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找到你情绪失控背后的原因

不知道你的记忆里是否有这样的场景:你带3岁半的孩子在公园里玩,看着孩子在滑梯上高兴地爬上滑下,站在一旁的你感到无比开心与欣慰。你跟一起来的朋友一边照看孩子,一边愉快地聊天,觉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养育孩子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你想起一个小时后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于是你开始叫孩子回家。一开始,你很有耐心,因为你还有时间。随着时间越来越紧,孩子装作听不见你的话,你开始抓狂了。当他再次爬到滑梯顶端向你挥手时,你非常生气,脸色大变,冲着他大喊:“你快点儿给我下来!”

孩子的脸一下子僵住了,他迅速地滑下滑梯,爬进小隧道里躲起来,任你怎么叫他都没反应。你不得不爬进隧道,拽着他的胳膊往外拖。孩子一边后退,一边说“你是个坏妈妈”。你更加生气了,你的声音和表情都变了,你完全不理会孩子的挣扎与哭叫。最终,你拉着孩子从小隧道里出来了,你对着孩子大吼大叫,指责他怎么那么不听话,威胁他下次再也不带他来玩了。孩子委屈地站在那里哭泣,你觉得还没过瘾,继续拽着孩子往家走,嘴里还喋喋不休。

整个过程中,孩子觉得很委屈、很困惑。因为他不明白,妈妈怎么突然生气了。对于孩子来说,多玩一会儿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根本不知道妈妈心里很着急,不知道妈妈那件“重要的事情”到底有多重要。因为妈妈没有告诉他,只是在莫名其妙地突然冲他发脾气。

事情过后,你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不明白为什么每次一点儿小事就会激怒你。事实上,激怒你的真的是“孩子不愿意回家”这件小事吗?还是过去那些未被妥善处理的问题、未被满足的需求激怒了你?

未被妥善处理的问题,可能是小时候你的父母没有能力满足你的需求,有时你反而需要照顾他们的情绪而放弃你自己的需求,你感觉不到父母的关爱,也没法安慰自己,只能任由这种情绪一直伴随着你。而现在,你被激怒了,因为你的孩子没有因为你的需求而放弃他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被父母这样对待过。

未被妥善处理的问题,也可能是小时候你因为迟到被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羞辱,在内心深处,你觉得迟到是一件不安全、不能被原谅的事情,它可能会带来很多未知的后果。所以,孩子的磨蹭拖拉,不仅让你感到生气和烦躁,更让你感到恐慌,你害怕一个小时后如果没有赶回去,事情会变得很糟糕。所以,你才会突然爆发。

一个朋友曾跟我说,白天她都能和孩子很好地相处,她会耐心地蹲在地上打扫孩子打翻的饭菜,一遍又一遍地回答孩子的同一个问题,甚至允许孩子用画笔在她脸上乱画。可是一到晚上孩子睡觉时,她的情绪就爆发了,一旦孩子没有按照她的要求按时睡觉,她就会觉得特别抓狂。

她问我:“是因为白天我把耐心都用光了吗?”

我问她:“当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她回答:“沮丧,无比地沮丧,觉得自己好没用。”

我又问:“你自己睡得好不好?”

她说:“不好,从小我的睡眠就特别不好。”

她告诉我,小时候,她家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里,她的父母等她睡着后会去同事家打牌,剩下六七岁的她和一岁多的弟弟在家。有时,弟弟半夜会醒来,她就得起来哄他,可是弟弟要找爸爸妈妈,怎么也哄不好,她只好抱着弟弟,在门口绝望地大叫“爸爸妈妈”,可是很多时候,父母根本听不见。她只好带着弟弟又回到屋里,继续哄他睡觉。

这段经历对朋友来说是一段很恐怖的经历,她每天睡觉前都担心爸爸妈妈又会出去,担心半夜弟弟又会醒来,担心自己哄不好弟弟。现在她自己做了妈妈,当她发现自己没法哄孩子按时睡觉时,儿时那些经历再次浮现出来,让她感觉害怕、沮丧,孤立无援。所以,在哄孩子睡觉时,她会突然情绪失控,幼小的孩子手足无措,受妈妈情绪的影响,更加睡不着。

