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前的半秒钟:文明时代
在不到1秒钟的时段里,很难获得恰当的感觉,因此我们准备在这里调整比例。我们不妨将宇宙历史的最后半秒视为我们如今刚刚抵达终点的一场500米赛跑。跑道的每一米都相当于千分之一秒,或者说是真实世界的23年。如果我们将这个尺度应用到整个宇宙的历史中,那么这个距离将会超过60万千米——或者说相当于地球与月亮之间几乎来回的距离。我们的500米短跑始于11500年前,那时的人类第一次开始在固定的地方长时间生活。
当人类从游牧生活过渡到定居生活时,他们第一次能够拥有比带到下一个定居点更多的物品。如此一来,发展出针对每一种目的都尽可能有效的专业化工具,就变得更加重要。人们也会因此变得更加职业化,某些人可以将时间花费在他们擅长的事情上,不再需要每一个人都为同一件事去劳作。这对整个部落而言或许很有用,因为有些人致力于制作衣服或工具,其他人则负责狩猎或采集植物。
农业可能是人类定居在一个地方之后的副产业:采集者带着他们最青睐的植物回到部落。采集以及烹饪时产生的废弃物中会包含这些植物的种子,于是它们在定居点附近获得了良好的发芽条件,而定居者则更容易收获这些植物。由于人类主要收获最让自己满意的样本——例如将最大的种子收集为样本,这些物种就会逐渐演变并成为第一批农业作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发现,可以通过清理土地、浇水以及犁地来提升定居点附近的作物。在距离终点还有350米时,人类已经成为农民。
村民让牛通过踩踏的方式使谷物脱粒。理查德·比维斯,1881年
农业为人类提供了稳定而可预测的食物来源,这使得人口得以增长。然而,其中也有些不足。耕作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往往还很单调,因此农民的空闲时间可能比他们游牧生活的祖先更少。他们的饮食也更为单一,这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而当作物歉收时他们就将面临饥荒。
可想而知,人类在开始耕作以前,生活更加健康,甚至也更快乐。然而,对土地的耕种,最终为我们所说的文明奠定了基础。种植并储存食物,使得一个更等级化也更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成为可能,也更有必要。距离终点线还有200米时,人类组织起第一个王国,并发展出书写语言、货币以及宗教。通过驯养牛和马,人们拥有了新的体力来源,从而能够耕作更大面积的土地以养活更多的人。在家畜的帮助下,他们还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穿越更长的距离,这让他们能够比过去更有效地进行商品贸易与知识传播。
在这些专业化的社群中,人类开发出采矿并利用金属所需的先进技术。人类在终点前的200米发展出青铜,并在140米处发展出铁;在距离终点88米(大约是在公元元年前后)时,钢开始进入生产。到了距离终点22米时,人类经历了一场被称为科学革命的过程,这让用于理解自然法则的全新系统方法发展完成。
到目前为止,所有人类活动都是由每天抵达地球的阳光以某种方式驱动的。储存在植物材料中的太阳能,通过焚烧产生热量,或是被动物及人类吃掉后被用作肌肉所需的能量。此外,磨坊靠水力驱动是利用太阳将水从海面提升到更高海拔时蓄积的能量。帆船的动力来自风,这也是由太阳照射地球时产生的温差形成的。
距离终点还有11米时,人类开始积极地开发化石能源——也就是储存在地下长达数百万年的太阳能。当日常的太阳照射开始由煤炭补充,随后又由石油与天然气补充后,几乎任何类型的工业都可以运转,而不再存在因周边地区砍伐森林造成燃料耗尽的风险。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世界。
在距离终点3米时,抗生素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医疗体系,它可以治疗疾病,于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儿童夭折不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分娩也不会总是危及孕妇的生命。
在终点前2米,人类进入外太空遨游。
然后午夜钟声敲响——我们回到现在。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前方密布着无数种可能性,凭借独一无二的能力,我们似乎能够克服面临的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