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

由浙江理工大学杨小军教授、丁继军教授所著的《透视浙村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浙江探索与实践》(以下简称《透视浙村》)一书,是这两位中青年学人,带领研究团队聚焦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十余年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一部贯通了理论和实践,集调查、研究和实践于一体的宏论。作为研究的同道和他们曾经的老师,本人甚感欣慰。可以看到的是,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不只是“热点”和“显学”,还有许多如《透视浙村》这样扎实的研究工作成果。

传统聚落是人类最早的集居形式,其建筑及其环境亦是今日传统乡村村落的前身。相对城市而言,乡村村落的发展历史更长。毋庸置疑,乡村村落是人类人居环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研究。而延续至当代的传统村落,其价值更是弥足珍贵。浙江的传统村落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临海、山区、平原三类地貌都有,在国内少见,造就了其村落群体多样的特征。同时,与江苏、安徽和江西相邻的地区,在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上,亦存在着相互借鉴,造就了村落个体个性丰富的特征。故选择浙江的传统村落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地域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最早发端于浙江省安吉县,杨小军教授、丁继军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的研究工作,完全契合国家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服务于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

《透视浙村》的写作,是在对浙江省390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有了深入调研,以及得到省级政府部门的支持的情况下完成的,包括了对上述重点村建设绩效进行规划评审、现场调研、检查验收、专家评价和撰写报告在内的大量扎实工作,还有同期研究团队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村落动态保护机制及活化路径研究》《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传统村落风貌保护规划的“生态协同”研究》等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的相关研究的积累。

《透视浙村》,分上、下两篇,选择了40个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为研究对象。其中,上篇着重对浙江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村落特征、保护利用评价、保护利用研究等内容进行宏观的总结、探讨,构建了保护利用的理论及方法;下篇以地域为单元阐述各个村落的特征概貌、规划设计、建设实绩及保护利用模式,从微观层面解读了保护性设计的应用方法,呼应了分类指导的保护利用总目标。

综观《透视浙村》一书,其研究成果有着如下三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系统性和典型性兼具;其二是,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链完整,“绩效评价”引领的研究特色十分鲜明;其三是,学术性和文献性兼具。

后生可畏,未来可期。愿杨小军教授、丁继军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不断深耕,持续产出,早日成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浙江学派”。

过伟敏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癸卯年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