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火药的三种材料

萧何听闻,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难不成,要等你壮大到他无法抗衡的时候,再率军前来自讨苦吃?

“嗯。”刘邦用手托着自己的下巴,低着头,不语。

“主公啊!”

“嗯?”刘邦看着他,愣了愣。

“备战吧!”

“好!”刘邦哭笑不得,他大脑一片空白,说实在,上次带着兄弟们攻打胡陵的时候,他虽然想着确实会失败,只是没想到败的那么惨。

这一次,每人的手里多了一把诸葛连弩,会好很多吧。

刘邦吩咐兄弟们上去守城墙,至于自己,暂时就先不去了,怎么守,该如何守,刘邦将这些权力都交给了刘家学派的人,特别是那位爱打仗的樊哙。

等到兄弟们走了之后,刘邦开始打量起桌前的案台起来,那是一堆硝石,看起来有点灰,有点白。

“是啊,如果有火药的话,打秦军的话要轻松很多,遇到不服气的,一炮炸了便是。”

刘邦喃喃自语:“就算日后遇到了项羽那样只会猛冲的壮士,还有韩信那样的军事奇才,他们只要敢来,乃公直接扔个炮仗将他们全部干趴下就是了。”

不过,想是这么想,但是制造火药的工艺,对他来说,有些困难。在那未知模糊的记忆之中,他也就朦朦胧胧的记得一些火药的制法,并不清晰,所以接下来造火药的过程,也不会那么的顺利。

正当他专心思考的时候,萧何却又折返了回来,望着刘邦,面色凝重地说:“主公啊。”

“嗯?你怎么还不走。”刘邦问。

“我还是担心现在的战局。”萧何忧心忡忡的说。

“哦。”刘邦轻点点头,接着盯着萧何有些慌乱的眼神,笑道:“你应该相信兄弟们。”

“正是因为相信兄弟们,才更害怕让他们去死。”

“得了。”刘邦说,“你放心,这一次,我们一定可以守下来的。”

萧何变得沉默起来。刘邦看着他的样子,也不好说些什么,他直接把话题转移了。

“对了,萧何,你知道硫磺吗?”

“硫磺?这是什么东西?”萧何表示很惊讶,作为一方的父母官,他确实读了不少的书,书的种类,多种多样,可在这么多书里面,他硬是没听到有一个叫做硫磺的东西。

刘邦叹了口气,无奈的为他描述了一下硫磺的特征,萧何再次陷入了沉思,没过多久,他忽然眼睛一亮:“主公,你说的是石流黄吧!”

“石流黄?”刘邦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他在思考自己所说的东西,跟萧何说的石流黄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东西。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做《范子计然》,里面就写了硝石,石流黄等物。”

“哦,那这硫磺,哦不,是石流黄,你可以想办法弄到吗?”刘邦问。

“不是很难搞,不过需要一些时间。”萧何说。

“行,那你去弄吧,我等着。”刘邦说,“你尽量早点弄过来,这对我们的战局很关键。”

“对了,还有木炭。”刘邦补充说。

“唯。”萧何有些搞不懂,刘邦为什么跟他要这些材料,难道是为了炼丹吞下去长生不老,或者通过服食丹药,又得到一个什么仙法?这也太荒谬了。

他一想到刘邦之前造出来的东西,又立马推翻了自己之前的那番猜想。

萧何并未就此离去,他继续说道:“对了,主公,我还有事情要跟你说。”

“说。”

“周市那边派人过来说,要增援我们了,但是前提是我们要归顺他们。”

“嗯,归顺就算了。”刘邦立马拒绝了周市来使的话,“萧何,这是不可能的事,如今战局吃紧,我们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

周市是陈胜手下的将领,就目前而言,在天下所有起事的军队中,陈胜的军队是最强大的。

刘邦之所以敢拒绝周市,因为他根本不觉得他会输,在那未知的记忆之中,有许多他能够用得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在他经历的每一次战争中,可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火药,是一千多年前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与传统的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火药的三种主要成分是硝石,硫磺和碳。

