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山。
朱瞻壑每天早起,迎着阳光开始晨练,先是体能训练,之后是张通传授的内家拳的练法,之后是剑术的训练。
张通的剑法来自武当山,乃是双手剑法,比斗之中时常会在双手、单手之剑转换。
这个剑法会练到腰力和下盘,日后转成枪法,也很方便。
不过,就像是张通说的一样。
杀人最好的办法是用火铳。
这句和朱瞻壑前世在电影里听到的类似的话,也瞬间点醒了他。
自己练武的目的又不是好勇斗狠,也不是率军冲锋,而是在之后锡兰山国的大战中存活下来,战胜敌人,全身而退。
就像是张通说的那样————
找到适合自己的战法。
朱瞻壑几乎没有花多少时间,就找到了那个战法。
火炮。
在这个时代的战场上,自己不冲锋,不披甲,不入阵,而是指挥炮兵。
在这个前提下,需要的是一副好身体,是对危险的本能感知,是面不改色的胆气,而这些张通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他。
结束早晨的锻炼,已经到了早膳时间。
按照三宝垄的规矩,会有一个临时搭建出来的食堂,雇佣的伙夫会为三宝垄的雇员们准备每天的食物。
爪哇物产丰富,每日的三餐都很丰盛。
不仅仅是汉人工匠、小兵觉得,就连军官、太监也觉得丰盛,唯一会觉得这些食物寒酸的,只有施梦生那样的巨富,还有朱瞻壑这种王公。
不过朱瞻壑毕竟不是原装的王世子,而是一个穿越者,还经历过不少,自然也不会嫌弃。
在食堂吃完早饭之后,他会和孟磐交流兵工厂的生产问题。
经过这段时间的工程,朱瞻壑已经制造出了可以稳定生产将军炮、各色炮弹、以及各种火药的流水线。
孟磐才是三宝垄火药厂的总监。
之所以整个三宝垄都听从朱瞻壑的指挥,那是因为孟磐听从他的命令。
孟磐给出了一个不错的数字。
三宝垄兵工厂的生产已经进入了正轨。
不过他还是报告了一个坏消息:“世子想要的那种细长铳管,无法用水力镗床稳定转出来,工匠们建议还是用手钻出来。”
朱瞻壑:“需要多长时间?”
“每个枪管需要三人耗费十天的时间。”孟磐给出了答案。
他们说的铳管,其实后世的滑膛枪的枪管,水力镗床的精度用来钻炮筒足够了,最多稍微精修一下。
但用来钻枪管,则完全不行。
“我们马上要去满剌加官厂。”朱瞻壑放弃了火铳:“没有时间改进了,火铳的改进就算了。”
在兵工厂的事情之后,朱瞻壑去见了侯显,询问三宝垄的建设情况。
因为有火山的存在,朱瞻壑建造了水泥厂,又调查当地的地质,搭建了专门的烧砖厂,有了水泥和砖头,建筑的速度大幅提高。
侯显指挥太监,雇佣了大量的汉人,在三宝垄热火朝天的建造。
永乐朝多工程,内官监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这个大工程。
太监在工程建设上都是好手。
侯显也在朱瞻壑的设计图,以及先进的土木作业技术下,开始了对三宝垄大修大建,力求将三宝垄建造成南洋汉人的工业中心。
不过,有一件事侯显不明白。
“水泥这种东西,您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朱瞻壑想了想,说道:“改信天方法的大食人多次攻打东罗马,在攻陷东罗马的历史名城之后,建立了智慧宫,得到了大量古罗马的技术。”
“古罗马有些城市靠近火山,他们从火山之中研制出了水泥。”
“又在凯撒时代,完成了烧砖的技术改进。”
“他们使用砖头和水泥建造了大量宏伟的建筑。”
“这些失落的技术被天方智慧宫保存着,直到蒙古人征服了巴格达,他们将知道这些的色目人学者带到了中原。”
“我也是从北平波斯文的书籍中知道水泥的存在。”
“现在不过是重现制造工艺,并稍微做了一点改进而已。”
朱瞻壑两根手指微微合拢,以示自己只是做了点微小的工作。
侯显感慨:“这天下可真是广阔,竟然还有这些因缘。”
朱瞻壑没有多做解释,而是有条不紊地进行接下来的工作。
接受当地头目的汇报,知道南洋贸易公司的建立情况,以及在二月将会在旧港开始第一次招股,公司的构建。
短暂的午休之后,朱瞻壑又要去往海边,哈只带着大约三千人,正在平坦的沙滩上训练将军炮的使用。
士兵并没有真的发射,而是对着朱瞻壑编写的《炮兵操典》操作手边的火炮。
先熟悉战术动作,之后会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实弹演习。
哈只也给了不好的消息:“海上发射和陆地发射完全不一样,这些兵崽子怕是无法做到切换。”
朱瞻壑:“你们是这个时代素质最好的军团,也无法做到同时在海上、地上顺利发射火炮。”
“确实做不到。”哈只摊手。
现在的海船还没有陀螺仪,即使宝船也会随着海浪颠簸,炮口会不断上下移动。
地上和海上。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作战环境。
哈只宽慰道:“不过公子也不必担心,海战的话大不了抵近射击,反正我们都是要打接舷战的。”
朱瞻壑想了想:“这样的话,一个回合就可以将敌人的战船打沉吧?”
“那你要再开十个口子。”哈只闭着眼都可以给出海战的改进方法,他又补充一句:“我是说船的一侧要多开十个炮窗。”
总之,虽然无法达成碾压般的优势,但是大明海上军事力量还是增强了不少。
朱瞻壑和哈只,带着其他官员、火长、军官进行了例行的训练,还有制定出合适的炮兵的操作,以及确定炮兵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
最后,便是在军中的学堂授课。
根据士兵、军官的文化不同,也分成了不同的班级,有的学习文字和数学,有的则学习计算抛物线。
三宝垄的官兵将两个学堂戏称为小学堂和大学堂。
朱瞻壑为了提高战事效率,也对文字书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大量使用简体字,随行的礼部官员则称为“俗字”。
从左到右横着书写,使用了标点符号,而且还是白话文。
此外,还使用硬笔书写。
军中使用硬笔倒也不少见,不少西北的军官都会用一种将竹子削尖,作为笔舌,笔舌正中都有一条缝隙,呈双瓣合尖状的笔。
不少当地的汉人小孩,也会偷偷爬在窗户边偷听,蹲在地上拿着树枝,也跟着学些汉字、算术。
小学堂的老师和学生也不会管,只有实在被闹腾到了,才会将他们驱逐。
完成这些,太阳也落山了。
朱瞻壑简单的吃完晚饭,就骑着马去了观星台,在那里进行天文观测,还会汇总白天测绘团队的数据,在那里绘制地图,整理航海需要的数据。
今天稍微出了点意外。
朱瞻壑又见到了郑和。
“好久不见了,义父!”朱瞻壑笑着打招呼:“最近过得怎样?”
郑和指挥着火长、学者、官员、太监将他们在其他岛屿、国家测量、观测的数据搬进库房,见到朱瞻壑立刻绷起脸:“不要叫我义父!”
“好的,郑叔。”
“你太过闹腾了。”郑和呼出一口浊气,道:“还有你的这些铸炮、镗床、水泥的技术,应该好好藏着,不该在这里露出来,想要实验,也该等回到大明。”
朱瞻壑道:“郑叔是担心技术外泄?放心,我已经让来爪哇的大使顺便将这些技术的资料带回了大明。”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尔后补充道:“还有我写给皇帝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