,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53%。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695.8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163.3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13.97%。
山西:2019年年底,山西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91%,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2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59%,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30%。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372.5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104.3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22.51%。
内蒙古:2019年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4%,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8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2%,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77%。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218.2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14.2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3.81%。
(二)东北地区
辽宁:2019年年底,辽宁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4%,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6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7%,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75%。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663.5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170.2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25.36%。
吉林:2019年年底,吉林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36%,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16%;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41%,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00%。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435.6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150.6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35.69%。
黑龙江:2019年年底,黑龙江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1%,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6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2%,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62%。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666.2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106.3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17.48%。
(三)华东地区
上海:2019年年底,上海市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农村地区覆盖率均为100%,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452.7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40.7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42.56%。
江苏:2019年年底,江苏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农村地区覆盖率均为100%,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1545.7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696.8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51.07%。
浙江:2019年年底,浙江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3%,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7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2%,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79%。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1346.7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857.0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70.09%。
安徽:2019年年底,安徽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7%,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85%;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7%,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84%。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786.6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276.5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18.92%。
福建:2019年年底,福建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62%,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47%。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727.4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460.5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63.87%。
江西:2019年年底,江西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62%,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42%;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4%,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94%。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551.8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315.6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51.68%。
山东:2019年年底,山东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3%,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8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0%,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96%。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1579.2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691.5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38.52%。
(四)华中、华南地区
河南:2019年年底,河南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44%,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3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47%,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40%。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903.1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295.5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13.85%。
湖北:2019年年底,湖北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9%,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7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0%,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56%。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1071.5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395.7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37.62%。
湖南:2019年年底,湖南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36%,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0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2%,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58%。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790.5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260.2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27.74%。
