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明君薨

秦军趁着魏国大军主力讨伐巴国,双方陷入焦灼时,夺取西河十几座城邑,巴国使者来通知吴起已经从武关直扑关中腹地。

于是急忙回援,双方于丽邑大战一场,秦军大败。

而赵军听闻齐国夺观津等地,也放弃对邓的进攻,班师回援。

唯独韩国撤军后,将方城外叶,舞阳等十几座城邑夺取,成为此战最大的赢家。

华历4146年1月,魏侯病危,吴起放弃对秦国的继续打击,回到西河。

魏国西方的山川河流皆被黄土覆盖,凛冽的寒风从北方的大草原,没有阻拦的南下,如锋利的刀刃,无情地收割着土地和人口的活力,留下无尽萧瑟的荒原。

寒风来到魏都安邑的王宫时,魏侯魏斯已经躺在寝宫的病榻上,四周的烛火明明暗暗,恰似他那如风中残烛般的生命。

厚实的锦被盖在他的身上,却仍无法阻挡病魔从他体内一点点抽走生机。他的面容消瘦而枯黄,曾经那英气逼人的双眉此刻也无力地耷拉着,双眼深陷,往日雄心壮志的眼神,此刻透着疲惫与对尘世的眷恋不舍。

在病榻一侧,太子击静静地伫立着,内心犹如翻江倒海。他望着父亲那憔悴的模样,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往昔与父亲相处的画面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不断浮现:父亲教他习读诗书,带他巡视军营,传授他治国理政的谋略……每一个瞬间都饱含着父亲的慈爱与期望。

而如今,面对病榻上奄奄一息的父亲,他满心都是惶恐与不安。他深知自己即将肩负起整个魏国的命运,可他害怕自己稚嫩的肩膀难以承受这千钧重担。

他不断在心中问自己:“我真的能够像父亲一样,将魏国治理得繁荣昌盛吗?我能在这诸侯纷争的乱世中守护好魏国的疆土吗?万一我失败了,该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太子击的双手紧紧握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可他却浑然不觉疼痛,满心都被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即将失去父亲的恐惧所占据。

此时相国李悝也守候在旁,他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忧虑。他看着魏侯日益衰弱的身体,心中五味杂陈。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与魏侯一同变法图强的岁月。

他们顶着旧贵族的巨大压力,推行废除世卿世禄制,让无数出身平凡却有才华的人得以施展抱负。

他们大力鼓励农耕,使得魏国的田野里处处是丰收的景象。

他们整军经武,打造出一支威震诸侯的魏军。

那些日子里,是魏侯的睿智、果敢与远见卓识,是他最为坚实的依靠,是支撑他变法成功最重要的力量,而如今,这根顶梁柱即将崩塌,他怎能不忧心忡忡。

魏侯一旦离世,魏国必将面临诸多挑战与变数,国内的新旧势力平衡或许会被打破,周边虎视眈眈的诸侯也极有可能趁机发难。他在心中暗自思忖:“君上若去,吾等当如何应对这复杂局势?太子虽仁厚,但毕竟年轻,经验尚浅,我等臣子必须全力辅佐,绝不能让魏国陷入混乱。只是,未来之路,必定荆棘丛生啊……”

寝宫中,寂静得只能听到魏斯微弱的呼吸声。寒风从宽阔的宫殿呼啸而过,发出呜呜的诡异声响,偶尔有几只寒鸦从王宫上空飞过,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啼叫。

突然,魏斯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响。

太子击见状,急忙扑到床前,握住父亲的手,泣不成声:“父亲,父亲,您醒醒啊!”

李悝也赶忙凑上前,焦急地呼喊:“君上,君上!”

魏斯缓缓地睁开双眼,眼神中透着一丝清明,他吃力地扫视着眼前的太子击和李悝,还有后面的吴起,西门豹,北门可等辅佐他完成变法大业的重臣,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太子击将耳朵贴近父亲嘴边,只听到父亲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道:“击……为父去后……你当……维持变法……善用贤才……”

太子击的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他拼命点头:“父亲,儿臣定当谨遵教诲,绝不敢有负父亲所托!”

