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良言一句三春暖

一番操作后,那个中年男警察再次来到文峰跟前,示意他可以进去了。

紧接着,那个中年男警察一马当先的推门而进,然后招手让文峰进去。

文峰看了看那个警察,又看了看朱琳跟陈晓川,让他俩人安心在门口待着,这才挺胸抬头的走了进去。

进去之后才发现,整个编辑部只剩下三个人。

除了坐在椅子上,还被手铐反手铐在椅背上的一名青年男子外,就只剩下进门的中年男警察,以及文峰自己了。

看到文峰进门,中年男警察冲文峰点点头,然后示意文峰,去坐在一张椅子上。

那张椅子,就在那个被反手铐在椅子上的男青年对面,且距离对方足足三米远。

这个距离,足够俩人畅通对话,却又不怕对方暴起伤人。

只是这样还不够,那个中年男警察也搬了一把椅子过来坐下,就坐在文峰跟前,总体处在文峰跟那个青年男子中间。

也就是说,三人呈现一个三角形的态势,中年男警察在中间位置,随时能够阻止那个青年男子的行动。

深吸一口气,文峰就坐在了警察让他坐的椅子上,然后开始打量对面的青年男子。

这个青年男子看起来有些消瘦,长得很普通,留着短发,还戴着一副眼镜,整体看起来很安静,很平和,一副典型青年学生的样子,一点也没有暴虐感。

文峰看着对方的时候,对方也在打量文峰。

过了一会儿后,对方先开口了:“你就是文峰?”

文峰点点头:“对,我是文峰,不知道怎么称呼?”

对方微微一笑:“我叫潘祎(yi),潘安的潘,祎是示字旁加吕不韦的韦。”

“你好,潘祎同志。”文峰点点头,“很高兴认识你。”

潘祎再次一笑:“我给你写了很多信,想跟你好好聊聊,可惜一直没有回音,万般无奈之下,才用这种方法,如果吓到你,先抱歉了。”

紧接着,他自嘲一笑:“其实我没想过伤害任何人,如果非要说伤害,那也是伤害我自己。”

文峰点点头,表情严肃道:“我明白,非常明白,毕竟你的事情我听说过,也是自杀未遂,你可能觉得我跟你有过雷同的遭遇,彼此能懂对方,所以才想跟我好好聊聊,对吧?”

潘祎冲文峰微微一笑:“你果然能懂我,我们是一类人!”

文峰表面严肃的点点头,心中却在吐槽:“不是啊大佬,咱们真不是一类人,我是被逼的。”

虽然心中吐槽,可文峰也知道,像潘祎这种人,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得到他人的认同。

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如果潘祎同学这次冲动冒险的结果,是依旧得不到认同,说不定又要走极端了。

毕竟历史上,潘祎就是一个走过极端的人,要不然也不会自杀。

更可悲的是,原本历史上,他自杀未遂过后,是先被学校低调处理的。

可因为后来的“潘晓之问”出了名,学校有些领导呢,不满他这个思想有问题的学生,被塑造成青年典型,怕其他人跟着学坏了,就强行带他去看医生,精神科的医生。

期间,不知道怎么的,他就被医生诊断为“重型精神病”,然后学校以此为由,偷偷跟他父母达成协议,在没问过潘祎本人意见的情况下,强行给他办了自愿退学。

就这样,潘祎同学“被自愿退学”,大学生的身份也没了。

后来,他父母对他很失望,也不管他,任由他自生自灭。

此后的潘祎同学生活无着落,在《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马丽珍,也就是“潘晓之问”原本的编辑的帮助下,在前门联社做起了装卸工,卖起了苦力。

