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皮肤性病的诊断与辨证

第一节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是皮肤病和性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在皮肤科习惯上将症状和体征(主要是皮损)分为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

一、症状

症状又称自觉症状,是指患者自己能感受到的不适或影响生活质量的感觉。其主要包括瘙痒、疼痛、麻木、灼热及蚁走感等。症状的轻重与皮肤性病的性质、严重程度及自身的感受能力有关。

(一)瘙痒

瘙痒(itch),简称痒,是一种可诱发搔抓或摩擦的皮肤感觉,是皮肤性病常见的自觉症状。瘙痒可轻可重,可阵发性、间断性或持续性,亦可局限性、泛发性或全身性。瘙痒多见于神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疥疮及皮肤瘙痒症等。糖尿病、慢性肾衰、某些恶性肿瘤(如淋巴瘤)及某些肝胆系统和造血系统疾病等亦常伴有剧烈瘙痒。

中医学对瘙痒的辨证分为风痒、热痒、湿痒、虫痒及血虚痒,临床表现各异。①风痒:痒无定处,走窜不定,遍身作痒。因风性上行,故尤以头面为多,皮损呈干性,舌红或淡红,苔薄,脉浮。如瘙痒症、荨麻疹等。②热痒:皮疹色红、肿胀、焮红灼热作痒,遇热加重,痒痛相间,舌红、苔黄,脉数。如毛囊炎、脓疱疮、丹毒等。③湿痒:水疱、糜烂、渗液浸淫成片,缠绵难愈;因湿性趋下,故以会阴、下肢多见;舌淡红或红、苔腻或黄腻,脉濡。如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等。④虫痒:痒若虫行,部位不定,奇痒难忍,夜间尤甚,如疥疮。⑤血虚痒:皮肤干燥、脱屑,日久则皮肤肥厚,瘙痒日轻夜重。其因气血不足,肝失所养,肌肤失润,血虚生风所致,舌淡或有齿痕,苔净,脉沉细。如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二)疼痛

疼痛(pain)系因疾病或创伤所致的感觉苦楚,为辨别伤害机体刺激强度的感觉。疼痛常见于带状疱疹、丹毒、结节性红斑、红斑肢痛症等。疼痛的性质各异,可为烧灼样、针刺样、刀割样、电击样等。

中医学认为,疼痛多由气血凝滞,经络不通,或气血不足,经络失养所致。疼痛固定多属血瘀;痛无定处,当情绪变化时加重或减轻多属气滞;久病疼痛,痛势较缓,时痛时止,或痛而喜按者,多属气血两虚。对疼痛的辨证如下:①寒痛:痛而畏冷,皮温不高,得热则减,温药、热敷则痛缓,如冻疮。②热痛:痛而灼热,皮色鲜红,得冷则减,凉药、冷敷则痛缓,如丹毒等细菌感染性皮肤性病。③风痛:临床特点为痛处不定,发生突然,游走迅速。④虚痛:特点为痛势和缓,无胀闷感,喜温喜按。⑤实痛:其以痛势急剧、胀闷疼痛、拒按喜冷为特点。

(三)灼热

灼热(burning)系患者自觉患处或全身皮温升高的感觉,可单独出现也可与瘙痒、疼痛同时出现,多见于急性皮肤性病,如接触性皮炎等。中医学认为灼热多由热邪蕴结,或火邪炽盛,炙灼肌肤所致。

(四)麻木

麻木(numbness)是指机体失去痛、触、冷、热等各种知觉的表现,常见于伴有感觉神经受损的皮肤病,如麻风等。中医学认为麻木系因气血不运,或湿痰瘀血阻络,导致经脉失养;或气血凝滞,经脉不通所致。

(五)蚁走感

蚁走感(formication)即皮肤内外有物爬行的感觉,多见于疥疮、虱病等动物性皮肤病或寄生虫妄想症等。中医学认为蚁走感是由虫淫为患或气血失和所致。

(六)皮脂溢出

颜面、头皮、胸背等处皮脂过多,皮肤、毛发油腻甚至毛发稀疏脱落,胸背部、面部发红疹、脓疱。中医学多认为系脾胃湿热过盛,或真阴不足,相火偏旺,灼津为脂所致。

(七)出汗

中医学认为,清醒时容易自行出汗者为自汗,系阳气不足,卫表不固所致;夜寐汗出湿衣者为盗汗,属阴虚之证。但头汗出,多属湿热上蒸之候;手足汗多为脾胃湿蒸,旁达四肢所致;腋汗为少阳夹热使然;汗出偏于一侧者,为气血运行不调。

此外,皮肤性病尚可有发热、畏寒、乏力、食欲减退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二、体征

体征又称他觉症状,是指可用视觉或触觉检查到的客观临床表现。在皮肤性病的体征中,皮肤损害是最主要的体征,常简称为皮损,是诊断和鉴别皮肤性病的主要依据。皮肤损害可分为原发损害和继发损害两大类。

(一)原发损害

原发损害(primary lesions)是指由皮肤性病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最初损害,或者说是指皮肤性病特有病理过程所产生的第一结果,包括斑疹、丘疹、斑块、结节、水疱与大疱、脓疱、风团及囊肿等。

