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屁民诞生了
山对于吃喝不愁之人来说是乐园之地,但对于90年代背景下的人来说是一代又一代人都很难走出的大山。
93年一个普通再普通的腊月初三,一户山坳中低矮的土房孕妇快要生了,院落人家急急忙忙的找人抬着一个孕妇从山上赶着去镇上步行四五公里的卫生院。一小时后小谭诞生于镇上的卫生院。因为孕妇体型将近一米七,身材在当地来说算高大的。所以小谭出身之时约一斤多有余,纯纯的大胖小子,然而成长之时营养有限,也就在一两岁前长的胖呼呼的,后面大部分时候都是瘦瘦的状态。
没过几天孕妇就被抬回家中,小谭算是谭爸第一位出生的长子。而谭爸又是家中兄弟中排行老幺。小谭出生时早已分家,在当地,分家之后,自身需自立更生。自己想办法养活一家人。所以谭爸哪怕在长子出生时也只是短短在家待过一小段时日,而不得不远赴上海去打工。
所以,哪怕小谭开始记事之时,对于父亲来说见的面也不算太多,所以从小往往对于父亲的印象都是陌生而又有距离感。也许所有父亲大多数状态下,都是如此的形象。
95年小满节气,家中二子出生。还好因为这两年多的努力,土房已经推倒重建为一楼砖瓦房。而且由于是二子,那没有像小谭那样隆重,就在家找接生婆接生。然而因为孕期营养不是特别充足。所以谭小二从小的身型一直都是又瘦又矮。
至此一家子正式到齐。
半山腰处村落,前后大概十来户,地名以学堂湾命名,小谭的爷爷的爷爷名为谭学堂,之前以教书为生,不知是否算当地有文化之人,所以地名与人名有一定关系。
小谭印象之中,村子有池塘,水井,小路,还有数不清的农田,山上最多植被就是各种橘子树。零散之地充斥着些许果树,后屋被大量石壁围绕,整个村子的生活圈就是如此。
村民都是遵循着传统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但九零年代初,广大新青年农民开始流行去广东或者上海打工。如果小夫妻有了子女,,那妻子大多数在家养育小孩,帮衬二老。如果家中二老身体健康。那二老还会帮忙带小孩。小夫妻则双双出去打工。
村中的池塘则是村民们的集会中心,妇女们通常在池塘口,洗菜,洗衣服,拉着张家长李家短,最热闹莫过于谁家年轻人打工回来了,因为他们通常带着外面新世界的一些新的信息和新鲜玩意。
谁家有了黑白电视那必定傍晚十分,忙碌一天的村民吃完晚饭,会自动集合,目不转睛的看着往往只有两个频道的电视节目,有的时候甚至感觉广告都是很好看的。
所以那个时候年轻人争气莫过于家中换了砖瓦房,家中配有黑白电视。
小谭的父亲有两个哥哥,还有一个已经远嫁上海的姐姐。两位哥哥也早已结婚,各自养育着一个女孩子。所以小谭的童年F4伙伴就是上有两个堂姐姐,下有一个亲弟弟。当所有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时,那四个小孩子就靠着身板依然康健的爷爷奶奶养育着一点点慢慢长大。因为四个小孩子彼此年龄间差不是很大,所以关系几乎和亲兄弟姐妹一般。所以小谭的童年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幸福快乐中。
第二章屁民入学记
在小谭开始有特别明确和深刻的记忆之时,就是他踏入学前班,唯一可能印象特别深刻就是学前班很多小朋友毕业之时,焦急的等待老师给表现好的小伙伴配发小红花,那个时候所谓的虚荣心已经开始有了,但随着年龄慢慢变大,才知道小红花几乎人手一朵,但那个时候真的很开心,感觉自己特别优秀。
开办学前班的学校离小谭家大概一两公里,从山路一下来,过一条小溪,走几十米土路就到了,这个学校只开办小学班附带学前班。它承载着附近3-5公里范围的所有适龄儿童教育的责任。哪怕这一批小朋友的父母也是曾在此入学。最高峰时期学生几乎过千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也是不断在慢慢变的越来越好,也在不断的扩建。
小谭升入小学部后,年龄在同伴同学当中算略小一点的,因为体格稍大,所以哪怕年龄小些,几乎也看不出来。小谭学习期间表现一直还算可以,主要的科目语文和数学一直都处于良好状态。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是很严格的。记忆最深刻莫过于临近中午放学回家吃午饭,上午最后的一节课,刚好是数学课,老师要求什么时候背完,什么时候回家吃饭!
