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风俗是怎么来的

潘及城开口拒绝,但那苦行僧却用心念传递,自顾自地讲了起来,让潘及城不想听都不行,声音是直接传递到他的大脑中的。

“在很久以前,在灵能与灵力的应用还未传播到这片土地上的时候,这个地方还是一片贫瘠,然后有一个和尚来到了这里。”

这片土地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偏远、非常贫瘠的,但又不是寸草不生,土地产出不高,但终究是能种出粮食的。

能种出粮食,就代表人能在这地方定居。

人们开垦耕种,放牧,采药,总是有活下去的办法。

生活在这里的一个男孩,幸运地被一个路过的高僧看中,收为弟子,教他修行,带他离开了这里。

在修炼到一定境界之后,那个男孩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离开的时候,家乡是什么样的,再回来的时候,依然是什么样的,一样的贫瘠。

也就是物是人非,他记忆中的很多人已经死于贫苦当中。

跟着师父修行那么长时间,识了字,读了书,懂得了道理,这个僧人发现这个地方最大的问题,不是它的土地产出,而是这里道路不便,被群山阻隔,与繁华的人世隔断。

道路的存在就意味着交流沟通,不仅是信息与人员方面的交流沟通,还是物资方面的沟通。

简而言之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那一道道山峦,便像是一座囚笼,把穷苦贫厄困在了这片土地上,那和尚不愿意见到他的家乡一直这样,便意图改变这一切。

只是那和尚法力修为不够,并不足以移开群山——并且把那山峦移开,无论放到哪里都是祸患。

至于开辟道路,那和尚也是不行的,他只是一个修行了一段时间的和尚,连高僧都谈不上,一个人的力量是根本不够用的。

于是,他便发下宏愿,说要在这贫瘠之地修建一座巍峨寺庙。

这寺庙也不是普通寺庙,不能按照普通的建庙方法修建,不需要施主供奉钱财,也不需要砖石瓦片,而是在地上划出一道蔓延出不知道多少里的线,这线穿山越岭,并说建庙所需要的材料,就要从这条线的两侧取。

挖上一捧土,带上一块石头,到他要建寺庙的地方,那东西就会成为修建寺庙的材料。

而带着一捧土或者一块石头到那修建寺庙的地方,就能得到那和尚的赐福。

那个和尚毕竟是修行者,身上是有法力修为的,他的赐福是真的赐福,是有用的,哪怕他的修为并不高深,但是在普通人眼里,他就是一个神通广大的高僧。

然后有人得到了赐福,走了好运,避开了灾祸,就继续带着一捧土和石头前去那个地方。有人做例子,然后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有越来越多的人带着土和石头去到那个地方去,希望得到和尚的赐福。

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随着一捧土一块石头地开辟,沿着高僧画出的那条线,一条道路被开辟了出来,即是前去寻求赐福的人一捧土一块石头地挖掘出来的,也是为了道路更好走,人们特意开辟休整出来的。

只是,寺庙并没有建成,那个和尚便死了。

“啊,不是,你这故事前边还算有点吸引力,怎么到了后面便急转而下,怎么人突然就死了呢?我还等着后面的故事发展呢!”潘及城听到苦行僧这么讲,顿时愣住了。

原本以为那个发起宏愿的和尚会有什么成就,然后故事还没到一半,他就退场了?

“他是怎么死的?”潘及城问到。

“活生生地把自己累死的。”苦行僧回答到:“他的法力修为并不深厚,每个人带着泥土和石头过去的人,他都进行赐福。一开始还行,后来人多了,法力就逐渐跟不上了,他每个人都要接见,赐福,漏过一个,对方灰心丧气,说不得一传十十传百,他的计划就不作数了,。因此,一天里他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根本没有时间修行。”

“最后修为不进反退,并且伤及到了根本,早早地就死掉了。”

挠了挠头,潘及城欲言又止,斟酌再三地说到:“不是,我心里有些乱,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你让我先缓一缓。”

苦行僧说到:“不过那和尚的所作所为,并非没有用处,人们已经习惯了那样做,再由习惯形成了习俗——人们已经不了解那样做背后的原因,但是随着口口相传,便成为了带一捧泥土或者石头到当初他要修建寺庙的地方去,就能获得好运。”

“关于他的事迹,也由一个和尚,变成了一位得道高僧,然后是如今的普萨转世……他只是一个修为不深的和尚,但是,其余人都认为他是一个菩萨,所以,他就成为了一个菩萨。”

“时至今日,当初他所居住的地方,已经有了一座巍峨的寺庙,这道路也连接了四面八方,群山再也不是交流沟通的阻碍了。并且,因为他而修下的传说与风俗,这里也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游客的到来,为他贫瘠的家乡带来了财富,摆脱了贫困。”

通过这个苦行僧的讲述,潘及城已经明白了很多东西,对于那些人步行前去供奉菩萨的事情,为什么要那样做,行为背后的动机在哪里。

潘及城感慨地说到:“这真叫人不知道怎么说……我终于明白了,你之前说的,那个菩萨是真的,但是却不知道他是哪位,原来这是人心供奉,将其变成的菩萨。”

苦行僧点头:“是啊,一个小和尚被人传颂成了菩萨转世……如果不是大型工程机械的应用,这道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辟出来,那寺庙是否能够建起,都是一个未知数,如果真靠着随便挖的石头和泥土当做材料,不用砖瓦,寺庙还不知道建成什么样子呢。”

“啊?”潘及城又是目瞪口呆,这苦行僧未免太过那个了,说话总是大转折。

两人一直走到了太阳落山,那赶路的人们安营扎寨,潘及城也顺势在他们的营地旁边支起了帐篷,准备休息休息,明天再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