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这本书讲的是非虚构写作的艺术,写给所有进行非虚构写作的人,也写给所有灰心丧气,但有能力写作的人。这本书的作者为大家做了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将写作去神秘化。

人们普遍认为写作的过程神秘莫测,认为文章写得好是天生的,无法客观地定义或系统地学习。狂热的宗教教徒认为,只有那些被神启眷顾的人,才能踏上通往真理的道路;很多教写作的老师也同样宣称,只有被高深莫测的灵感闪电击中,才能写出文理通达的文章。

安·兰德拒绝接受这种观点。她认为,写作属于理性的领域,起支配作用的是理性的原则。

“就像工程学,写作也是一种技能,掌握起来难度是一样的。”她说,“就像人类的其他行为,写作也需要练习和知识的积累。写作并没有神秘之处。”既然写作本质上是一种清晰的交流思想的行为,那么,事实上这就是所有人都能胜任的事情。“只要能讲出语法正确的语言,就可以学习非虚构写作……你生活中需要的,和非虚构写作所需要的并无二致——一种有序的思考方式。”

与其他理论家不同,在分析写作的过程中,安·兰德的出发点不是作者在想什么,而是想法的来源是什么:现实的真相为何。在这一哲学问题上,安·兰德坚定不移地支持亚里士多德学派的观点,将其描述为存在之本,也就是说,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识的功能是去理解现实,而不是去创造现实,塑造人类思想(和行动)的应该是存在的绝对性。

这就是她写作方法的前提。她驳斥了主观主义者的标准,在她看来,写作是一门客观的科学:“无论是写文章还是修狗屋,遇到问题,不要站在问题里面找答案。不要问:‘我该怎么办?为什么我不知道?’应该站在问题外面,问自己:‘我想要做的这件事情,其本质是什么?’”从这一点出发,她继而讨论了写作的本质和相应的要求,比如,界定题材和主题的严格要求、大纲的绝对必要性。在写作的心理过程方面(比如,潜意识和显意识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她给出的原则清楚而深刻,同时她还给出了方法论方面的建议,引导你完成目标(比如:找点子、选择题材和主题、改稿)。

对外部现实的审视重于对内心的审视,这一点引出了另一条重要的写作原则。安·兰德强烈建议作者只关注自己的作品。要做好这件事,需要做什么?怎么才能解决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审视其中所谓的个人价值?“如果你觉得写作有难度,不要因此得出自己有问题的结论。写作绝不应该是对自尊的检测。”

当然,根据神秘主义的观点,作者的自尊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写作是与灵感相遇,而灵感只能靠仁慈的缪斯,那没有灵感肯定是作者不值得缪斯垂青。

这种观点最糟糕的结果就是让作者在精神上非常痛苦。如果你的意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依赖现实而存在,那么写作通往的就不是未知,而是不可知。如果没有规则可循,相当于一个人必须被动地盯着空白的稿纸或屏幕,绝望地等着缪斯前来“踩油门”,那写作的过程肯定充满了焦虑和罪恶感。这就好比要设计一台计算机,没有电子学或机械学的原理指导,只指望脑子里“灵光乍现”。

安·兰德认为,写作应该被看作一门科学,因此作家的工作从根本上与科学家的工作没有什么两样。“科学家不会一边关注自己的试验,一边关注自尊或未来的名望。(如果是这样,他很可能精神错乱,你也不太可能听说他。)他必须全神贯注于自己的试验,其他的都不能干扰他。写作也是如此,但要做到就更艰难。写作完全是思维层面的工作——在现实中,除了面前的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科学家手里还有实际操作的问题,还有研究的客体,而你必须比他们还要以现实为导向。”

这不仅是把写作去神秘化,也是去痛苦化。安·兰德的方法论并不能扫除写作的所有问题,却极大地改变了写作,让它变成了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用理性的原则指导写作,这一信念消除了作者的无助感,让作者从科学诞生前的野蛮状态中解脱出来,不再觉得受到不可知力量的摆布。任凭摆布的感觉总会让作者觉得手足无措,而从原则上说,作者必须明白,他本人掌控着自己的作品,成功并不取决于什么不可捉摸的灵感,而是脑子里可以辨认的想法。

认真对待写作的人会觉得这种方法非常有用。几年前,我读了这本书的初稿,我的写作过程变得更加容易,更加愉悦。从本书的视角出发,写作是一种可定义的活动,具有可行性,而不是让人无能为力的战斗。我在安·兰德研究所的客观主义研究中心教写作课,用了很多这本书的素材。学生给我的典型反馈差不多就是这样一句话:“写作是有法可依的——这些方法行之有效!”

我最初看到的只是安·兰德口述的记录稿。根据逻辑顺序进行了大调整和融合后,这成了一本具有可读性的书。罗伯特·梅休的编辑工作功不可没。

我希望,读了这本书,那些觉得写作压抑而且痛苦的人会有获得解放的感觉。在文艺复兴时期,亚里士多德学派理性的信仰得以复兴,科学家们有了这一武器,认识到世界是他们的,他们要征服世界。安·兰德将写作的过程去神秘化,作者们有了这一武器,同样可以得到解放,文字的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将掌控这世界。

彼得·施瓦茨[1]

康涅狄格州,丹伯里

注释

[1]彼得·施瓦茨(1949— )著名美国记者、书评家。——译者注(本书如无特别说明,脚注皆为原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