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回门进蔡府
- 三国:开局捡到曹魏江山
- 小眼不聚光
- 2566字
- 2024-10-07 08:00:48
马车在蜿蜒的道路上缓缓前行,车轱辘声与马蹄声交织。
曹植与蔡解忧并肩而坐,两人的对话虽时断时续,却无半分尴尬。蔡解忧感到这样的氛围格外轻松,无需刻意逢迎,曹植的随和让她觉得自在。
曹植凝视着窗外的风景,偶尔收回目光,投向蔡解忧:“如此甚好,你我虽接触不多,但仍愿你在府中过得快乐。”
蔡解忧感受到曹植话中的真挚,她投以笑容,以示感激。
君子之交淡如水,两个无心之人,便是硬凑为正缘,也会各得其所。
马车终于抵达蔡府,蔡府门口早已挂起了喜庆的灯笼,彩绸飘扬。蔡瑁身披深蓝长袍,头戴玉冠,面带笑容,正翘首以盼。他的目光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终于落在了缓缓停下的马车上。
曹植率先步下马车,转身伸出手,蔡解忧轻轻搭上他的手,优雅地步下车辇。蔡瑁见状,快步上前,满脸喜色:“子建、解忧,你们终于回来了。”
“兄长,让您久等了。”曹植恭敬施礼。
蔡解忧则像只归巢的燕子,亲昵地挽住蔡瑁的手臂,柔声道:“哥哥,我们回来了。”
蔡瑁宠溺地看着妹妹,眼中满是温情:“回来就好,今晚我们一家人好好聚聚。”他见蔡解忧衣着华贵容光焕发,显然这几日过得不错,心中更是满意几分。
在进入宴席之前,曹植有话要和蔡瑁单独说。
两人来到书房,曹植提起了那件嫁衣:“兄长,解忧的嫁衣非常精美,听解忧说是江尚和其夫人所制。我想让江尚携夫人也来参席,共商这绣技之事。”
蔡瑁点头表示赞同:“此议甚好,我即刻命人去请。”说罢便吩咐侍从前去。
曹植见他书案上铺展着一卷卷借贷文书。蔡瑁见状,干脆拿过几卷递给曹植:“子建,借贷一事已推行数月,各商户运转良好,资金流通亦显活络。”、
蔡瑁声音沉稳,透着一丝自豪。
曹植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赏之意:“兄长办事甚为妥当,子建一切都托付了。”
他从衣袖中抽出一卷布绢,递给了蔡瑁。蔡瑁接过,缓缓展开,浏览起里面的内容。
“这是先前我拟定的关于借贷的政令。”
蔡瑁的目光在文书上迅速扫过,微微颔首:“子建谬赞,愚兄不可及你。此法若能实施,必能为我襄阳带来新的繁荣。”
“襄阳城各级衙署将从州府获得拨款,即‘公廨本钱’。”曹植走近蔡瑁,指着文书上的条文,继续解释,“这些钱将借给商贾,收取利息,是为‘捉钱’。”
蔡瑁的眼中闪过笑意:“捉钱之称,颇为贴切。然其利率如何定夺?”
“捉钱利率将由荆州统一厘定。”曹植对答如流,“所得利息,将用于维系衙署运作。”
蔡瑁点头,目中透露出赞许:“如此一来,衙署便无需为财费所苦,更能尽心为民。”
曹植继续说道:“我等将设立捉钱司,每司设九名捉钱令史,负责这一工作。”
蔡瑁沉吟片刻,复问:“这捉钱司之设,甚为关键。明日我便着手安排。若你允可,可遣精干之人至襄阳,统领捉钱司。”
“此事需周密布置,捉钱令史之职,干系重大,一发牵全身。”曹植目光深邃。
蔡瑁点点头,又问曹植:“那江氏布庄,子建又有何打算?原本我对江氏布庄并不看好,如今却觉得江尚此人,与蚕桑织造颇有研究。”
曹植微微一笑,他知道蔡瑁对布庄的关心:“布庄是我荆州的重要产业,也是我日后打算作为繁荣海上商贸的重点行当。目前选择江氏作为襄阳第一家,便是观察到江尚此人性格醇厚可靠。未曾想他还有如此才能?”