又让对诸位重臣嘱咐道:“魏国……就交给诸位了。”

李悝也老泪纵横,泣声道:“君上放心,臣定当鞠躬尽瘁,辅佐太子,保我魏国江山社稷!”

魏侯欣慰的点了点头,手就垂了下去,气息愈发微弱,眼神也逐渐黯淡下去。他的目光最后停留在太子击身上,满含着期望,随后缓缓地闭上了双眼。

“父王——”太子击发出一声悲痛欲绝的呼喊,整个王宫瞬间被哀伤的哭声所笼罩。

魏斯薨了的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魏国上下激起千层浪。

宫城之中,宫女和宦官们皆身着素服,面容悲戚。他们轻手轻脚地忙碌着,为魏斯的后事做着准备。每一个人的眼神中都透着哀伤与敬畏,他们深知魏斯在位期间对魏国的巨大贡献,也为魏国的未来而忧心忡忡。

朝堂之上,大臣们齐聚一堂,却个个沉默不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他们皆身着白色丧服,往日的威严与意气风发此时已被悲痛所取代。

有的大臣低垂着头,沉浸在对魏斯的缅怀之中,有的则眉头紧锁,似乎在思索着魏国今后的走向。

此时,李悝缓缓出列,打破了沉默:“先君薨,实乃我魏国之巨大损失。

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当务之急,乃是辅佐太子殿下顺利即位,以定民心。”

众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在安邑的大街小巷,百姓们听闻魏斯去世的消息后,也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街头巷尾,到处都是人们低声议论的声音,话语中满是对魏斯的敬重与惋惜。

一位老者站在街边,望着宫城的方向,眼中噙着泪水,喃喃自语:“君上在位,吾等百姓方能安居乐业。如今君上去了,还能维持以前……”

华历4089年,赵襄子派人说服韩康子、魏桓子,共灭智氏,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

魏斯于华历4096年继承魏桓子祖父的家业。

华历4117年,赵襄子去世,魏斯继任为晋卿。

于内开始变法,国力大振,民心归附。

于外团结三晋,赵向北发展,韩向南,魏国就盯上了秦国。

华历4123年,魏国西渡黄河,在少梁筑城。

又在翟璜的举荐下,任用吴起,历经大小十几战,共计八年的时间,完全夺取西河之地。

又灭中山,击败齐国,俘虏齐康公。

终于在华历4139年,魏赵韩三家被封为诸侯。

魏斯在位五十年,团结三晋,强大了魏国的地位,压制秦齐巴,灭中山,建立了震古烁今的功绩,群臣为其上谥号为“文”。

魏文侯薨后,周边各国也在密切关注着魏国的动态。

巴国的宫殿中,巴公留坐在座上,听着探子的禀报,与闻滑都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魏斯终于死,魏国怕是要陷入内乱了。

三晋中,魏夺秦之西河,赵夺齐地,韩夺我巴国十几城!

我们要不要联合秦齐,趁此机会夺回那十几城!”

但是闻滑摇头道:“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欲灭之,必先学之。

我们的联合只会让三晋更加团结。

而我们又打不过三晋。”

巴公留不服气道:“那我们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闻滑沉声道:“等吧,我就不信,魏斯去世了,三晋还能团结几十年。”

秦国的宫殿里,秦惠公咬牙切齿道:“魏斯这匹夫终于死了!

传令下去,让大军立刻试探西河!”

而在赵国,赵武侯与群臣商议道:“魏斯与我赵国素有往来,虽偶有争端,但总体相安无事。如今他故去,魏国新君初立,局势不明。我赵国当以静制动,先观望一番,再做打算。”

在这各方势力暗流涌动之际,吴起击退了秦军的骚扰,魏国国内完成了魏文侯的葬礼。

魏国新任国君魏击在李悝等大臣的辅佐下,强忍着悲痛,开始处理各项事务。

第一件事就是把巴国公子嘉留在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