哇!那个年龄对于小谭及同龄人来说,吃饭估计比上学重要,吃饭对于在长身体的学生来说,一到饭点,饥饿感应该属于特别强烈的阶段。所以大家都卯足了劲拼命背,当然也不可能真不让回家吃饭,也就最多拖半小时左右。当然后面是否全员背诵完毕就不得而知了,对于小谭来说,他属于快速背完的那一批人之中。
小谭的大堂姐和小谭有五岁之差的差距。当小谭一年级时,他大堂姐已经六年级了。而且成绩优异,外形也比较出色。每次学校主持学生表演,那主持人一直都是他大堂姐。也许对于小谭来说就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小谭尚小小只时,每次放完学,都会在高年级教室门口等着大堂姐放学,但当时环境小学升初中需要考试。所以学业的节奏算是比较紧凑,往往要到天黑,而低年级放学都很早。所以小谭每次都乖乖的等着姐姐。有的时候甚至会等到睡着。
当大堂姐成功考入镇上最好的初中部后,小谭也已经可以成功的独自一人回家了,而且尚略小的谭小二也仅仅低于小谭一个年级。所以小学期间,上学放学的二人组就一直很稳定了。
然而当二三年级左右时,小谭的右手在外婆家门口玩耍时,无意绊到他二舅的二郎腿,从门口摔到土公路上时,意外的脱臼了。在这次之前,学前班也有同样的一次情况,但对于小谭来说,已经不太记得了。但这一次印象特别深刻。小谭的妈妈刚好在老家,她急急忙忙把他带到镇上的一个专业治疗脱臼的卫生所,去关节复位。但是否真专业就不得而知了。这次恢复后,小谭的胳膊肘就有一点点非正常弯曲,对于童年幸福的影响开始注入一些痛苦。
因为受伤对于学业的影响就开始到来了。当时教育的背景都是在于书本上,老师一节课一节课的安排之下。大家学习的进度都是统一性的。如果学业跟不上,则会留级。但当时对于小谭来说,留级几乎是很丢脸的,而且危险。因为当时大环境也是如此认定,一次留级便终身开始被打上老油条的标签,甚至是坏学生,很少见有留级生后期成绩逆袭的现象。因为如果个人的意志还未成熟,那身边同学,老师和家庭就极容易潜移默化的认为你不行。那自我否定就极容易形成。
当时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发生了,当时手受伤原因落下的课程在数学上出现了很明确的情况。
数学期末考试成绩是59分,但语文考试却是95分。语文只是在作文部分扣了少许分数。对于数学来说低于60分那就是不及格的,这种属于差生,需要办理留级。但对于语文老师来说那就是特优生,而且当时语文老师的班主任正在转交给数学老师。
当时两位老师为小谭起了争执。但最后在语文老师强硬的坚持下,小谭没有留级,但数学老师,就放话,如果下学期成绩还是不及格或者特别差,那必须留级。很有意思的是,小谭后面就没那么偏科了,但当然也不敢考太低的分数,后期几乎两门主课,不是八十几就是九十几,所以留级危机就自然解除了。
但手与常人的区别,在学校当中就开始有一些影响。比如,当上课走神时,就被数学老师点名批评,说小谭人拐手也拐,也许是对之前唯一一次没有及格的不好印象,造成言语上的攻击。所以小谭外号“拐子”就开始在同学间传开了。
小谭也因为手与常人的区别对于运动就开始抗拒,觉得手受伤了,那上体育课的俯卧撑训练就会变得特别痛苦的,一直内心自我否定自己做不了俯卧撑,甚至会主动和老师说自己手受过伤。
但其实外号对于小谭的影响也是有限,因为成绩一直属于中上水平,那当时小镇上其他家长或者认识的人,都会自动把小谭划分到好学生那一类。那带有攻击性或者自我设定为坏学生这类同学,才会偶尔利用外号去攻击好学生,或者他们认为好欺负的这类同学。
第三章屁民是如何从好学生转成“坏学生的”
小学学业除了之前的,那一小波折以外,小谭靠着稳定的优异成绩和他大堂姐一样考上了镇上最好的初中部。当时这所学校包含着初中部和高中部,那如果学习状况保持稳定,那几乎就可以很顺畅的接轨大学。哪怕最不济也是大专,当然初中升高中也是一个坎。同样需要激烈的竞争。
然而小谭卡死在了第一步。
十一二岁之时,当大部分男生身体进入了青春期,那最大的变化那就是好斗,当时那个学校管理着将近五六千号学生,而且初中部和高中部的学生年龄的差距和体能上的差距都是巨大化的。那每个年级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所谓的坏学生,当小谭踏入这所巨大的学校时,没多久就被上了一课。
