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玄武门兵变

在华夏的历史长河当中,文明总是在不断的进步,却又惊人般的相似,一场大火焚烧过后的盛唐,可能也不过是一叶扁舟罢了。

大唐贞观十七年

对李泰的担忧,李泰的才华和受宠信让李承乾感到威胁,加剧了他的不安和焦虑,还有唐王的不重视,群臣们的无视,无不让这位大唐未来的天子感到惴惴不安。

这是一个起风的夜晚,也是一个容易让人失眠的夜晚,李承乾一个人在院子里面来回踱步,他内心有一只野兽,那只野兽在不断的咆哮,在不断的巨大化。

这一刻他想起了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希望他做一位贤良淑德的皇帝,父亲早些年对他期望,他想起了他为大唐做出的一切贡献,他的拳头在不断的拽紧。

值得一提的是,天上的北斗七星似乎在这一刻黯淡了些许。

袁天罡抬起头看了看天象“要开始了吗”

“启禀大帅,太子李承乾似乎要谋反,据不良人探报,太子府卫在频频调动,就连宫中的太监似乎也换了一些生面孔,属下特来禀报,请大帅示下”

袁天罡转头看向李淳风“李兄,你保不了他”

李淳风一改往日打趣的神态,变得严肃起来说道“或许可以”

“通知长安城的不良人不要妄动,等待陛下圣旨”袁天罡开口道。

是,前来禀报的不良人,接到命令后,便向后退去。

“李淳风,你不要忘记,最是无情帝王家”袁天罡负手而立,淡淡开口。

“袁兄,可听闻虎毒不食子”

皇宫内

唐王一脸冷漠的坐在高高的龙椅上,脸上的表情由震惊慢慢转变为怀疑,紧接着又变成了无奈。

“玄武门吗,当年玄武门的那仓库早都还不够旺吗,当年死的人还不够多吗,李承乾你怎么敢”唐王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了武德九年。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与长子太子李建成之间的夺嫡之争。李建成自知战功与威信不及李世民,因此与四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李世明无奈才反击,并趁机夺了皇位,逼他的父亲李渊下台。

唐王开口道“告诉袁天罡,把不良人调入宫内,通知御林军做好宫中守备,调二万大军在长安城外候着,另外把太子府里的眼线收一收,都下去准备吧”

李世民掐了掐眉心,他始终仍然不肯相信太子李承乾会谋反,他深知李承乾的为人或许会失徳,或许会自负,但他仍然不肯相信会谋反。

致皇家的颜面如何地,让他李世明的脸往哪搁,史官会怎么写他李家,做老子的谋反,做儿子的也谋反,有样学样。

一想到这,唐王的内心并百感交集,一边是至高无上的皇位,一边是自己的骨肉亲情,他不由得在想当年他的父亲,是有多难啊!

“来人,来人,快来人,都死那去了,传李泰来见朕,立刻来见朕,马上”由刚开始的小声,到怒吼,他似乎想将心中的所有烦闷都给通通驱散,他的一旁的小太监连滚带爬的去找李泰。

整个御书房里又变得鸦雀无声,落针可闻,安静,静的可怕,这一刻像极了武德九年的那夜。

“儿臣李泰见过父皇,不知父皇深夜召见,所为何事”

李世民没有开口,而是尽情的看着他,看着李泰有一点不自然,看着他有一种被深渊凝视的感觉。

“朕问你,如果你的兄长承乾德不配位,你该如何”

李泰听闻李承乾德不配位之时,立刻眉开眼笑,但是随即又做出一副手足之情不可相残的样子说。

“父皇,兄长贤良淑德、待人和睦、且又是父皇言传身教的太子,儿臣以为,太子不会出现父皇说的那样德不配位,儿臣恳请父皇明鉴”

高高坐在龙椅上面的唐王,睁开了一直在闭目养神的眼睛。

“朕是要你回答,如果太子德不配位,你觉得又该何人”

唐王的突然一声怒吼,把李泰吓得一机灵,帝王一怒,伏尸百万,李泰跪在了地下回答道。

“回父皇,应当召集六部九卿商讨此事,并且派御林军彻查,看看是不是有人恶意造谣,影响大唐国本”

唐王李世民看着李泰,他深知李泰不堪重用,也知道他并不适合为君,唐王他叹了口气又开口道。

“朕想立你做太子,你觉得承乾该如何处置。”

这是试探吗?这是皇帝对他的试探吗?李泰的内心此刻翻江倒海,他不知父皇说的是真是假,但是此刻的他却迫不及待想说,父皇圣明,但他不能这样子,因为他在进宫的时候就发现,宫中的护卫增加多了一倍。

御林军和金吾卫都被调入了宫内,唐王又是深夜召见李泰,这一切切都无不在诉说着,今晚绝不平凡。

“回父皇,儿臣虽然平庸,但仍有一颗报国之心,儿臣以为纵使太子失德,只需为太子请一位老师教导即可,儿臣不敢寄于太子之位儿臣恳请父皇明鉴”

“那如果他要谋反呢?他要谋反呢,朕还没死呢,他就那么急着让朕退位吗,好让给他做皇帝,好啊,你们一个个真是朕的好儿子啊,真是给皇室长脸了”唐王嘶吼着说出这几句话,似乎想骂醒他的儿子,更似乎是不想承认这一切。

“朕在问你,如果你是皇帝,你的儿子要造反,你该如何”

李泰心里一惊,不知如何回答,却又不能不答,世人皆道李泰有勇无谋。

“父皇,儿臣会把他杀了,因为儿子造反,实属是大逆不道啊,有违人伦有违君臣之道有违夫子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