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恢去世后,申王封元恢之孙元明为塞公。
非洲诸侯国建立初期,需要配合团结,协调一致,才能渡过立国初期的艰难时期。
加上元明有处理内政的才能,处事公平的性格,于是继续让他当诸侯之长,任非洲总管。
元明继任后,首要还是土著太多的问题。
于是以耗蛮,易蛮,绝蛮,斗蛮为四策。
所谓耗蛮就是强征被征服土著,建设被规划好的一个个村庄,包括房屋,水渠,水库,平整田地。
然后是士族的庄园,大夫的乡邑,诸侯的城池宫殿,以及连接这些中心的道路。
易蛮就是贩卖土著到埃及,震州为奴。
绝蛮就是征收产子税。
斗蛮就是各诸侯用重宝收服诸部落,让其相杀相斗。
在通过兰国建立起的商道,向东输出奴隶乳香,象牙黄金,以及珍贵药材到震州,又从震州向西移民到诸侯国。
这些庶民到达时,简单的房屋,村庄已经建好,并留有余粮到来年。
这种移民方式持续时间长达三十余年。
结束的原因是米底,新巴比伦向兰国索取巨额赋税的同时,只愿意让兰国在巴林湾(波斯湾)的两河下游建立商栈,然后把货物卖给两国。
竟然还想垄断兰国建立的商道。
兰国是品尝过长线贸易带来的巨额利润的,怎么会甘心将商品下游交给别人。
于是兰国像多年前一样,寻找有潜力,有野心又有能力,能取代这两个国家的势力。
起初是巴林湾(波斯湾)西岸,住在沙漠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
在田泽的主导下,兰国掏出血本,累计运输一船金银,还有几万非洲的奴隶,又在震州建立制铁厂,打造能装备五万人的武器,贿赂让他们进攻新巴比伦帝国。
结果贝都因人耗时十年都无法将新巴比伦帝国取代。
兰国亏损严重,还被两国拒之国门,导致本来几乎就要成为兰国第七政的田泽提前下位,其壮年积累的威望耗之一空,不到一年就郁郁而终。
他的继任者,又想复制征服非洲东北部的方法,在巴林湾(波斯湾)西岸建立多个补给站,从震州诸侯中调集兵力。
花了十几年时间,共三次远征两河,最后一次也是最多的一次,有三万人,惨败两国联军,被杀一万,最后花重金赎回五千俘虏。
这一任又被赶下台。
就在兰国人要彻底放弃时,巴林湾(波斯湾)东岸的被米底王国统治的波斯人引起了兰国的注意。
新任执政向其运输三千人的装备,以示友好。
这次他赌对了。
华历3992年,居鲁士率领着波斯人,攻灭了米底王国,建立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
4年后征服了安纳托利亚半岛上的吕底亚王国,又花6年时间东征,与印河白狄人的俾奴部接壤。
华历4003年,居鲁士二世灭掉新巴比伦王国,成为方州无可置疑的霸主。
波斯帝国与兰国重新建立起和亚述一般的合作关系。
交州。
劳喜为太宰,辅佐元烨八年后去世,享年75。
在其任内,依靠天府赐予的《藏》,和堪离诸国保存之前两朝的资料,重新厘定了云朝的典章制度,和礼仪。
孟国诸侯定期来朝,汇报国事。
以武里和春廊两座王畿连接的12万平方公里地为基础,分封畿内公卿大夫以及士族,其贡赋是孟王室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人力是王室最主要的兵源。
另一部分就是畿外诸侯的贡赋。
元烨早在元琅的安排下,娶了申国王姬,亲政后按部就班,维系着孟国的政治,继续完成对南洋的移民。
兰国继续扩张,曾康凭着战功,在服南获得一个侯国,由长子继承。
其庶子曾梓继承了吕宋的领地,又获得大量人口,开发吕宋北方的河谷。
并取代旬氏,成为东海府的总管。
但是曾梓一上任,就表现出与前任不同的行事风格。
在华历3951年,北上与晋国争霸的雄主,楚庄公突然病重,招其弟子重、子反,申公巫臣等重臣至病榻前,听候遗命。
楚庄公去世后,令尹子重,司马子反依照庄公遗命,拥立年仅十来岁的太子审为楚君,是为楚共公。子重,子反两兄弟共掌楚国的军政大权。
三年前,楚庄公伐宋归来,子重请庄公赐予申、吕二县之田,庄公应允后被申公巫臣劝止,因而为子重所怨。
楚共王即位后,巫臣害怕被杀,趁着出使齐国,出奔晋国。晋将其任为邢国大夫。
楚共公灭其族,分其财。
华历3959年,巫臣为报复楚国,建议晋国联合吴国,东海府夹击楚国。
晋景公给了巫臣三十辆战车约合两千人,巫臣亲自到吴国,教吴国人用兵之术和车战之法。
吴国始通豫州诸侯,开始强大。
又联系曾梓,曾梓见楚共公与晋厉公皆不似雄主,本想维持旬氏政策,不干预两国争霸。
但晋厉公见镇海城人少地寡,兰国又以商立国,以绝兰国之商人为要挟,要曾梓附晋。
曾梓大怒,改变旬氏不参与豫州诸侯争霸的政策,从此与楚国交好,与吴国为敌。
此为一变。
东海府以镇海城为驻地,控制着在夷州和琼州上面的几座城池。
镇海城四周都是夷虎,淮夷等部族和半开化的吴国,而琼夷两州也多是岛夷。
之前都是抓捕这些蛮夷修筑城池,并无太多交流,因为这些城池的作用更多的是商道补给点。
如今镇海城受到吴国威胁,曾梓派三千兵力远征,攻灭镇海城西北方的夷虎,教导其民农业种植。直接在豫州建立直属兰国的郡县,分封兰国士族。
初心为的就是保护镇海城。
此为二变。
吴国与兰国东海府相争多年,直到晋厉公被大臣所杀,晋悼公继位,才恢复双方关系。
但也不参与双方争霸。
华历3971年,楚晋争霸,宋国陷入战争,年迈的曾梓离开宋国时,逃难的道边有一待产妇女,其丈夫已经死在战场上,曾梓不忍见其死,于是将其带上。
途径陈国苦县时,妇女竟要早产。
于是曾梓在一乡邑为妇女寻了一处院子,并请来老妇接生。
孩子生下后,妇女为感其恩,求曾梓为其取名。
曾梓怀抱男婴,见其体弱瘦小,额头如瘤,双耳宽大,目光清澈,一副老态。
沉思片刻,笑道:“此子双耳垂肩,就取名为‘耳’,如何?”
妇女感激不尽。
曾梓又为母子买下乡中一处院子,留下少许钱财,就此离去,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回到兰国后不久病逝。
曾梓之子继东海总管,在琼夷两州抓捕岛夷到平原,教导其农业种植,设立郡县,分封士子。
华历3975年以箕子朝鲜南部,之前旬氏建立的真番城为跳板,到达东海群岛,命名为东洋。
华历3997年,曾梓之孙率军上岛破其部落,掠其人于久州岛建筑紫城。
至此,兰国到达他的极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