小谭本班的一个同学,因为争乒乓球桌与初中部校霸发生肢体冲突,几十人围殴一人,那场面也是无比震撼。还好当时场景发生在教学楼前,很快被制止了,甚至那个时候教学楼还有固定的安保部门。
学校巨大的跑道操场,每每聚集五六千号人做早操之后,校长或某教导主任训话,话题都是围绕着某班同学,从住宿楼半夜翻围墙跑出去上网等话题。但该死的青春期关注点往往就是这些。对于男生来说,越是约束,越是尝试。越是会想尝试去突破和破坏规则,那就是无比的酷,或者就是有个性的。其实他们充满活力,只是方向性发生了根本性的错误。如果精力引导正确,可能在某方面终将有所成就。但当时很可惜,大部分普通人的学习节奏都要保持一个节奏。其实你想如果一个班级五六十号人,学习进度要都及格或者优秀。那对于老师来说,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当然小谭只能关注到初中部的琐事。高中部分的特别开,交集可能不是特别多。
这个学校吸纳的学生几乎最远都是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那差距就会特别的大,而且也造成了大数量的学生住宿。所以从宿舍楼跳楼翻墙去上网等事件经常发生。小谭也有所尝试,宿舍跳楼,小谭是不敢,那钻小水道,从厕所角落稍矮的地方翻出去,难度系数不是特别高的。小谭都有所尝试。其实小谭骨子依然是好学生设定,但环境依然会有影响。
或许那种环境你就要把自己伪装成坏学生的样子才不会被人欺负,你若不敢尝试,那你就是弱者,弱者就要被欺负,所以大部分男生就会开始伪装自己,抽烟,翻围墙,认识几个坏学生。
小谭一年所见确实算是开了眼界。那学业上自然就不温不火。
所以小谭在谭小二没有考上这个巨大的镇上中学时,由于因为不想做寒假作业,就向外地的父母撒谎说,学业跟不上,自己主动要降级,和弟弟转去离家近的,小一点的只有初中部的一所中学。
这所学校由于稍微小些,学生主体群体比较之前的大学校,学员没有那么复杂,但依然会有一些类似的问题。小谭能稳定下来学习的心也好了不少。
但好景不长,由于父母长期远在外地,小谭和谭小二成为自主性留守儿童,又正值青春期。小谭无处释放的精力就转移到好奇外面的世界,那时青春偶像剧正火,当小谭从电视里知道外面城市还有多种多样高水平的生活方式,那对于最多只出过省会的小谭来说,具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于是开始憧憬外面的世界,再加上有很多所谓的坏学生也是被家里或者自我放弃,认定读书成绩差,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心思慢慢就不在学习上了。
谭小二学习节奏虽然不温不火,但可能思维相比较没有那么早的早熟,精力也通过对于篮球的热爱,一点一点释放掉了。
中间发生了一件对于小谭人生转折的大事。那就是照顾自己多年的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小谭与父母的在电话中的争吵也是越来越多。
小谭心里也一直有个坎。那就是自从自己的手与常人之间的有了区别后,就一直想通过动手术的方式来恢复正常。
然而小谭的父母有说过等成年以后,骨骼发育完整,就可以动手术恢复正常。但对于一点一点慢慢早熟的小谭来说,这也许就是一种借口。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来支付整个家庭的开销。其实小谭家也是早就从之前的半山腰搬到交通更方便的马路边,村子也在一点点发生变化,泥泞的土路也一点点变成了水泥路。那对于小谭父母来说,新家的搬迁和两个儿子的学杂费和生活费。资金压力的影响。时常用抱怨的方式在电话中传输,告诫两位儿子好好读书,说他们在外面如何如何辛苦。然而对于外面城市美好想象的小谭来说,无异于又是另外一种借口。于是小谭就一而三再而三的对父母说,不想读了,自己出去赚钱养活自己。来给他们减轻压力,让他们把全部精力和资金放到弟弟身上。
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中,父母妥协了,小谭顺利放弃那完全学不进去的学业,开启了打工之旅。也是完成走出大山的第一步!
