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 1979,开局搭讪女儿国国王
- 唐居易
- 3538字
- 2024-09-25 18:38:07
第二天一早,文峰就如约把修改好的新剧本,拿给汪洋看。
修改版的剧本里,许景由不再是渣男,而是哪怕包办婚姻,也对老婆孩子很好的男人。
然后,他当年是为了实业兴国,才抛开老婆孩子,去美国留学。
只是曾经的励志青年,经过美国社会多年的腐化,已经忘记初心,成了一个只知道追求利润的,自私自利的,彻头彻尾的资本家。
宋秘书成了许景由仆人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成一个多才多艺的管理人员。
后来宋秘书勾搭许灵均,除了不想一辈子当管家外,也是被许灵均的才气打动。
是的,文峰在新剧本里,还特意加了一场戏,跳舞戏。
原版《牧马人》,本来就有跳舞戏,但那是跳普通的迪斯科,用这种方法来显示资本主义的奢靡。
但在文峰这里,他却添加了一场探戈舞。
也就是后来被各个电影拍烂了的经典名场面——《Por Una Cabeza》。
这首曲子的中文译名,也叫《只差一步》,或者《一步之遥》,是卡洛斯·加德尔创作的一首探戈舞曲。
《一步之遥》这个曲子,其实早就有了,只是还算不上广为人知。
至少在1979年,世界上除非是专业学音乐的,或者常跳阿根廷探戈的,否则知道这首曲子的人不多。
真正让这首探戈曲名声大噪的,还是后来的美国电影《闻香识女人》。
在《闻香识女人》这部电影里,史法兰上校跟唐娜在餐厅里跳的就是《一步之遥》,然后这个名场面,就成了经典,变的广为人知。
从那之后,《辛德勒的名单》,《真实的谎言》等好莱坞大片,也都有了相关的跳舞场景。
类似情况多了,才让《一步之遥》这个本来有点小众的探戈曲,一跃变成了各种高级名场面的经典曲目。
这首曲子的名字《一步之遥》,放在电影里,也很应景。
因为宋秘书本来就想勾搭许灵均,借机上位,但又有些犹豫,于是借着跳舞百般试探。
许灵均才华横溢,会跳这个舞,却跳的很克制,礼貌却不越界,体现了他的坚持原则。
如此一来,一个热情,一个克制,差一步就要出事。
这种极限拉扯,互相试探的情感,结合改革开放,还有中美大环境,很有寓意。
另外,现在可是1979年。
文峰要是把《一步之遥》这个跳舞的名场面,放在《牧马人》里,那他就是经典。
以后再有人在电影里跳这个,都得是向他的《牧马人》致敬。
除此之外,还有宋秘书跳舞之后心痒难耐,半夜里穿着睡衣,去夜袭许灵均的房间,想要睡服他,结果被许灵均反过来说服的场景。
这种批判性的场面,绝对让人喜闻乐见。
当然,加了这么多东西后,他的《牧马人》已经跟原版的有很多差别了,但主线没变。
他相信,他的修改版《牧马人》不拍出来就罢,一旦拍出来,绝对够震撼!
不说别的,就说那一场《一步之遥》的探戈,肯定能把国人看的目瞪口呆!
在这时期,《一步之遥》这种舞,放在别的地方肯定不行。
但如果是放在电影里当做“批判”,那就绝对没问题了。
他也相信,汪洋汪厂长,应该能懂。
果然,看到文峰加了一段探戈,他立刻问了起来。
当听完文峰的构思,尤其是以《一步之遥》这首探戈舞来隐喻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撞,立刻就觉得很不错,也很大胆。
他喜欢!
“不错不错,这才是我想要的。”汪洋厂子笑了笑。
“尤其是你最后的部分,许灵均没选择去美国,反过来劝说许景由投资内地,支援国家建设。
很不错,非常不错,立意更高了。”
“都是厂长教导有方。”文峰连忙谦虚。
“还是你有灵性!”汪洋笑道,“很久没见到你这么灵性的小子了,而且这么年轻。”
文峰再次谦虚了一下,然后问:“那么,这次的稿子,过关了吗?”
“过了!”汪洋大手一挥,“就按照这个来,马上准备开拍!”
文峰松了口气:“太好了,总算成了。”
汪洋笑了笑,突然问:“对了,你跟中青出版社的刘主编,到底是什么关系?”
文峰愣了愣,然后道:“没关系啊,哦,硬要说,那就是上下级吧,他是中青报的主编,我是中青报的专栏作家,仅此而已。”
“没别的了?”汪洋盯着他的眼睛问。
文峰苦笑一下:“汪厂长,我知道你想什么,但真没有。
我倒是想跟那种大佬攀亲戚,但是,真没有啊!”
汪洋点点头:“既然如此,你当初为何不直接投稿给我们,反要让刘主编来投?”
