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投资也要趁早

很快,陈晓川自来熟的在屋里拿起两个马扎,带着文峰出了门。

等俩人来到一个没人的阴凉处坐下后,陈编辑就开始滔滔不绝的侃起来。

首先说的,自然是文峰前身女友陈金玲,还有她现在的男友刘兴国,以及刘兴国的爸爸刘刚的事情,这也是文峰最感兴趣的。

事情不算意外,那些人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压。

首先是刘刚,也就是刘兴国的父亲。

他如今已经被停职,后续调查还在继续,如果有其他违法乱纪行为,都要一并处理。

据说,此人别的问题先不提,但滥用职权是跑不了的。

就算这个刘刚刘副区长自己真的没问题,经此一事,仕途也算是完蛋了。

毕竟他本身后台不算太硬,官也不算太大,盯着他位子的人却不少,现在有了这个事情,基本是没戏了。

然后是刘刚的儿子刘兴国,也就是文峰前身的情敌,那个装逼犯。

他的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毕竟他是文峰在《人生路窄》里直接点名的人,且很可能涉及到威胁恐吓,指使他人绑架无辜群众,逼人寻死,侮辱他人等重大犯罪。

据说,经过公安机关的努力,已经侦破了以刘兴国为主的犯罪团伙,之前那些围殴文峰的家伙,除了少数人在逃,大部分都被抓了起来。

刘兴国则已经被当做流氓团伙的首脑之一,被逮捕归案,怎么判还没出来,但大概率不会轻判,搞不好,还要吃一颗花生米。

这下子,刘兴国先不说能不能继续读大学,能不能留住一条命都不好说。

陈金玲的情况也没好多少,她虽然够不上犯罪,但却属于道德品质败坏。

她就读的北平第二医学院,目前已经让她暂时停学了,能不能继续上大学还不好说。

还有陈金玲的母亲。

她本来在朝阳医院的高干病房住的好好的,好吃好喝好享受,结果此事一出,也立刻被医院给强行赶了出来。

不仅她被赶出医院,医院还要求她补交高额住院费,甚至当初同意陈金玲母亲住高干病房的相关人员,都受了处分,全部留职查看。

甚至还听说,当初文峰插队所在的那个公社书记,都被有关人员带走调查了,似乎是有人举报他强迫女知青睡觉,不然就不给返城指标,由此祸害了不少女知青。

反正听说那个公社书记是劣迹斑斑,只是这些事情比较远,没有被公开披露出来而已。

听到这里,文峰一阵唏嘘。

其实坦白说,文峰当初写那个公开信,只想对付刘兴国,没想过要对付那个什么公社书记。

因为根据前身记忆,文峰插队时的那个公社书记呢,也没怎么过多难为文峰,就是不怎么搭理他而已。

而且后来开始返城的时候,文峰前身还没怎么开口呢,啥也没给,人家就亲自找到他,给了他回城指标,感觉人还怪好的。

没想到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个人怪好的书记,居然是那种睡女知青,跟男知青要钱的主。

仔细一想也理解,毕竟文峰前身是个闷葫芦,干活干不好,做人做不好,还整天病殃殃的,不是生病,就是在生病的路上。

这种人在公社里,就是个浪费粮食的废物。

不仅如此,万一他想不开,自杀了,或者出点事儿死了病了,那对公社来讲也是个大麻烦,所以他前身那种人留在公社是个累赘,公社巴不得赶紧送他走。

但不是所有人都是文峰前身那样啊。

其他人如果想回城,人家怎么也得捞点好处。

“禽兽!”文峰忍不住骂了一句。

觉得不解恨,又跟了一句:“一群禽兽!”

“可不是嘛!”陈编辑点点头,深表认同。

“不是,你怎么知道这些的?”文峰突然问。

“呵呵。”陈晓川笑了笑,“当然是我打听到的。”

“打听?”文峰一挑眉,没再追问。

也是,京城这地界,就没什么秘密,尤其是对陈晓川这样的大报编辑兼记者来讲,打听点小道消息,不要太简单。

只不过嘛,这种消息的真假就不好说了,你也只能当小道消息看。

但从逻辑看,应该有九成真。

毕竟文峰用一封公开信,掀起了一场风暴,等于给某些人一个机会。

大潮之下及时痛打落水狗,及时趋吉避凶,这才是人的本性,也是那十年中学到的精髓,学不到的,早都没了。

陈晓川又小声道:

“哎哎,跟你说,这些事儿你悄悄知道就得了,可别到处乱传!