后语,其实放弃学业后随着小谭的年龄的增大,也在外面城市不断吃下的苦头后,小谭后面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弥补初中及高中未完成的学业和欠下的债。那后面学习的状态就完全变成主动了,而非像之前那样的抗拒。回想当时就是爱的缺失,而精力又无处正确释放,而对于父母长久以来的不信任造成的我行我素。而去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
前面文字对于二堂姐及爷爷奶奶还有很多和蔼可亲的其他亲人们的文字片段极少。但从小生活在一起的温馨片段后面也成为小谭在外部生活状态极差之时可以回味的美好回忆!小谭在对于父母的恨意在他终于赚到他认为可以去支付手术费用的钱后,被医生的一句话,解开了心中多年以来的结。
第四章屁民入市篇
2008年秋,不出山不知那些出山之人的苦。
小的时候父母回来或离开都是通过大巴的方式,回来是开心的,离开是难过的,来来回回交接给爷爷奶奶,那等小谭长到半大个时,15岁小谭坐上了离开家乡的大巴,离开了家乡,从重庆万州的山脉兜兜转转到湖北武夷山的山脉,在开往平原…你经历过一次几乎就不会想要经历过第二次,国道边就是陡峭的悬崖,到了晚上山上的水汽一起来,模糊了巴士玻璃的视线,两班倒的司机摇摇晃晃的开着大巴,每到险处,几乎都有指示牌,某某年,此处发生车祸,死亡多少人!可想而知,有多少离开追梦之人,魂断此地,他也许是像小谭一样的半大个,也许是被父母带出去见市面的小孩子,也许是为人父母等等。当然小谭并不总是如此悲观。但共情的能力一直很强大。从小因为乖,挨过的打屈指可数,但从电影电视剧里面感受到情绪的变化总是很明显的那一个。
出来的第一个城市是温州,早期父母由于小谭姑姑嫁在上海的原因,有帮衬小谭的父亲安排工作。后面由于上海工作的变动,小谭父亲便当时去投奔其在温州自己摆小摊的大哥,了解到当时温州好赚钱,所以当时在温州。
小谭父亲一直习惯性进厂,于是当时在那边厂子里打工。当小谭来到小谭父母上班的生活圈时,他才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大家生活在温州郊区的厂区,厂区旁边的农村就成为打工人的聚集地了。很多一家人挤在一个房间里面,去上厕所还要去很脏的公共厕所,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而且不用做作业,也不用做留守儿童。可以单独享受父母的爱。让小谭可以去忽视眼前的一些现实很烦恼的东西。
而且越接近父母的圈子,就越慢慢开始了解父母,他们只是普通芸芸大众中的一员,没有学历,没有技术竞争力。他们勇敢踏实并每天努力的活着。只是难得会抬头思考去看看天空。这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或许他们也想过,但上有老下有小,不努力做一些自己可以伸手碰的到的工作,那做些什么呢?
