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则有备:新时代安全教育通论(大学生版)
- 程炜主编
- 4198字
- 2024-09-26 13:49:18
二 非传统安全成果斐然
(一)经济安全方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持续稳定的安全环境。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经济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决策部署,抓好经济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目前,我国维护经济安全的主要举措有:保证基本经济制度安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确保能源和重要资源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
(二)金融安全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中国金融综合实力不断提升,金融改革开放蹄疾步稳,普惠绿色金融全面铺开,人民币国际化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正在经历从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的身份转变,日益成为全球金融版图的重要一极。目前,我国维护金融安全的主要举措有:提升金融体系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筑牢国家金融安全体系基石;金融改革开放协同推进,强化国家金融安全体系的“两翼”;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守住国家金融安全体系的底线;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保证监管到位。
(三)文化安全方面
文化安全是国家身份认同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文化安全,核心在价值观、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变质,关键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变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同样,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文化安全以其独有的精神伟力维护着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润物无声地为增强国家安全能力构筑“心”的长城,提供精神力量。目前,我国维护文化安全的主要举措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安全实力,坚持文化斗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积极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四)社会安全方面
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高发态势,创造了更加安定的社会环境。社会治安形势大为好转,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暴恐事件骤减。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三股势力”的活动,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党和政府对此高度警惕,严密防范,坚决打击,暴恐事件大大减少,切实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二是社会冲突下降。虽然近年来,由社会冲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一直是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的突出问题,但是随着新的改革措施产生显性效益,群体性事件呈明显下降趋势。三是极端事件锐减。党和政府历来关注民生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得民众的社会安全感增加,社会暴戾化倾向减少,极端事件剧减。四是刑事犯罪减少。随着依法治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不断深入,刑事犯罪减少,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公安机关受理盗窃案件数、抢夺案件数大大减少。此外,交通安全事故减少,生活安全越来越好,生产安全事故也在减少。目前,维护社会安全的主要措施有: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切实维护公共安全,深入开展反恐怖斗争,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网络社会安全。
“三股势力”的主要内容
(五)科技安全方面
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领域取得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科技安全态势体现了我国国家能力的四个方面:一是国家利益免受国外科技优势威胁和敌对势力、破坏势力以技术手段相威胁的能力;二是国家利益免受科技发展自身的负面影响的能力;三是国家以科技手段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四是国家在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保障科学技术健康发展以及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综合国力的能力。目前,我国维护科技安全的主要措施有: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六)网络安全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安全工作进入快车道,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显著提升,网络安全工作取得瞩目成就,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信息化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当前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和网络安全宣传,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
(七)粮食安全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立足世情国情粮情,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粮食供给结构持续优化,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目前,我国维护粮食安全的主要举措有: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大力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不断提高粮食安全依法治理水平,坚决扛稳保障粮食安全重任。
(八)生态安全方面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我国加快体制机制建设,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维护生态安全。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系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目前,我国维护生态安全的做法主要有: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九)资源安全方面
大力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发布《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印发《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施资源安全保障战略,提升我国资源安全水平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既要坚持立足国内,又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二是着力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坚持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并重;三是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资源对外依赖可能导致的极端风险。
(十)核安全方面
通过实施《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等,我国核设施、核技术利用装置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辐射环境安全风险明显降低,基本形成综合配套的事故防御、污染治理、科技创新、应急响应和安全监管能力,保障核安全、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截至2022年底,核电安全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提升,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目前我国的主要做法是:不断完善国家核安全体系,实施科学有效安全监管,保持高水平安全,营造共建共享的核安全氛围,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十一)海外利益安全方面
海外利益是国家利益在海外的正常延伸,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以来,在“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此期间,我国海外利益的规模增长、分布地区范围、影响力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截至2023年3月,我国已经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合作文件。我国海外利益的规模日益增长,影响力日趋增强,在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大,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我国海外利益的拓展速度和规模将持续走高。目前,我国维护海外利益安全的措施有:重视海外安全,维护好海外利益;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安全保障体系。
(十二)其他领域安全方面
除了上述安全,非传统安全还包括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生物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内容。
太空安全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保障。太空作为未来战争的战略高点,成为大国激烈博弈的新舞台。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在竭力为本国争夺太空创造条件,构建军事航天力量体系。我国以“神舟”“天宫”等系列航天工程、“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深海作为未来战争的战略基点,成为各国明争暗斗的新焦点。谁抢占了开发深海的先机,谁就掌握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巨大资源宝库。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此外,中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了核潜艇部队。
极地作为未来战争的战略极点,成为多国争夺的新疆域。当前,极地作为重要资源和能源的主储存地,已成为各国争夺的新疆域。许多国家都把极地研究与开发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我国北极考察站有黄河站,南极考察站共有四个,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和昆仑站。此外,我国研发了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新兴领域和战略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加强生物安全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健全国家生物安全工作组织领导体制机制,积极应对生物安全重大风险,维护生物安全基础不断巩固,生物安全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21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生物安全领域的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统领性的法律,它的颁布标志着生物安全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人工智能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在助力我国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智能领域发展速度最快和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总量、期刊论文被引量、专利申请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总体而言,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成效显著,创新水平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浩瀚的数据海洋就如同工业社会的石油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生产力和商机。各国竞相强化数据资源管控,在数据安全领域展开战略博弈。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我国加速制定实施数据安全顶层立法,初步构筑起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大力促进数据安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促进数据要素流动奠定了安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