广东:2019年年底,广东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8%,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9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8%,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97%。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1767.0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400.4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52.35%。
广西:2019年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81%,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7.25%;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92%,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58%。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674.3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246.3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22.25%。
海南:2019年年底,海南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06%,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5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08%,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56%。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155.8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50.5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33.47%。
(五)西南地区
重庆:2019年年底,重庆市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7%,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82%;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40%,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17%。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624.1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74.7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10.95%。
四川:2019年年底,四川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23%,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7.7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95%,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75%。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1023.4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345.9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17.67%。
贵州:2019年年底,贵州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4.63%,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4.1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00%,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6.65%。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813.0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419.4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54.24%。
云南:2019年年底,云南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95%,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6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4%,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89%。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376.3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113.0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12.73%。
西藏:2019年年底,西藏自治区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07%,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7.5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61%,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27%。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24.6万户。
(六)西北地区
陕西:2019年年底,陕西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7%,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2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38%,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04%。
甘肃:2019年年底,甘肃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57%,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2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90%,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66%。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174.8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28.3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5.59%。
青海:2019年年底,青海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1%,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3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2%,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43%。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97.2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1.6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1.68%。
宁夏:2019年年底,宁夏回族自治区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61%,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3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8%,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9.77%。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108.0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3.5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4.09%。
新疆:2019年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30%,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7.9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52%,其中农村地区覆盖率为98.16%。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达到315.3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14.6万户,占农村家庭数量的4.26%。
二、发展规律分析
广播电视重点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持续推进。截至2019年年底,农村地区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4%,农村地区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9%。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0.73亿户,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有效覆盖全国59.5万个行政村和1.43亿用户。乡村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基本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基层应急广播在疫情防控中的独特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已落实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443个深度贫困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对32042个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播器材配置予以补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31个省(区、市)调动6182个乡镇、近10.5万个行政村(社区)使用127.2万个农村应急广播终端设备,展开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识宣传,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以及疫情防控信息覆盖到2亿多农村人口,为农村疫情防控织密了“安全网”。地面电视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无线模拟电视退出历史舞台,5000余座发射台、上万部数字电视发射机覆盖广大城乡地区,保障农村群众享受高质量电视服务。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和5G建设一体化发展,编制出台有线电视网络IP化升级改造和5G接入深度覆盖等相关指导文件,推动有线电视网络向5G的光纤化、IP化、云化、智慧化、融合化升级改造。