小谭出来后,由于年龄太小,找工作难度特别难。很多正规地方连普工都不敢收,但小谭有自己的优势就是个子还可以,当时身高是一米七七左右,就是太廋,体重不到一百斤。然后兜兜转转找到一个小的加工厂,成为染料纺烘干机的一个助手,负责收料,还有把湿布从染料房里推出来,两班倒。
每天重复如此,几乎不用动脑,只需要保持机器包括自己的一环不要影响整个流水线的运行就OK了。
中间主机手看小谭瘦弱,便欺负小谭说他俩一起推湿染料时,小谭占他便宜。说小谭几乎没有发力。当小谭一个人拼尽全力把染料从里面推出来之后,主机手便不说话了。后面也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了。
当上夜班时,中间可以躺在未被染过白布里面时,小谭仰望星空,不断反思,当初离开大山就是要过这样的生活吗?小谭肯定是不想的,当时间来到两月后,小谭便受不了两班倒的生活了。特别是身体的劳累。于是小谭和父母协商辞职。小谭的父母其实一直都非常爱小谭的,只是之前因为距离的关系,产生的疏离摩擦造成很多的误会。
小谭的父母让小谭自己安排自己的第一份工资,两个多月将近三千多左右,小谭其实心里早有计划,那就是去学电脑,因为在小谭心中,学完电脑可以坐办公室,可以做文职。可以不用下苦力。不用这么辛苦,工作环境也不会很脏。
但其实现实来说,去进入文职工作,学历是第一位,但小谭当时没想那么多,把所有工资交了学费以后,就开启了学习状态。之前是被动学习,现在开始主动学习,当时三千多的电脑课程可以学习什么,首先是文职类运用world,excel,然后是photoshop,最后是CAD,看起来是不是很不错,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当小谭仅仅开始学会五笔打字时,还在啃最基础的办公自动化world等基础操作时,谭爸由于当时工作的劳累,虽然工资相对来说可以,但身体的消耗是巨大的,于是和谭妈决定去上海投奔另外一个进厂的亲戚。
于是没多久他们离开了温州,小谭的学习计划夭折,温州当时郊区充斥着大量外来打工群体,由于那边皮革厂很多,所以空气里面老是会有一股皮革的味道,小河里面都是很脏的污水。治安也相对混乱,到处张贴着尸体认领。所以小谭对那个地方的印象也是非常糟糕的。
第五章屁民初入魔都
当小谭一家人来到上海时,小谭才真的有感受到城市的感觉,虽然他们最后在宝山区安顿了下来,宝山区属于上海的郊区,但人口数量和街面干净的程度是之前的地方所不能相比的。
谭爸进入了亲戚所在的一个隶属于香港公司旗下的物流工厂,谭妈随便在附近找了一工厂上班,小谭的工作就成了问题,因为年龄的原因,很难找到工作,上海绝大多数的工厂都是正规的,所以很难擦边去找一份工作。其实小谭心里有自己的方向,那就是成为一名美发设计师,既然电脑方向已经夭折,那台湾偶像剧里爱情魔法师里面的美发设计师,时尚帅气的影子一直被印在小谭脑子里面。然而谭爸谭妈这次却极力的反对,他们脑子里美发行业就是深圳刚开放时,那些乱七八糟的发廊,男男女女都是小太妹,不学好,把头发搞成非主流,。虽然当时环境确实开始流行非主流,但在上海这阵风,确很难形成主流。
上海滩它就是上海滩,东方小巴黎,它始终有着自己独立的逼格和腔调!
最后小谭还是被安排在一个印刷厂小作坊,兜兜转转,随着谭爸打工的工厂搬迁至QP区后,小谭浑浑噩噩的生活即将开始结束。小谭骨子里的倔强就是对于自己喜好的东西,可以保持专注,但讨厌的东西就会抗拒,摆烂。
2010年,小谭已经17岁了,还有一年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进入工厂体系让自己成为一个普工,那就是干体力类型的杂活,要听话,要老实。然而小谭极力抗拒这条路,多次与谭爸的斗争之下。谭爸妥协让他去尝试美发之路。
长时间工作不稳定,让小谭兜里也没几个钱,所以入美发行业的学习押金还是谭爸掏的,两千块吧!
小谭当时身高已经成型将近一米八,但身材依然异常的瘦!当他自己主动走进青浦市区一家巨大的美容美发店时,心虚的他走了后门,始终很难突破自己从大门而入,因为大门充斥着大量员工!店长很客气的接待了小谭,说他身材高很适合做美发行业,适当调教,就是未来的苗子!
然而当时所能接触的美发与脑海里那个高大上,帅气时尚的美发有着不小的差距!虽然是一个行业!但天差地别的差距,使小谭一度怀疑电视剧的夸大性!
后面久了,才摸明白,美发行业是分圈层的,当时小谭所能接触到的只是最基础的那层,就是在这层充斥着各种三教九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