这好多事儿都还没公开呢,不能乱说的,你懂我意思吧?”

“懂。”文峰随意的点点头,“放心,我有分寸。”

说到这,文峰拍拍屁股站起来:“好了,该知道的也知道了,你赶紧回去吧,我也该去钓鱼了。”

“不是,都这样了,你还钓鱼啊?”陈晓川无语道。

“要不干嘛?”文峰道。

“坐坐坐,事儿还没说完呢。”陈晓川连忙再次把文峰拉到马扎上。

紧接着,陈晓川道:“对了,该跟你说说咱栏目组最近的事儿了,你是咱的人,也得关心关心。”

紧接着,陈晓川开始说起《人生之路》栏目组的情况。

自从开辟了《人生之路》专栏,读者来信是与日俱增。

如今才出了三期,读者来信就达到了惊人的每天五百多封信了。

这才三期啊!

中青报的销量,也得益于《人生之路》专栏,再次出现了迅猛增长的态势。

上次中青报的销量突然猛增,还是中青报开始连载《归来》,也就是《第二次握手》的时候。

说起来,那个曾经爆火的《第二次握手》,实际上是个误传的手抄本名字。

这本小说一开始的名字叫《浪花》,只是个一万多字的短篇小说。

后来作者进行了修改,修改成十万字左右的中篇小说,并又改名为《香山叶正红》。

再后来,作者继续修改扩充,改成二十万字的小说,名字变成《归来》。

换言之,《归来》才是这本小说的真正名字。

只是那时候正处于激荡岁月,滚滚洪流席卷天下,他的小说就没发表,只是在好友之间传抄,是典型的手抄本,就跟《一双绣花鞋》差不多。

这手抄来手抄去,《归来》就被人传成了《第二次握手》,其实这名字本来不是作者起的,是一个误传。

但因为《第二次握手》传的太出名,加上里面的内容涉及到很多大领导,结果作者被逮了,差一点就要被枪毙。

后来还是中青报复刊后,报社里的一个小编辑无意中听说了这件事后,多番奔走,联络了好多领导,甚至直达天听,大佬直接下了命令,才救了这作者一命。

又后来,中青报把《第二次握手》这部手抄本,缩编成6万字,每天以四分之一版面的篇幅连载,取得了空前轰动,一时洛阳纸贵,中青报销量也迅速猛增,发行量一度超过四百万册,仅次于《参考消息》。

看到情况不错,中国青年出版社又再接再厉,搞了一部25万字的小说,继续出版卖钱,又海赚了一波。

据说这本小说正式发行的时候,在新华书店排队购买的人群,能绕好几条街,比如某个叫马未都的年轻人,就为此排了很久的队。

就这成绩,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国内当代长篇小说的发行量之首。

可以这么说,只是靠这一个手抄本,就让刚复刊不久,还在各种缺钱的中青出版系,赚的盆满钵满,也让他们的大后台团团,得到了不少的经费。

不然的话,那个什么中青会,现在哪有钱搞什么中青旅跟招待所啊。

要知道,1979年的团团,可是典型的穷衙门。

然而,《第二次握手》这个小说的热度过去后,中青报的销量又断崖式下降,中青出版社呢,最近也再没什么爆款的佳作。

就连那个《中国青年》杂志,最近也一直半死不活,被《人民文学》、《当代》等老牌刊物秒成渣。

但不管怎么样,中青报这个平台还是很不错的。

中青报这个平台是共青团的下属单位,有自己的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印刷厂等下属单位,还有团校、中青会、中青旅等兄弟单位,且跟新华书店以及邮电局等发行单位,也是铁哥们。

可以说,中青报及其附属出版单位,如今已经是一个五脏俱全的新生代出版帝国,只是中青集团现在比较穷,底蕴也比较浅,知名作者少,不如人民文学这些老牌出版集团牛逼罢了。

也正因为中青出版集团缺少头部作者,而且很穷,这才是让文峰看中的地方。

他这种没后台没资历的人,如果去了《人民文学》或者《当代》这些地方,恐怕得不到重用,至少一开始不会。

因为那些地方论资排辈严重,头部作者打把,不可能轻易下大力气撑他,也不会轻易给他千字7元的顶配稿酬,更不可能轻易给你开专栏。

至少人民文学那边,肯定没有此时的中青报这边自由。

出名要趁早,投资也要趁早。

与其舔人民文学的屁股,何不来作者匮乏,但求才若渴的中青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