第二节 农村互联网接入
一、全国整体情况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增添了生活娱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方面面的便捷。作为信息的传输载体——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完善农村网络基础建设,提供优质网络服务,打通信息高速公路,对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以及全面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在过去,交通是阻碍农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如今,互联网作为信息的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乡村脱贫、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为缩小农村与城镇之间的数字鸿沟,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近年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大力推动农村地区宽带发展与普及,组织实施“宽带乡村”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农村地区的电信覆盖。其中,2015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开展了6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中央财政和基础电信企业累计投资超过500亿元,支持全国13万个行政村光纤建设以及5万个4G基站建设。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6年以来,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突破2亿人,达到2.01亿人。2019上半年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2.25亿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人,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8.2%,较2018年年底增长3308万人;城镇网民规模为6.49亿人,占网民整体的71.8%,较2018年年底增长4200万人。2014—2020年农村网民规模变化趋势如图3-3所示。
图3-3 2014—2020年农村网民规模变化趋势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9年4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2019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提出要充分释放数字红利,加大网络扶贫工作力度。2019年,我国“村村通”和“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两大工程深入实施,中国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贫困群众逐步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同步享受信息社会的便利。截至2019年10月,我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8%,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实现了全球领先的农村网络覆盖;试点地区的平均下载速度超过70Mbit/s,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同网同速”。农村及偏远地区学校网络接入条件不断改善,全国中小学校联网率超过96%,助力实现教育均等化,为网络扶贫奠定坚实基础。网络赋能扶贫攻坚,成效显著,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农村偏远地区宽带以及移动网络的覆盖,明显改善网络基础设施,为农村地区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网络保障。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农村宽带用户全年净增1735万户,总数达到1.35亿,比上年末增长14.8%,增速较城市宽带用户高6.3个百分点;在固定宽带接入用户中占30%(上年同期占比为28.8%),占比较上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2014—2019年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变化如图3-4所示。
图3-4 2014—2019年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变化图
注:数据来源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此外,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5G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提供更加快速的网络服务,极大的便捷了人们的生活。目前部分农村已经建了5G基站,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不论是4G还是当年的3G,农村大面积铺开一项新的通信技术,还需要分阶段、分步骤来进行,农村地区的5G终端普及度仍有欠缺。
二、发展趋势分析
(一)互联网基础建设进入攻坚期
虽然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但相较于城市地区,农村信息基础建设设施仍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
一方面,偏远地区互联网设备难以就位。在偏远地区的农村,自然形成的地势环境和落后的交通设施是阻碍农村发展的重要原因,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难以落实,网络覆盖存在明显的分布不均。
另一方面,农村对于互联网的接入意识不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农村信息基础建设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民对于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无法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等互联网应用在乡村地区的发展迟迟得不到突破,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阻碍。部分地区缺少针对农民的互联网使用讲座培训,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教育工作进展缓慢。
(二)“互联网+”给农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互联网+”的含义就是通过互联网将相关部门和相关个体联系起来。由于网络沟通的便捷性、高效性以及实时性,这种联系方式很容易跨越时空和身份限制,提高有关方面协同工作的效率和程度。由于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可以构建从农业科技研发到产业化的畅通路径,借助于互联网的帮助,农业科技人员不仅可以监控整个技术的推广和实施过程,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纰漏和变数进行有效的调整,甚至可以将产品在市场销售中出现的反馈意见,很便捷地传递到科技人员和生产第一线,进而对产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这种技术的革新打破了原有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时空阻隔、生活条件等多重阻碍,使得农业科技从研发、出台、实施、评估等方面拥有了畅通的信息联系渠道。
我国农村经济长期沿用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对于人均资源本身十分匮乏的我国来说并不适合。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出现因为盲目种植某类农产品,丰收后难以销售的现象,导致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依据我国的国情,必须实现农业的精准发展才能真正解决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借助于互联网的特质,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自我革新、自我革命,促使农业生产从粗放式经营转移到精准式发展的道路上。这种发展模式,是我国农业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式发展,也是进一步完成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的基本保障。
“互联网+”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构建一个高度开放化的生态系统。与产业链有关的部门和个人通过网络有效地衔接起来,直接对话,直接沟通,有效消除制约创新的环节和防止孤岛式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研发者、市场和生产者之间不仅存在很大的时空阻碍,文化层次、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距也形成了沟通的障碍。而互联网可以构建一个开放化的体系,让科技的研发者很容易和生产者、市场形成对接,让有关人员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合作对象,进而利用开放的信息体系进行沟通,从而达成共识。
“互联网+”农村农业的常见模式有以下几种: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农业众筹模式、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农业金融模式、农产品品牌创建模式、农村电商物流服务模式。在“互联网+”农业的大潮中,电子商务企业自然是排头兵。自2015年起,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优质农副产品通过在网上进行售卖,畅销全国。电子商务不断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也成为政府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