1983年,全国“严整”开始。

当年8月,当时跟潘祎一起去提货的司机,偷拿了一块放在货场上的焊锡,并要求潘祎保密,潘祎没多想就答应了。

同年9月,司机被抓,咬出潘祎。

同年10月,潘祎被传讯、然后被判刑、坐牢,一关就是3年。

出狱后,潘祎刷过瓶子,当过编务,做过发行。

上世纪90年代,他曾一度频繁跳槽,在许多公司做过广告部经理、副总、总裁助理。

因为时代的红利,加上高智商,他的日子越来越好,最后有房有车有娃有妻,成为高收入人群,生活也算美满。

由此可知,潘祎一直很正常,青少年时期的苦闷跟自杀,不过是一时钻了牛角尖,加上缺少社会毒打罢了。

就好像抑郁症患者一样,如果能被人及时拉一把,就能很快恢复正常。

如果没人及时拉一把抑郁症患者,等对方吃过更多的苦,超过那个阈值了,彻底看开了,依旧有机会走出来。

怕就怕不上不下,那才最危险。

不管怎么样吧,原本历史上的潘祎同学,人生是相当可惜的。

要知道,他原本可是考上大学的,学的还是计算机程序设计。

如果他能顺利完成学业,必然包分配,分配的单位也不会差,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

不信的话,你看看他同期的那些大学同学,有几个差的?

毕竟在这个时代能考上大学的,本就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别听什么七七年刚恢复高考时期的前三届,高考题目特别简单,高考特别容易,那都是放屁。

要知道,难是大家都难,尤其是刚恢复高考那前三届,大多数人都没准备,大部分人都放弃学习很久了,所以能在前三届考上大学的,那真的是精英中的精英。

就比如文峰前身,说是学渣,那不过是文峰的自嘲。

真实情况是,文峰的前身在上学期间,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他是下乡插队后,恋爱加叛逆,加上环境变化,才没心思学习,最终变学渣的。

但就是文峰的这种所谓学渣,学识也吊打好多同龄人,可就是这样的人,也考不上大学。

啥?比他大八岁的陈金玲怎么考上的?

当然是因为,人家陈女士学习更刻苦,且心智更成熟啊!

真去看看1977年到1978年这期间的高考试题就知道,这时期的考题难度真不高。

77年到78年期间能考上大学的人,要么是天资特别聪颖,要么是特别有心,或者说准备更充分的人。

要知道,刚恢复高考的时候,好多人啥也不懂,连基本的复习资料都没有,好不容易找到点复习资料,都是宝贝的不得了,根本不舍得给别人看。

陈金玲女士呢,是仗着她的身体条件,付出了某种代价,才从某人那里弄到了学习资料,然后才有机会复习的。

可她当时因为种种原因,一直瞒着文峰,一直没给文峰看那些资料。

这也是为何陈金玲后来招呼不打一声就走的原因,里面其实是有愧意在里面的。

然而,潘祎同学的情况不一样,他当时是得不到多少复习资料的,他是真的凭着天资,凭着一点点旧课本,硬生生考上大学的,属于真正的高智商人群。

这样的高智商人群只要条件合适,价值是很高的。

不过通常来讲,智商特别高的人,也往往精神有点问题,很容易走极端,比如诗人海子。

“你怎么不说话?”潘祎突然问文峰。

文峰眨眨眼:“哦,我刚刚在想,该跟你说什么,啊,有了。”

再次一笑后,文峰恢复沉静脸:“潘祎同志……”

“别!”潘祎道,“我比你大不了多少,算同龄人,直接名字相称吧。”

文峰笑道:“那这样吧,你比我大,我叫你老潘,你叫我小文,如何?”

潘祎点点头:“好,我都行。”

文峰这才道:“老潘,你想见我的心意,我能理解,可你这种做法不可取,对你的前途不利啊。”

潘祎沉默了一下:“我知道,可我除了这种办法,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能见到你。

我写了那么多信给中青报,但一点回信都没有,我,我等不及了。”

文峰叹口气:“好吧,现在你见到我了,先说说你想说的吧。”

潘祎仰头想了想,然后看着文峰道:“不知道你了解我多少。

简单说,我也曾经自杀过,就在今年五月份。

跟你不一样的是,你是烧炭自杀,我是喝药自杀。

一样的是,我们都及时被人发现,并被及时送去医院救了回来。

所以我想问你,你被人救过来后,是庆幸呢,还是失望?

你是希望被人救回来,还是不希望被人救回来?

你是想继续留在这个世界上,还是不想留在这个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