1.斑疹(macule) 为局限性仅有皮肤颜色改变的与皮面相平的损害(图4-1,图4-2)。斑疹可分为4种。

图4-1 斑疹

图4-2 斑疹模式图

(1)红斑 由毛细血管扩张、增多或充血引起。有炎症性红斑如丹毒;非炎症性红斑如鲜红斑痣。中医学认为红斑多由热邪所致。红斑稀疏者多为热轻,密集者多为热重;红而带紫者为热毒炽盛;压之退色者多属血热;压之不退色者多为血瘀。

(2)出血斑 是由血液外渗至真皮组织所致,压之不退色。皮损开始呈鲜红色,渐变为紫蓝色及黄褐色,经1~2周可消退。直径小于2mm者称瘀点(petechia),大于2mm者称瘀斑(ecchymosis)。中医学认为出血斑由血热或血瘀所致:①可因血分热盛,迫血妄行,溢于脉外,积于皮下所致;②或可由脾不统血,溢于脉外;③或寒邪外袭,气滞血凝而成。

(3)色素沉着斑 是由表皮或真皮内色素增多所致,呈黑色或褐色,压之均不退色,如黄褐斑常由肝肾不足、气血瘀滞所致。

(4)色素减退斑或色素脱失斑 是由皮肤色素减少或缺失所致,前者如白色糠疹,后者如白癜风。中医学认为白斑是由气血凝滞或血虚所致。

2.丘疹(papule) 是指高起于皮面的局限性实质性损害,其直径一般小于1cm,病变常位于表皮或真皮上部(图4-3,图4-4)。丘疹可呈圆形、类圆形或多角形,表面可扁平(如扁平疣)、圆形脐凹状(如传染性软疣)、粗糙不平呈乳头状(如寻常疣),颜色可呈红色、紫蓝色、淡黄色或黑褐色等。丘疹可相互融合,形成斑块。斑丘疹(maculopapule)为介于斑疹与丘疹之间的稍隆起的皮疹。丘疱疹(papulovesicle)为丘疹顶端有小疱者。丘脓疱疹(papulopustule)为丘疹顶端有小脓疱者。中医学认为,丘疹色红细密伴瘙痒者属风热;疹色红较大者属血热;疹色暗红而压之不退色者多见于血瘀;丘疹色暗淡或肤色为气虚、血虚或血燥;丘疱疹和丘脓疱疹多属湿热或热毒。

图4-3 丘疹

图4-4 丘疹模式图

3.斑块(plaque) 为较大的或多数丘疹融合而成的扁平隆起性损害,直径大于1cm(图4-5,图4-6)。皮疹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常见于睑黄疣、肥厚性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及银屑病。中医学认为斑块与丘疹相同,多为血热、风热或血瘀引起。

图4-5 斑块

图4-6 斑块模式图

4.水疱(vesicle)和大疱(bulla) 为高出皮面的内含液体的局限性腔隙性损害(图4-7,图4-8)。直径小于1cm者称为小疱,大于1cm者称为大疱。疱内的液体多为浆液,呈淡黄色;疱液含有血液时呈红色,称血疱。按病变位置可分为表皮内、表皮下和角层下水疱。表皮内水疱壁薄易破裂,多为松弛性;表皮下水疱壁厚,多为张力性水疱。中医学认为,水疱和大疱多属湿,疱周有红晕者多为湿热,大疱伴有局部红肿者多属毒热,皮色不变的深在性水疱多属脾虚湿蕴或寒湿不化。

图4-7 水疱

图4-8 水疱模式图

5.脓疱(pustule) 为含有脓液的疱。脓疱大小不等,周围常有红晕,疱液可混浊、稀薄或黏稠(图4-9,图4-10)。可由细菌感染(如脓疱疮)或非感染性炎症(如脓疱型银屑病)引起。中医学认为脓疱多由湿热或毒热炽盛所致。

图4-9 脓疱

图4-10 脓疱模式图

6.风团(wheal) 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局限性隆起性损害,一般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图4-11,图4-12)。风团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时隐时现,伴有明显瘙痒,皮疹消退快(一般不超过24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最常见于荨麻疹。中医学认为风团色红者为风热所致,色白者为风寒所致。

图4-11 风团

图4-12 风团模式图

7.结节(nodule) 为可触及的圆形或类圆形局限性实质性损害,可隆起于皮面,亦可不隆起,病变可深达真皮或皮下组织,触之有一定硬度或浸润感(图4-13,图4-14)。

图4-13 结节

图4-14 结节模式图

结节多由真皮或皮下组织的炎性浸润(如结节性红斑)或代谢产物沉积(如结节性黄瘤)或肿瘤等引起。肿块(tumor或mass)为较大的结节,其直径大于2cm者。中医学认为结节多为气血凝滞或痰湿凝滞所致。

8.囊肿(cyst) 为含有液体或黏稠物质和细胞成分的囊样结构,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触之有囊性感(图4-15,图4-16)。常见者有表皮囊肿、皮样囊肿等。中医学辨证多属痰湿。