当朋友意识到原来激怒她的并不是孩子不睡觉的行为,而是她童年时未被妥善处理的问题,她一下子释然了很多。她告诉自己:“我已经不是那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了,我现在有能力照顾好我的孩子睡觉,那时哄弟弟睡觉并不是我的责任,是爸爸妈妈的事情。现在就算我的孩子很难入睡,他也有爸爸妈妈陪着,并不会觉得孤单和害怕。”

后来,孩子睡觉的事情不再困扰她,带孩子睡觉的时候,她不再处于情绪失控的状态,而是能够冷静、理智地去应对。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只是因为妈妈的心态变了,从那个6岁的小女孩,变成一个有能力应对孩子睡觉问题的妈妈,问题就这样得到了解决。

每个人在儿时都做着一系列的决定,这些决定构成了我们的“核心信念”和“私人逻辑”。塑造我们性格的,并不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情,而是我们对于那些事情和环境所做出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决定。如同上文所说的那位朋友,在当妈妈后,她认为自己在照顾孩子睡觉这件事情上是无能为力的,而事实上,这个决定是她在6岁哄不好弟弟睡觉时做出的,但一直伴随着她长大,直到成年。

这就好比你开车出去兜风,握着方向盘的是那个6岁的孩子。这个孩子生活于你的内在,在你有压力或不安的时候,就会跳出来掌控你的生活,影响你的情绪。

有所觉察是改变的开始。如果你的情绪总是被卡在某个点,总是在某处一触即发,你就可以把关注点从事情本身转移到自己身上,看看你是不是有一些遗留的问题并未得到处理,从而影响了你现在的决定。反思问题的源头,可以增进自我了解,并帮助你尽可能地降低情绪失控的可能性。事实上,当我们向内看,而不是向外指责时,就已经迈出成功的一步了。

正面管教工具

手掌大脑

美国心理学家与脑科学家丹尼尔·西格尔,在研究大脑的结构和思维的产生过程中建立了一个拳头模型,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从情绪失控到可控过程中,大脑是如何运作,以在大脑内部、身体和社会环境中达到平衡的。

伸开一只手,往手心方向弯曲大拇指,再把其他手指覆盖在拇指上,就可以得到一个与大脑结构基本相似的模型。这个模型被称为“手掌大脑”。

如果把手指伸开,露出蜷曲在掌中的拇指,你就像看到了大脑模型的边缘组织。边缘组织非常重要,它负责调动情绪,影响着大脑的一切活动。它也被称作“原始脑”或“动物脑”,因为它掌管着人的一切动物本能:饿了想吃,困了想睡,渴了想喝水,受到攻击会逃跑或还击,生气了会发脾气、打人、摔东西……做出一切本能反应。

覆盖拇指的4根手指对应的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位于大脑顶部,它负责的是最高级的大脑功能,比如逻辑分析、形势判断、人际交往等抽象思维,我们称它为“理智脑”。当它覆盖住拇指的时候,就是理智脑在起主导作用。当它伸开时,就如同打开了大脑盖子,这时原始脑就会发生作用。

在情绪爆发的那一刻,就是“啪”的一下打开了大脑盖子。这时,我们的动物本能开始显现,会做出一系列失去理智的行为。

“手掌大脑”给出一个情绪从失控到可控状态非常直观的模型。这个模型并不是要求我们以后不能打开大脑盖子,这是不可能的,所有人的盖子都会时不时地打开。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眼前发生的事情,意识比行动更快。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情绪失控,完成“全套动作”后才醒悟过来:刚刚我错了,我不该对孩子发那么大脾气。

了解手掌大脑,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意识到“我的盖子打开了,我要尽快关上”。而有所意识与觉察,就是情绪管理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