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力神话

关于茶的各种典故、逸事可谓多矣。但是看多了,也会觉得不全可信,有一些非常富有戏剧性的,明显的就是后人编的。加上就往往那么一两个创意,还经常被影视剧安在了不同人的身上,不免使人厌烦。

首当其冲的,是写了《茶经》、被奉为茶圣的陆羽。陆羽鉴水,其中最有名的是鉴别南零水,说的是唐代宗时,湖州刺史李季卿路过扬州,与陆羽偶遇,李季卿说:“陆君善茶,天下闻名;这扬子江的南零水也是天下好水,今天二妙千载一遇,岂可辜负!”于是命一个可信的随从军士坐船去取水,陆羽则备好煎茶器具等候。不久水来了,陆羽用勺扬了扬水,就说:“江水倒是江水,但不是南零的水,像是临岸的水。”随从说:“我划船取水,有上百人看见,怎可能说谎?”陆羽没回答,默默将水倒出,到一半时忽而停住,又用勺取水扬了扬,说:“到这里才是南零的水了!”随从大惊失色,低头认错:“我从南零回岸边时,水洒了一半,便在江岸边把水盛满。您的鉴别力真是神了!”(《煎茶水记》

鉴别出两种水,已非易事,但在高人那里是可能的。鉴别出盛在一起的水则不可能,这不关高人的事,而是水不争气,它们早就混为一“坛”了!品茶一事,择水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陆羽肯定也确实精于此道,所以把这种神话像献花一样献给了他。

这样“神了”的故事的主人公,还有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和宋代的王安石。

据说李德裕“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斗茶记》)。这不过是利用职权满足癖好而已,但是与职权无关的是,人家有过人之处——

李德裕,博达之士也,居庙廊日,有亲知奉使于京口(今镇江)。李曰:“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泠水,与取一壶来。”其人举棹日,醉而忘之,舟上石头城,方忆之,汲一瓶归京献之。李饮后,叹讶非常,曰:“江南水味,有异于顷岁,此颇似建业石头城下水。”其人谢过,不敢隐也。

又是一个鉴水到了出神入化的高人。这是五代南唐人尉迟偓在《中朝故事》中记录的,细节逼真,比陆羽的故事可信一些。

王安石的故事里还劳动了另一个名人苏东坡。说是王安石托苏东坡给他带一瓮瞿塘峡中峡的水,好煎阳羡茶治“痰火之症”。苏东坡带了给他,等到一泡茶,王安石就说:“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冒充中峡?”连苏东坡这样的天才的反应也是毫无创意、千篇一律的大惊,然后说了实话:因为欣赏三峡风光,船过了中峡才想起来,只得取了下峡的水来冒充。这是《警世通言》中《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情节,小说家言,更不可信了。我不喜欢这个故事,觉得诋毁了苏东坡的人品和智慧。

印象最深的,当数《陶庵梦忆》中《闵老子茶》一篇,这篇关于茶的千古奇文,证明明代的瀹茶作为一门鉴赏艺术已经达到极高的境界,也说明张岱对茶对水的鉴赏力臻于化境。张岱这样说自己,我却是信的,因为他写这些的时候已是国破家亡,风花雪月回首神伤,一个人在这种时候,是不会撒谎、杜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