“正是!”蔡瑁将自己对江尚的观察大概说了一些,曹植不住点头。
“兄长可曾听说过蜀地的绣娘?”曹植突然问道。
蔡瑁微微一愣,随即点头:“略有耳闻,蜀地绣娘技艺不俗,我自家中也有不少蜀地锦缎,图案精美,色彩艳丽。”
曹植转身,目光如炬:“兄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蜀地锦绣华美,可不仅仅是绣娘的问题。蜀地的蚕丝,得天独厚,这才是蜀锦名扬天下的原因。”
蔡瑁的眉头微微皱起,显得有些不解:“得天独厚?”
曹植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支笔,在一张白纸上画了起来:“蜀地气候湿润,桑叶肥美,因此那里的蚕吐丝格外细长,光泽也更佳。用这样的丝织成的锦缎,自然非同一般。如果我们能在荆州引进蜀地的桑蚕技术,再结合江尚的工艺,想必能让我们荆州的纺织业更上一层楼。”
蔡瑁眼中兴奋之色难以掩饰:“子建高瞻远瞩,此策必能助我荆州布庄声名大噪。”
“兄长可知益州之变?”曹植问道,蔡家消息灵通,蔡瑁不可能不知。
“自然。没想到不过几日光景,刘备便将益州收入囊中。”蔡瑁眼神微眯,嘴角弧度似有不屑,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曹植不会无缘无故提起来,忙问:“可是会对荆州不利?”
“暂时不会。”曹植目光坚定,他站在书桌前,伸手将那些借贷案宗归纳好。“益州之变倒是无妨,不过换个主人,可怕的是他们休养生息,也开始寻找活钱的法子。”曹植缓缓说道。
蔡瑁眉头紧锁,显得有些忧虑:“刘备会与我们一样,从经济上着手?”
“他若不傻,必会如此、”曹植点了点头:“所以,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
曹植的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他走到书架旁,目光快速扫过,取下一本古籍,翻到其中一卷,递给蔡瑁:“昔日,管仲不费一兵一卒,就掏空了楚国的家底。”
蔡瑁接过书,目光落在那一页上,读道:“管仲利诱楚人不事生产,再以经济封锁,使楚人尝到不事生产的恶果。”
曹植拿回书,“正是,管仲通过高价收购楚国的特产,使楚人放弃耕作,转而生产特产。然后,他再封锁边境,切断贸易,导致楚国经济崩溃。”
蔡瑁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子建是想如法炮制?”
“不错。”曹植走到书桌前,指着蔡瑁书桌侧方的一张地图上的蜀地,说道:“蜀地有特产蚕,我们可以用高价收蚕丝,目的是掏空他们凑军费的东西,而壮大自己。”
蔡瑁沉思片刻,然后说:“如此一来,蜀地必会得到不少银钱,但……”
曹植打断他:“但随着我们的招贤令之类的颁布,最优秀的绣娘和最好的蚕丝,最好的养蚕人都会供给荆州。待荆州能够让江尚自营生产,蜀地就没了特产,又如何再获得银钱呢?”
蔡瑁的脸上泛出喜意,“这招釜底抽薪…只怕待益州官僚回味起来,才能意识到子建的用意。”
“高价收购蚕种,蚕工和绣娘,一时间蜀地必会得到不少银钱。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经济基础将会被我们逐渐侵蚀。”
两人的讨论愈发深入。蔡瑁的目光在曹植身上打量了一番,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重新评估的意味。
“子建,不瞒你说,我原以为你只是文治出众,是我目光短浅。”蔡瑁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敬意,“我明白怎么做了。您的计划,定会全力配合。”
“兄长,凡事眼光要放长远。江氏布庄的事,不要嫌弃江尚钝愚,此人,只要有赤诚,兼之他夫妇的好手艺就足够。他二人的手艺,加上我们的策略,日后这魏锦,必是荆州的支柱产业。”曹植一指点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