作为热度飙升的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分支,众筹对很多人来说已不再陌生,但在农业领域运作众筹,尚属新鲜。农业众筹目前并没有非常成熟的模式,农业企业需要多借助其他行业经验,跳出行业看行业,打破传统思维,创造符合自身条件的新模式。总体来说,农业众筹可以贯穿于整个农业大链条的各个环节,从农业育种、种植到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全产业链。同时,企业能够运用互联网的大数据提前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就可以有序地组织生产。从田间地头开始,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农作物实施灌溉,最后输出合格的产品,再通过互联网传输出去。对消费者来说,食品安全溯源系统极有吸引力。
各种各样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站正在兴起,全国涉农的网站已经超过了3000个,村村乐、万村网、三农网、新农网、村村通网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资源。目前“互联网+”农村信息服务类的公司还不是很多,一方面是农村网络设施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在农村使用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人数较少,即使在使用的人当中,还存在着一批将智能手机仅用来作为日常看电视、打电话的一种工具,真正用于上网获取信息资源的还较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发展和农村网络化的铺开,农村信息服务也会大受欢迎。
对于农民,除了渴望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外,他们还迫切希望解决发展产业上缺资金、技术、能力的难题,让各类“三农”客户,特别是贫困农民贷款进得来、贷得到、办得快、还得起。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妥扩大农村普惠金融改革试点,鼓励地方政府开展县域农户、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银保担”风险共担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抓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落实,督促保险机构及时足额理赔。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品牌农业或将成为我国未来最大的商机。农村电子商务已经不是一种营销工具,它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维模式。目前比较出色的农产品电商品牌有河北羊绒、山东博兴的草编和土布、奉节脐橙、甘肃成县核桃等。由于农产品整体的品牌缺位,农产品比其他品类具有更大的品牌打造空间,所以未来农产品电商品牌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农村物流网络尚需完善。传统物流仅仅依靠邮政来支撑,随着农村电商队伍的不断壮大,以及农村网购的数量增多,再加上工业品下乡、农产品上城政策的放开,邮政的业务负荷巨大,难免不产生纰漏。目前,邮政依托原有的邮政基地,打开邮乐网网购平台,通过邮政物流运送至千家万户。同时,开发除农产品外的农村电商新内容,如农资农具、数字农家乐、特色旅游和招商引资等。此外,借助“邮掌柜”系统,在邮政网点、“三农”服务站、村邮站,甚至利用投递员等线下实体,开展线上线下的互动营销。
在互联网接入农村之后,“互联网+”农村农业的模式也层出不穷,呈现出激烈竞争的趋势。通过互联网,农产品得以畅销,农村旅游业得到开发,农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互联网+”无疑给农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第三节 农村智慧物流
一、全国整体情况
随着宽带建设步伐的加快,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中国智慧物流设施规模稳步提高,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效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智慧加速赋能,行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进一步迈进。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智慧物流服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国家整体举措
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物流,作为互联网电子商务时代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普及程度对乡村脱贫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乡村智慧物流的普及,主要举措如下。
(一)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2014年,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重点支持农村双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推动整合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和公共仓储配送体系,示范地区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1000多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8万多个,快递乡镇覆盖率超过90%。2016—2017年,财政部会同商务部启动冷链物流建设,安排20亿元支持河北、新疆等10省(区)发展冷链物流,重点支持建立冷链物流监控体系,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
(二)通过企业推动乡村智慧物流发展
2016年,国务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带动了各类企业加速进入农村电子商务领域。京东、苏宁已分别在1000多个县建立了县级服务中心或直营店;中国邮政集团的“邮掌柜”系统覆盖了20多万个农村邮政服务站点;菜鸟公司发力推进农村物流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助力扶贫攻坚,还吸引了大量农村青年、大学生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国务院相关部门扶持力度的持续加大,将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三)探索共享智慧物流模式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24个部门和单位印发《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提出要发挥物流对农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加强邮政、快递物流与特色农产品产地合作,畅通农产品“上行”通道,同时发展物流新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云仓等共享物流模式、共同配送等先进物流组织方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组织开展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行动,加快研究京津冀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支撑,为其他地区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四)制定智慧物流周密发展计划
为更进一步促进我国乡村智慧物流发展,带动乡村经济发展,2020年4月9日,国家邮政局召开2020年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对《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进行了发布和解读。《行动方案》明确,到2022年底,我国农村快递服务深度显著增强,县、乡、村快递物流体系逐步建立,城乡之间流通渠道基本畅通,农村综合物流服务供给力度明显加大,快递服务“三农”成果更加丰硕,广大农民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快递服务,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为实现此工作目标,《行动方案》提出要坚持统筹规划、政策引领,市场配置、创新驱动,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鼓励邮快合作、快快合作、驻村设点、交快合作、快商合作及其他合作等多种方式推进。
三、乡村智慧物流发展进度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累计建设村通邮站21.8万个,基本实现“村村通邮”。全国农村地区收投快件量超过50亿件,带动农副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超过3000亿元。2016年,我国农村智慧物流网点发展到近9.5万个,乡镇网点覆盖率提高到70%以上,邮政快递网点密度明显提高,邮政快递设施网络初步形成。2017年,全国智慧物流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87%,基本能够满足6亿农村人口的快递服务需求。2018年,全国乡镇智慧物流网点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并超过90%。2019年,全国55.6万个建制村直接通邮,基本实现对农村投递服务网上实时监管。农村地区物流网点超过3万个、公共取送点达6.3万个,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96.6%。2019年全年,农村地区年收投快件超过150亿件,支撑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超过8700亿元。全年支撑网上零售额超过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五分之一。2016—2019年我国农村智慧物流普及率变化趋势如图3-5所示。
四、发展规律分析
(一)农村智慧物流网点建设进入重点攻坚期
虽然我国物流普及率保持稳定增长,但相比城市,农村信息设备尚有待完善,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增速上,农村快递服务普及率和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部分边远地区互联网设备普及仍未到位,在偏远的乡村地区,落后的交通设备与不健全的物流体系,使得乡村物流数据平台难以实现。
图3-5 2016—2019年我国农村智慧物流普及率变化趋势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二)物流服务运营商竞争逐步升级
随着“互联网+”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部分县、乡、村快递物流同时存在邮政、京东、顺丰等企业,这些企业正不断增强供给能力,为细化服务做出准备。另外,行业也更加趋向系统基础建设等,但是由于服务能力、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服务需求。随着消费者的需求从基础服务向高端精细化服务转变,快递企业应不断改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