图4-15 囊肿

图4-16 囊肿模式图

(二)继发损害

继发损害(secondary lesions)系由原发损害演变或因搔抓、烫洗及治疗不当所致的皮肤损害。

1.鳞屑(scale) 系指脱落或即将脱落的角质层,表现为大小、厚薄及形态不一的干燥碎片(图4-17,图4-18),可呈糠秕状(如白色糠疹),或蛎壳状(如银屑病),或大片状(如剥脱性皮炎)等。正常情况下,由于新陈代谢的关系,表皮角质层也在不知不觉地脱落。当皮肤炎症或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时,即产生可见的鳞屑。中医学认为,鳞屑发生于急性病之后,多属余热未清。当慢性病时,皮损基底潮红而起干燥鳞屑者为血热风燥;基底色淡而皮屑多者,为血虚风燥;鳞屑油腻多属湿热。

图4-17 鳞屑

图4-18 鳞屑模式图

2.糜烂(erosion) 系指表皮或黏膜上皮的浅在性缺损,露出红色湿润面(图4-19,图4-20)。多由水疱或脓疱破溃所致,愈后不留瘢痕。中医学认为糜烂多属湿热。

图4-19 糜烂

图4-20 糜烂模式图

3.浸渍(maceration) 系指皮肤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后出现的皮肤松软、发白甚至起皱的状态,常发生在指(趾)缝等皱褶部位(图4-21,图4-22)。浸渍处受摩擦后表皮易脱落形成糜烂,容易继发感染。中医学认为浸渍多由湿邪所致。

图4-21 浸渍

图4-22 浸渍模式图

4.溃疡(ulcer) 是指皮肤或黏膜的深达真皮以下的局限性缺损,其形态、大小、深浅随病情而异,愈后有瘢痕形成(图4-23,图4-24),可由感染、外伤、肿瘤、血管炎等引起。溃疡面可有浆液、脓液、坏死组织或痂皮等覆盖。中医学认为溃疡若红肿疼痛为热毒所致;慢性溃疡多由寒湿或气血亏虚、气血瘀滞所致。

图4-23 溃疡

图4-24 溃疡模式图

5.痂(crust) 也称结痂,系指皮损表面的浆液、脓液、血液及脱落组织等干涸而成的附着物(图4-25,图4-26)。依据凝结物不同而分脓痂、浆(滋)痂或血痂。中医学认为浆痂多为湿热,脓痂多为毒热结聚,血痂为血热或血燥。

图4-25 痂

图4-26 痂模式图

6.抓痕(scratch marks) 也称表皮剥脱(excoriation),为搔抓或摩擦所致的表皮或真皮浅层点线状缺损,常伴血痂(图4-27,图4-28),多常见于瘙痒性皮肤病。中医学认为抓痕多由风盛或内热所致。

图4-27 抓痕

图4-28 抓痕模式图

7.皲裂(fissure) 也称裂隙,系指皮肤的线条状裂口,深度可达真皮,并伴有疼痛或出血(图4-29,图4-30)。皲裂多发生于掌跖、指(趾)关节部位及肛周、口角等处,多因局部皮肤干燥或慢性炎症等引起的皮肤弹性降低,加之外力牵拉作用所致。中医学认为皲裂与寒、燥或血虚风燥有关。

图4-29 皲裂

图4-30 皲裂模式图

8.瘢痕(scar) 系指真皮或深部组织缺损或破坏后,由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形成的损害(图4-31,图4-32),可分为增生性和萎缩性两种,前者呈隆起、表面光滑、无毛发的索状或形状不规则的暗红色略硬斑块,如瘢痕疙瘩;后者较正常皮肤略凹陷,表皮变薄,皮肤光滑,局部血管扩张,见于红斑狼疮等。中医学认为瘢痕多由瘀血凝结不化或痰湿凝滞所致。

图4-31 瘢痕

图4-32 瘢痕模式图

9.萎缩(atrophy) 系指皮肤组织的一种退行性变所致的皮肤变薄,可发生于表皮、真皮或皮下组织(图4-33,图4-34)。①表皮萎缩:局部皮肤变薄呈半透明羊皮纸样,可有细皱纹,正常皮纹多消失。②真皮萎缩:局部皮肤凹陷或变薄,常伴有皮肤附属器的萎缩,毛发变细或消失。为真皮结缔组织减少所致。③皮下组织萎缩:表现为局部皮纹正常,但凹陷明显,为皮下脂肪组织减少所致。中医学认为萎缩是由气血不运,肌肤失养所致。

图4-33 萎缩

图4-34 萎缩模式图

10.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 也称苔藓化,是指皮肤局限性浸润肥厚,表面粗糙,皮沟加深,皮嵴突起等似皮革样的表现(图4-35,图4-36)。苔藓样变是由于经常摩擦或搔抓使角质层及棘层增厚,真皮慢性炎症浸润所致,常见于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中医学认为苔藓样变多由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或气血瘀滞所致。

图4-35 苔藓样变

图4-36 苔藓样变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