“因为阴差阳错啊。”文峰一摊手,“我原本是想再打磨打磨剧本,然后投给上海电影厂的,我觉得他们应该够胆子拍这种片,谁知被刘主编套出来了……总之,这就是个意外。”
汪洋哑然一笑:“你倒是真敢说。”
文峰耸了耸肩,没说话。
汪洋笑了笑道:“不用担心,我说了能拍,就一定能拍,要说胆子大,我们并不比上影厂差。
嗯,现在也没什么忙的,你回去好好休息吧。
如果觉得住招待所无趣,也可以先回家看看,明天再来。
对了,回去之前,先去找小李,让他带你去财务把钱领了,安安心。
总之,养精蓄锐,接下来有你忙的。”
……
从厂长办公室出来后,文峰就找到了汪厂长的秘书小李。
似乎早就交代过,等文峰把领钱的事情一说,小李果断带上文峰,直奔财务。
来到财务之后,会计开始跟文峰一笔一笔的算钱。
是的,一笔一笔,因为文峰不光是剧本的稿酬,还有作曲跟作词的钱。
“《牧马人》的剧本费,1000元整。
主题曲《鸿雁》,作曲费400元,作词费100元,总共500元整。
插曲《火红的萨日朗》,作曲费400元,作词费100元,总共500元整。
插曲《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作曲费300元,作词费100元,总共400元整。
插曲《安和桥》,作曲费300元整。
插曲《马场》(《边境》的改名版),作曲费300元整。
一共是3000元整!”
听到这个数,饶是文峰早有准备,也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好家伙,居然有这么多钱。
1979年的3000元啊,真的好多钱!
而且真正的大头,居然不是剧本,而是他给剧本制作的歌曲。
虽然单独一首歌的酬劳都不如剧本,但加起来就多很多了。
没错,文峰给剧本创作的歌曲,全都被北影厂一并收了,价格给的也非常优惠。
实际上,来北影厂住招待所期间,他也不是闲着啥事儿不干,也打听了不少事情。
就比如稿酬这个他最关心的事情,早就跟苏叔阳等人打听清楚了。
原来,电影厂的稿酬,跟报社杂志社之类的,不是一个系统的,所以不按照1977年的试行出版稿酬的规定来,基本都是电影厂自己说了算。
只是这个电影厂自己说了算,也不是想给多少给多少,也有参照物,比照的是六零年到六六年之间的规矩。
早在六十年代,或者说六零年到六六年之间的阶段,电影剧本的稿酬就已经很高了,当时一个长故事片的剧本,最低两千元一本,高的能拿到六千元一本。
六六年之前的电影配乐也很大气,作曲普遍是300到800元之间一首,作词是50元到150元之间一首。
比如写出《英雄赞歌》的刘炽,他作为这首歌的作曲家,当年据说就拿了八百元的编曲费,写出《英雄赞歌》这首歌的歌词的公木,据说拿了两百元,都是长影厂给的。
就是说为了《英雄赞歌》这个歌曲,长影厂一共支付了一千元。
那可是六十年代!
当然,现在情况不同,也不能完全比照六六年之前的规矩。
目前看来,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总起来说,电影配乐的费用整体上,是有所降低的。
因此,汪厂长给文峰的剧本费,最终给了个1000元的定价,这个定价是在合理范围内的最高价了,再高,就有人说闲话了。
配乐的标准嘛,此时还没有相关政策,也没有相关的酬劳标准,一切都是看电影厂的意思,也就是汪洋的意思。
这时期的电影配乐人,收入大概是这样:
知名作曲家,普遍是一首曲子300元到500元之间。
知名作词家,普遍是一首歌词50元到100元之间。
文峰虽然名不见经传,没有名气加成,但给出的歌是真的好听,听过的都说好,所以汪洋就乾纲独断,给他定了个高价。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个汪厂长没明说,但有心人都心知肚明的原因。
那就是要用高价拴住文峰。
因为文峰不是北影厂的人,是中青报的人,属于自由创作者,不受北影厂约束。
万一文峰不高兴了,不让北影厂拍他的剧本了,又要去上影厂,那可就糟糕了。
上影厂现在确实厉害,也是北影厂最大的劲敌。
所以,先砸钱,把文峰这个小年轻砸晕乎了,他也就不会再想着跑路了。
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才给了文峰一个高价,还早早就给钱。
相对来说,剧本费这个东西很难随便提价,那就多在作曲上面下文章。
作曲的酬劳,此时完全没有固定标准,多给点不要紧。
你要不服,有本事你去作曲作词啊!
要知道,现在的大陆,能写出好小说好剧本的人不少,但能作出好曲好词的人,可真的是凤毛麟角。
因此,某种程度上讲,此时的国内,作曲家的稀缺性大于作词家,作词家的稀缺性又大于诗人,然后才是什么小说家、编剧之类的。
从这个角度讲,哪怕文峰的剧本不行,就冲他能写出那五首好歌的情况下,也不能放过他!
甚至是,一向重视人才的汪洋,已经在琢磨怎么挖墙脚,把文峰从中青报挖来北影了。
事实上,汪洋这个厂长确实很注重人才,比如刘小庆,就是他当年花八万块挖过来的。
还有张金玲和李秀明。
她俩当初刚进入电影行业的时候,也不是北影的,同样是因为汪洋看上了她们,费尽心机挖过来的。
果不其然,就在文峰在财务室,为即将到手的钞票而咋舌的时候。
北影厂的厂长办公室里,汪洋正站在窗口前,一手夹烟,一脸悠然的望向窗外。
烟雾缭绕中,汪洋的嘴角突然上翘。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如此大将之材,必须要留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