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壮丽 人民豪迈:谭谈美篇短文选
- 谭谈
- 1815字
- 2024-10-14 16:28:25
乐在其中
——学做美篇100篇
今天这篇美篇发出后,我学做美篇就满100篇了。
人老了,要自寻乐子,使自己的晚年生活丰富而充实,并从中获得快乐。我觉得,学做美篇,记录时代的步伐,抒发人生的情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我是今年1月26日学做的第一篇美篇,到4月30日是94天(2月只有28天)。我基本上是每天发出一篇,为什么94天发出了100篇?那是学做之初,操作不熟练,做完一篇初稿之后,本应按存草稿键,不小心按了发出键,又不知如何撤回,于是有少数几天,一天发出了两篇。
100篇,阅读量120万,平均每篇阅读量是12000。反应较热烈的,阅读量达18000,反应冷淡的,只有3000多。100篇里,阅读量不足5000的,有5篇;超过17000的,有6篇;大多数是在12000到14000之间。被平台加精的33篇,约占三分之一;被平台推荐的,约占三分之二。100篇中,被读者点赞最多的,为292个赞,评论最多的为53条。平台每周发来的周报,显示我的美篇各项指标超过了90%的发布者。
我学做的第一篇,只有几张照片。第二篇,前面写有三两百文字,后面是几张照片。从第三篇开始,就都是2000字左右的短文,照片从开始两篇的“主角”,转换为“配角”了,只做配图用。
100篇中,40篇是学做美篇时新写的,1篇是转发朋友谈我的(袁送荣在涟源悦读会谭谈作品赏析会上的演讲稿《谈谈谭谈》),59篇是我近年写的旧作(有一篇则是40年前的旧作《山乡渔火》,是应读者要求找出来推出的),新插上配图做成。有些篇什,已收入我去年出版的纪实散文集《奔跑的山寨》中。
引发我学做美篇,是我从云南大理诺邓古村游玩回来,写了一篇短文,想发到微信朋友圈,发不出。一连操作多次,怎么也发不出。这时,一位微友建议我:你做成美篇发发试试?而此时,我对美篇是何物都不知道。于是,这位微友对我进行远程教学,教我如何复制,如何粘贴。而我一个近八十岁的老人对这些新玩意儿,都不懂啊!摆弄半天,仍是一头雾水……正准备放弃,女婿从外面回来了。我问他懂不懂做美篇,他说懂一点,但不精通。在女婿的帮助下,我终于闯进了美篇的门!第一篇,只发出几张游览古村的照片。没想到,这篇美篇发出后,一天时间里,竟然有4000多人阅看。我从中获得了满足,获得了快感!
回顾自己学做美篇100篇,我有这么些体会:
好修改。和微信比,美篇修改方便,可以改后重发,发出后,又想增加点内容,插进些图片,随便改、随便加就是。这是微信无法比拟的。比如那篇《说说喝茶》,发出后,黄明开将军看到后,给我发来他家祖传的乡间百姓用来装老巴叶茶水下地上山劳作解渴的竹筒的照片,我立即补插进文中,将此文重发一次。这个美篇似乎就更完美了。做美篇时有些很想找到的照片,却一时没有找到,只好带着遗憾把美篇发出去。而后,却又找到了这张照片,于是再补插进去重发,遗憾就弥补了……
朋友面更宽了。微信,只有进入了自己朋友圈的朋友才能看到。而美篇,借平台的传播,许多失联的老朋友,都纷纷在平台相会。美篇发出几分钟后,天南地北的朋友就聚集在这里了,在这里心灵相撞,在这里牵手同行了。比如,我年轻时在煤矿系统工作的多位失联多年的工友,都通过美篇平台,与我重新牵上手了。你说妙不妙?
能和读者面对面地交流。自己刚刚写就的拙作,一推上美篇平台,就马上接受天南海北的读者的检验。发出去不一会儿,就有反应,或赞扬,或批评,就有相识和不相识的朋友为你指出错别字,为你挑出词句或史料上的毛病。自己就感觉在与远远近近的朋友交流,心灵在相撞。这时候,内心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如果作品发表在纸质报纸杂志上,哪能这么及时地听到读者的意见?
由于美篇可以及时吸取各方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我便可随时对文章进行修改,使它更完美。可以这样说,每篇文章在美篇平台上推出后,便有无数的校对员、检验员为你的文章校对、检验。如果以后结集出版,就极大地减少了作品的差错。
有时,我还天真地想,到明年自己正式迈入“80后”队伍后,从自己做的若干美篇中,选出80篇颂江山壮丽、抒人民豪情的美篇纪实短文,配上80幅精美的短文记述的现场照片结为一集出版,一定挺美。一个近八旬老翁,通过游历中华壮丽山河,走访祖国秀美乡村写下的鲜活的纪实短文,从各个小侧面、各种小角度,来表现当下的大时代、人民的新生活。就取这样一个书名《江山壮丽 人民豪迈——八旬老汉美篇短文选》……朋友,我这想法是不是够浪漫啊?
一个老人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只有心随时代走,心才不会老!
学做美篇,充实生活,愉悦心情,本老汉乐在其中啊!
2023年4月30日于涟源白马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