硝石,即硝酸钾。天然硝石通常存在于含有钾,钠,镁,钙的土壤中,一般多与钠盐,镁盐等矿物共生,采用水沥滤、蒸发和结晶等方法,可以从含硝石的土壤中提炼到较为纯净的硝。这个时候的硝石有很多种叫法,比如芒消、苦消、焰消、火消、生消,有时还将硝称为地霜、北帝玄珠等。

大概在春秋时代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人就认识了硝石,到后来,硝石又被用作了药材。

硫磺,又称黄硇砂、黄牙、阳侯、将军、石硫黄,有时也写作“流黄”,单体硫为黄色。然而,硫磺多以硫酸盐,硫化物,游离硫等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人们接触和认识它也很早,在《神农本草经中》,硫磺被列在中品药中的雄黄和雌黄之后,位居中品药中的第三位,不少医书中说它能治十几种病,是古代医药中的一种重要药材。

其次,人们对硫磺的化学性质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它能与铜、铁等金属起化合作用。

《神农本草经》记载说:“石硫黄……能化金、银、铜、铁,奇物。”

《参同契》记载说:“河上姹女(系炼丹家的隐语,即水银),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莫知所存。将欲制之,黄牙为根。”

第三,炼丹家在炼丹中,经常使用硫磺,硫磺被当做重要的炼丹药物之一。例如,《三十六水法》中的“硫黄水”,就是用硫磺、白垩土、醋和尿等配成的。

《抱朴子·内篇·金丹》也记有:“第一之丹名曰丹华。当先作玄黄,用雄黄水、矾石水、戎盐、卤盐、石、牡蛎、赤石胆、滑石、胡粉各数十斤,以为六一泥火之三十六日成,服之七日仙。”

葛洪所说的矾石水,又叫矾石液,就是硫磺。

炭,就是木炭。炭是用来冶炼金属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主公,我其实一直以来都很好奇,这些东西,是谁教你的?”

临走之前,萧何问。

“哈,我还需要人教吗?”刘邦对萧何翻了一个白眼,这若是放在从前,萧何必然会怼回去,可如今,他们之间的地位不一样了。

“主公不愧是赤帝之子!”萧何笑了笑,然后告退。

城墙之上,不似刘邦家中气氛那般的轻松,畅快,这里带着肃杀之气,仿佛任何人来到这里,都会感受到自己要随时掉脑袋的准备。

站在这里的兄弟们,不是注视着远方,就是在布置着防御工程。

刘家学派的几个人站在一块,他们注视着远方,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卢绾看了一眼站在身旁的樊哙,他发现樊哙在这个时候居然冷静的出奇,似乎一点都不害怕强大的秦军。

他伸手撞了一下樊哙的胳膊,说:“喂,大块头,接下来你怎么打算守城啊!”

“死守。”樊哙脸色非常平静地说道,“他们来一个,我就杀一个,他们来一百,我就杀一百个!”

“到时候我的腰上,嘿嘿。”樊哙还不忘对卢绾挑了一下眉头,“挂满了人头,想想都觉得壮烈。”

“杀,就知道杀。”卢绾伸手点了一下他的额头,轻骂道:“多学学主公,打仗,要智取!”

没过多久,远方就出现了一批黑压压秦军。樊哙见闻,从怀中抽出了杀猪刀,大喊:“戒备!”

樊哙的话传遍到了每个人的耳中,也就在这时,城内的号角声响起。

至于城墙的对面,此时,萧何正在送周市的使者出城。

“麻烦您替我辛苦一下,转告你家的将军,就说这样的福气,我家主公消受不起。”

“您放心,我定当如实禀告。”使者的脸庞始终洋溢着笑意,他来沛县的这段时间里,在萧何的安排下,生活还是过得很不错的。

告别了周市派来的使者,随着萧何传来了戒备的号角声,他又急匆匆地往城墙那个方向跑了过去。

萧何快步登上城墙,看着黑压压的一片秦军,心中顿时一凉,完了,这是要破城的节奏。

“慌什么!”

