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
方一 白虎汤
出处:汉代张仲景《伤寒论》。
组成:石膏20g,知母10g,粳米10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宜饭后服。
治法:清热,生津。
证象:气分热盛证,高热,口干,头痛,面赤,烦渴,大汗,苔黄,脉洪大有力。
忌宜:表未解而恶寒无汗者,阴虚潮热者,及真寒假热者,忌用。
评介:本方为《伤寒论》中的著名经典方剂,清热泻火作用显著,兼能滋润生津。气分证是按卫气营血辨证分类定的,多见于各种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热盛阶段。凡临床遇到发热患者具有上述证象者,可以选用。
方二 桂枝汤
出处:汉代张仲景《伤寒论》。
组成: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4g,生姜8g,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宜饭后服,服后盖被,使微汗出。
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证象:风寒表虚证,发热,头痛,身痛,汗出,恶风,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缓。
忌宜:急性炎症高热,脉洪大,或脉浮紧无汗者,忌用。
评介:本方为《伤寒论》经典第一方,号称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首选方。如有上述证象患者,可以选用。
方三 银翘散
出处: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
组成:连翘15g,金银花10g,桔梗10g,薄荷6g,竹叶6g,荆芥穗6g,淡豆豉8g,牛蒡子10g,芦根10g,甘草6g。
用法:作汤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宜饭后服。
治法: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证象: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恶风,口渴咽痛,咳嗽,舌尖红苔微黄,脉浮数。
忌宜: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及酸性食物,忌服浓茶。
评介:本方为《温病条辨》中经典方剂,是治疗温病初期及外感表热证的常用方。现常用于感冒、流感、流脑、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支气管肺炎而见风热表证者。本方一方多用,可治疗神经系统病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可治疗呼吸系统病证感冒等。
方四 凉膈散
出处:宋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黄15g,芒硝10g,黄芩10g,栀子8g,连翘15g,薄荷8g,竹叶6g,甘草5g。
用法:作汤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宜饭后服。
治法:清热凉膈,泻火通便。
证象:高热炽盛,烦躁口渴,面赤唇焦,头痛咽痛,便秘尿赤,舌红苔黄干,脉滑数。
忌宜:胃肠虚寒,大便不干者忌服。
评介:本方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经典方剂,是清除膈上实热之剂,故以“凉膈”名方。以治中上二焦邪热炽盛所致的燥渴、便秘、溲赤为主,现常用于急性热性病,表里俱热者。
方五 普济消毒饮
出处:清代汪昂《医方集解》。
组成:板蓝根15g,连翘15g,黄芩10g,黄连8g,牛蒡子10g,马勃6g,僵蚕6g,桔梗10g,柴胡8g,升麻8g,玄参10g,薄荷6g,陈皮6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3次服。宜饭后服。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证象:发热恶寒,头面红肿,咽喉肿痛,口渴,舌燥,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有力。
忌宜:本方多苦寒辛散,阴虚者忌用。
评介:本方是《医方集解》中经典方剂,功能为疏散清解风热毒疫。多用于大头瘟(因感受风温时毒,以头面颈项红肿为特征的温毒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颈痈、丹毒等。
方六 清骨散
出处: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
组成:银柴胡12g,胡黄连10g,秦艽10g,鳖甲12g,地骨皮10g,青蒿10g,知母10g,炙甘草5g。
用法:作汤剂,水煎服,日1剂,分2~3次服。
治法:清虚热,退骨蒸。
证象:阴虚潮热,低热不退,手足心热,唇红,颧赤,消瘦,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忌宜:非虚热者不宜。
评介:本方为《证治准绳》一书中的名方,是清虚热、退骨蒸的古典方剂,临床常用。也可用于结核病有消耗热且热象较重者。本方一方多用,可用于呼吸系统病证肺结核。
方七 丹栀逍遥散(又名加味逍遥散)
出处: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组成:丹皮10g,栀子8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柴胡10g,茯苓15g,煨生姜5g。薄荷4g,炙甘草5g。
用法:有中成药丸剂,按说明书服用;或作汤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治法:疏肝,清热,养血,解郁。
证象:身热心烦,头痛目眩,两胁作痛,咽干,舌淡红,脉弦而虚。
忌宜:非肝郁气滞者不宜。
评介:本方为古代传统经典方剂,是逍遥散(证象为肝郁血虚、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加丹皮、栀子而成。若逍遥散证出现化热表现,需增强疏肝清热作用时,宜用本方。本方一方多用,也可用于全身病证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