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只要想到这本书要出版,我便脸红。我是个写广告的,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帮人卖东西。我是如此渺小,又无所作为。

我站在办公大楼的中间一看——我看见了天。

我看见我在世界上喜欢的东西。

干活,吃饭,有时间休息,抽一根烟。

我看了看钢笔,

问自己,

我拿这玩意儿干什么?

在话剧《推销员之死》的这段独白中,推销员的儿子比夫拿着一支偷来的钢笔,站在大都会的天空下,质问自己到底要过怎样的人生。

比夫的问题也不时困扰着我。

多年来我在城市的办公大楼里上班下班,在电梯里上上下下,张望窗外被高楼包围的那片天。手中的笔虽不是偷来的,却以同样尖锐的笔锋刺向我,似在问:“握着它,你在干什么?”

“售完即止。写得最多的是售完即止。”

这是我给自己忠实的回答。当时我入行不久,在香港奥美广告公司服务一家连锁零售店,为他们做着频繁的促销活动和节日推广,重复写着“售完即止”。

工作两三年后我渐渐发觉,东西很少售完,哪怕一款售完,另一款新商品也早已整整齐齐码放在货架上。“售完即止”没有说错,只是当我一次又一次写上“售完”,接着写下“即止”,便不禁对这句话的真实性存疑。

我没有因为这些疑虑而转换职业。我只是在广告行业当创意、写文案。十年前我离开办公室固定的工位,成为自由职业者,不坐班,依然做广告,帮客户卖东西。

然而,推销员之子的质问冥顽不化,死缠烂打。为了打发这顽固的问题,我便试着拿起那支笔,写些不是广告的东西。

我词不达意地写下那些在忙碌的工作中看见的、感受到的。我向来喜欢在极高强度的工作中开小差:从公司的后门溜出,去公园坐在大树下;在热火朝天的广告摄影棚监片,观察小场务的举手投足;出差时从登机队伍中的白领男的后背,瞟见一片广阔无边的天空,浮想联翩。

这种从快速的工作节奏到片刻休止的转换,让我的心安定下来,就像蜘蛛在迅捷的捕猎后,总回到网的中心,一动不动。中心,为到达四周最合理的距离,是以蜘蛛伏于其中;而回到自己的心,便也是以最直接的距离直抵身边的一切,不忙不慌,去静静地观,细细地想:周围有什么?发生了什么?真相又是什么?

在工作中,我努力将广告做好;在精神上,我一直坚持对真的追求。在虚假与真实面前,我选择真实。在美化商品的日常工作中,我从容地回到自己的心,去看清事物的真实面目:如果是一滴水,就去看这水滴的原貌;如果是一颗打磨完美的钻石,便从这碳元素构成的矿物中寻其本真。

我尝试慢慢认清工作的真相。我发现只有抓住工作的本质,才有可能在纷乱与繁忙中从容不迫,理智地工作,在商业世界更好地生存下来,而不至于成为一个被人抽动的陀螺,在疯狂的旋转中迷失自我。

当紧张的工作项目完工并发布时,我大都不看。我常到街头看凋零的落叶、匆匆的行人,感受普照大地的阳光。从观察他人我看见自己;在晦暗的会议室蓦地目睹大自然近乎神性的光芒;无数时间的切片,让我感到当时的存在,甚至自我的真实存在。

感谢编辑赵辉和张飚,以及好友罗丹妮的支持,让我有机会整理过去几年这些零星的闪念、幼稚的观点。

当我重新阅读这些粗陋的文字时,我甚至惊讶于自己的一些想法:原来我曾经这样想、曾经这样看,原来,我是这样不忙不慌地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