刘邦走了出来,看着惊慌的萧何,笑了笑,“萧何啊萧何,你不必如此害怕,这里有兄弟们跟我呢!”

萧何的模样,在刘邦的视野下就像是一只受了惊吓的鸟儿。

“我能不害怕吗?这么多的秦军。”萧何指了指眼前黑压压一片的秦军,“我萧何何时见过这么大阵仗的秦军啊!”

“呵,你还不相信我们兄弟了?”刘邦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看着吧,萧何,我们赤帝军,不管对面有多少兵马,我们都是不惧的!”

......

咸阳的朝堂之上,经过胡亥的日思夜想,胡亥还是觉得,要做一个阿父那样的皇帝,于是从那一天起,他开始上起了早朝,看着底下站着的众百官们,他学起了阿父的模样。

“群臣呐,今日你们可有什么事情要奏报?”

听闻这句话,底下的群臣纷纷开始躁动起来,他们的眼神有意无意的都会看向赵高。而赵高,则是闭着眼睛闭目养神。

“如果无事的话,我们现在就退朝吧!”胡亥笑了笑,说。

也就在这时,底下的一个臣子站了出来,看着胡亥,语气有些唯唯诺诺地说:“启禀陛下,反贼已经率领军队打进了函谷关,恳请陛下决裁!”

“什么?反贼打进了函谷关?”胡亥一脸惊讶地看着他,然后又看向赵高,不知所措,“你们不是都说是普通的盗贼吗?怎么就打进了函谷关呢?”

说完,他的表情看起来有些愤怒。

“此事究竟是真还是假啊,赵高。”即便胡亥已经看向了赵高,可赵高还是闭目养神,于是胡亥直接喊了他的名字。

赵高这才睁开了眼睛,看着他,道:“陛下,这确实是臣的疏忽之处。”

“起初臣以为,那只是一名微不足道的盗贼,因为跟反贼李斯是同乡,所以他们才敢造反,如今看来,却又不是了。”

“你的意思是说,我杀错了李斯?”胡亥更加地惊讶了。

赵高笑着解释道:“陛下,非也,李斯也是反贼,如今打进函谷关的那波人,也是反贼,您没有杀错。”

“你确定?”

“确定。”赵高用着诚恳的语气说。

“那这些反贼......”胡亥想要说些什么,却被赵高打断了话。

“陛下,臣累了,您不能光让我一个人做事,得让底下的大臣们动起来。”赵高笑着说,然后看向章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他,最后又回头,看向胡亥,“不然的话,一旦臣累死了,今后,陛下你就得更加忙碌起来了。”

“好!”胡亥扬起骄傲的头,看着底下的大臣们,大声叫道:“你们继续说吧。”

“赵丞相不是一个贪功冒进的人,他想把这些功劳都让给你们,让你们也能发挥出一些作用。”胡亥解释,他的脸上依旧有着惊慌之色。

赵高满意地笑了笑,继续闭目养神。

“快说,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迅速将这些反贼剿灭!”

只见底下站着的大臣继续说道:“臣以为,陛下您应该派出在咸阳的士卒,前去函谷关抵挡反贼。”

“可是,咸阳城没有兵了啊!”赵高睁开了眼,看着那位大臣,说。

“那就......”

赵高无奈地叹了口气,自己独掌大权,只任用听话的官员好是好,只是,他们似乎都变成了没有脑子的家伙。

“陛下。”赵高打断了那位大臣的话,趁着胡亥不注意的时候,又瞥了一眼章邯,再次示意,“臣觉得,我们的军队,就是缺少一个可以领兵的将领。”

“是啊,陛下,赵丞相言之有理啊!”

“是啊,言之有理!”

众臣纷纷附和道。

“好,那你,那你觉得,谁人来当这个将合适?”胡亥的语气还是非常的慌乱,他与其他人不同,他是真的害怕那些反贼打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