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出《史记》,源自两淝

夏商,东方的淮夷人就已在今日的合肥一带繁衍生息,商人称之虎方,周人呼为夷虎。夏王少康后裔东楼公的一支后裔娄人随亲族有巢氏的后人南迁到巢湖附近,建都于庐邑,“庐州”之“庐”正源于此。

武王灭商之后,亦征服江淮之间的巢国,并将其析分为二:一为巢国,都于巢城;二为庐国,立都庐邑。巢国赐伯爵,称“巢伯国”,庐国赐子爵,称“庐子国”。

关于古庐子国的具体位置,史学界尚有争论,但主流观点仍是今天的合肥。

著名文史专家钱文忠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曾说过庐子国在今合肥一带,是周武王时期按公、侯、伯、子、男等级分封的封国。西周至春秋期间,庐子国渐趋解体,陆续分析出橐皋和“群舒”(被蚕食)。后来橐皋和“群舒”为吴、楚二国征服为附庸,直至灭亡。

唐朝杜佑《通典》云:“庐州,今理合肥县,古庐子国也。”《风俗通义》称,古庐子国,后有庐氏。《通志·氏族略》在“以国为氏”目下载,庐氏,亦作“卢”,系庐戢黎之后。《通鉴地理通释》云:“《郡县志》:庐州,本庐子国,春秋舒国之地。”

我们今天看到的合肥老城区,其范围只限于现在的环城马路以里,面积只占到庐阳区管辖区域的一部分,而且这并不是合肥最早的城池。

合肥城池经过了至少4次变迁,直到南宋以后才基本上奠定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老城池的规模。在此之前,还有汉城、新城、唐城等。

我们现在普遍宣传合肥是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那是源于多年以前的一次座谈会,有专家倾向于将秦朝置合淝县作为合肥历史的开端,当时合肥属于寿春邑九江郡管辖。这个观点不知怎么不胫而走,结果将合肥历史整整缩短了一千多年。

早期的所谓诸侯国其实就是一座城池,而城池的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稠密,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合肥城址屡有变迁,起先并不在今天的老城位置。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汉代合肥县城“在今县(城)北”,具体位置即今天的四里河附近,面积很小,为合肥侯鉴镡所筑,史称“汉城”。到了东汉末年,战乱年年不息,导致旧城废弃。

公元200年,扬州刺史刘馥单骑赴任,在“汉城”基础上重建合肥城。这一段历史在《庐州府志》也有记载:“献帝时,曹操表刘馥为扬州刺史,(刘馥)单马造合肥空城,立州治。今合肥县西二里,故城是也。”

庐阳区三十岗乡,现在以盛产西瓜著名。那里尚可看见夯土城墙残基,即历史上“合肥新城”遗址,现在那里建有一座三国遗址公园。

根据西晋陈寿《三国志》记载,魏征东将军满宠两次上疏魏明帝曹睿,建议在合肥西三十里建立新城,屯兵以抗孙吴。新城建成后,孙吴水军由巢湖到达合肥城下,还要再陆行三十里,才能抵达合肥新城。这样,孙吴的水军优势不能发挥,军需补充更加困难,使曹魏方面获得了很多战机。而曹魏可以沿瓦埠水系直通寿春,水上运输方便,有利于提高战斗力。

合肥新城于公元233年建成,孙吴曾于公元233年、234年多次围攻,均兵败而归。

三十岗乡的老百姓都知道,从前这里田地里经常可以挖出秦砖汉瓦,都知道这里以前是个古城,但具体是哪朝哪代的却未必清楚。

在合肥曾经流传着“韦睿堰水破合肥”的故事,那是确有其事。

合肥在西晋统一以后,废除了三国时所筑新城,迁回了旧址。相对于鸡鸣山麓的新城,合肥旧城地势低洼,其实并不利于防守。

到了南北朝,合肥成了北魏的天下。公元505年,南梁大举进攻北魏,派大将韦睿率军攻合肥。

韦睿进至合肥城下,见合肥城池地势低洼,遂决定作堰围淝水以灌城。淝水被堵塞,堰水渐满,韦睿启动战船,从四面攻城,战船高于合肥城。北魏军束手无策,守将杜元伦登城督战,被梁军弦弩射死。众兵士相顾悲哭,痛感大势已去,无心作战,合肥遂为梁军所破。梁军入城,“俘斩万余级”,牛马万数,绢满十间屋。南梁从此迁豫州治所于合肥。

这一战使合肥城池尽毁,但后世的史学家却赞赏韦睿之胆略。

合肥历史上经常被称为“金斗城”,连在外经商的人也被叫作“金斗帮”,后来又称为“斗梁城”,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所谓“金斗城”即唐城。唐朝贞观年间,大将军尉迟敬德受李世民派遣,在合肥旧城东南高地重筑城池。因为古城内有一条金斗河,史称金斗城。时间转瞬即逝,到了南宋,1169年,南宋淮西帅郭振屯驻合肥,为防御金兵侵袭合肥,“横截旧城之半”,地跨金斗河北,使金斗河横贯城中,基本形成今合肥古城的初貌。

宋城要比唐城大得多,必须经桥梁津渡才能穿城而过,史称“斗梁城”。其中“斗”字是延“金斗城”名,“梁”字是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