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周瑜周公瑾

江面上,战火映红了天际。江水被火光染成了血色,波涛汹涌。

曹休正与周瑜对决,如同两股汹涌的波涛在夜色中碰撞。

周瑜手持长枪,身披银甲,在船头傲然挺立,身影在火光中忽明忽暗,如同战神临世。而曹休挥舞着利剑,目光如电,仿佛杀神附体。两人在甲板上你来我往,剑光枪影交织成一片,金属碰撞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几个回合下来,曹植赶到,他尚且文人装扮,眼见自己经营多日心血险些毁于一旦,愤恨骂道:“东吴小儿,竟偷袭我军!”

他摸上自己手臂上的弓弩,眼神冷静,在这一刻,他不再是吟风弄月的文人,而是决定战场命运的将领。

周瑜见曹植到来,心生一计,决定擒贼先擒王。

他以为曹植不过一书生,不足为患,却未料到这曹植…竟会武艺!

就在周瑜冲向曹植的瞬间,曹植手臂的弓弩突然连发两箭,箭矢疾如风,直中周瑜的肩头与手臂。周瑜身形一晃,虽未倒下,但手中长枪却因剧痛而掉落在地,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周瑜心中惊愕远大于身体痛楚,随即被荆州守兵士兵们团团围住。他的银甲在火光中熠熠生辉,但此刻却显得有些凄凉。

曹植见状,高声喊道:“公瑾,何不降我?你我皆是英雄,何必自相残杀?”

周瑜冷笑,笑声在江风中显得格外悲壮:“曹植,你虽有文才,却不知我周瑜之志。今日便是战死,也绝不屈膝投降!”

此时,周瑜亲兵见主将受伤,纷纷奋不顾身冲上前来,眼神中充满了决绝,誓要将周瑜救出重围。这些士兵,如同飞蛾扑火,明知是死路一条,却仍旧勇往直前。

荆州大营的士兵们纷纷出动,他们如同潮水般涌向周瑜的奇袭军。

周瑜的士兵虽然勇猛,但人数上的劣势让他们陷入了苦战。

几乎每一名东吴士兵都对战数名荆州守军,每一次挥剑,每一次挡箭,都犹如螳臂当车。

曹植站在高处,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生出感慨。他再次高声喊道:“公瑾,你若降我,我必以礼相待,不伤你性命。连你手下兵丁也悉数优待!”

周瑜却只是大笑,他的笑声中带着苍凉:“黄口小儿怎配我效力?瑜生为东吴战,死亦为东吴魂。今日便是死,也要死得其所!”

战斗愈发惨烈,东吴的士兵们一个个倒下,但他们的眼中没有恐惧,只有坚定。

周瑜本人也身受多处创伤,但他仍捡起长枪,奋力挥舞,誓要血战到底。身上银甲已被鲜血染红,但身姿依旧挺拔。

他环顾四周,目眦欲裂,一名东吴士兵在被数名荆州守军包围时,依然挥舞着手中的剑,他的脸上带着坚毅的表情,即使身受重伤,也不愿放弃,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剑仍然指向敌人。另一名士兵在箭雨中倒下,他的手中还紧握着盾牌,盾牌依然保护着身后的战友。

周瑜不禁狂笑:“好!好我东吴儿郎,誓死不屈!”

曹植立于船首,面庞在火光映照下显得分外刚毅。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在江面上传开:“荆州将士们,住手,放他们归去。”

曹休一旁急切地进言:“公子!不可施妇人之仁,周瑜若返,必成心腹大患!”其言中满是焦灼。

侧近之兵士亦言:“公子,彼等夜袭之时,何曾手软?”

曹植摇了摇头:“不,文烈,征战非所求,乃求和平之道也。让周瑜回去,告诉那孙权,我荆州的大门一直为东吴打开,只要他们愿意投降,绝不会穷途末路。这是我的誓言。”

“征战,非所求乎?”周瑜闻曹植之言,眼中掠过复杂之色。他知曹植之言出于至诚,但心中却充满不甘。他看着身边倒下的士兵,他们的脸上还带着战斗的痕迹,眼中还闪着对胜利的渴望。

“曹植,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主公必会攻破荆州,今日,就让我用自己的血为主公祭旗!”周瑜的声音在江风中显得格外悲壮。

说着,周瑜夺过一名士兵手中长剑,剑锋在月光下闪过一道寒光。他的目光坚定,没有丝毫犹豫,剑锋划过自己的脖颈,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江水。

曹植看着这一幕,他的心中充满了悲痛,双目含泪。

“你,你这是何苦……”

周瑜的身体强撑着想要站立而亡,最终倒下,他的眼中带着释然,声音微弱却坚定:“告诉主公,我周瑜……尽力了……”

周围的士兵们默默地看着这一幕,周瑜的亲兵们顿时悲从心来,血与泪交织,他们知道主将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们争取了最后的尊严。

所有东吴将士,竟无一人投降,要么战死方休,要么被生擒。

*

战事已罢,周瑜的悲壮自尽,令荆州兵士亦为之动容。曹仁立于曹植之侧,远眺江面舟舸与遗落之兵刃,目中掠过一抹厉色。

“公子,此役我军虽胜,东吴之患犹存。”曹仁声低而决,透着不容置疑之意,“依仁之见,宜颁告示,令天下皆知周瑜之末路,以慑东吴,扬我荆州水师之威。”

曹植默然片时,目光投向周瑜遗体,眼中泛起哀色。

曹仁之言太过鲁莽,此举只会激起东吴人之反抗。周瑜于东吴声望显赫,若其死讯传开,必掀巨澜。

“子孝将军,此策不可取。”曹植声平而坚,“若行此道,反激东吴人之斗志,使其更团结。周瑜虽为敌,亦是可敬之英豪。不可使之成我等夸耀之资。”

曹植侧首,向近侍下令:“周瑜遗体须妥善收殓,礼葬之。至于其麾下东吴兵士,皆监禁之,善待之,不得有失。”

侍从领命而退,曹植目光再落江面,心中无半分胜喜。

曹仁见曹植决断,虽心有微词,却也知曹植思虑深远。

荆州城中官吏迅即得曹植令,对周瑜死讯守口如瓶,对外秘而不宣。荆州城内外,一切复归宁静,若此战未有。

曹植伫立江畔,心潮难平。

此时家中仆从匆匆跑来,面色苍白:“公子,夫人…因荆州突袭受惊,动了胎气!”

曹植的脸色骤变,他立即转身,快步向州府赶去。他的心如刀绞,担忧之情溢于言表。到达府中,只见府医和几位荆州当地的名医郎中围坐在崔扶楹的床前,面色凝重。

崔扶楹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如纸,额头上布满冷汗,她的双手紧紧抓着被褥,显然是在忍受着极大的痛苦。曹植快步走到床前,握住她的手,轻声安慰:“扶楹,别怕,我在这里。”

府医和郎中们轮番诊断,但最终都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们低声讨论着,语气中充满了遗憾:“公子,夫人的情况危急,孩子……恐怕是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