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 龙州土司和他的敕修报恩寺
- 作家trti8r
- 3576字
- 2024-10-16 07:54:42
宣德三年的春风,似乎并未能完全吹散前一年“宣德启衅”留下的硝烟。
随着战争的持续,大明王朝的军队在陈怀、刘昭等将领的带领下,继续在松潘、龙州等地与叛乱的番族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明军与龙州联军他们紧密配合,相互支援,士气大振,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蛮族的围攻在联军的猛烈反击下逐渐瓦解,那些曾经嚣张一时的敌人,如今只能四散奔逃,寻找着最后的避难所。
随着战火的逐渐平息,松潘之地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王玺站在残垣断壁之上,望着这片曾经被战火蹂躏的土地,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看到了废墟中的生机,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欢声笑语,感受到了和平带来的宁静与安详。他知道,这一切都是那些英勇牺牲的将士们用生命换来的,他们的名字或许不会被所有人铭记,但他们的功绩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王玺深吸一口气,将这份感慨深埋心底。他明白,作为一位将领,他不仅要庆祝胜利,更要为未来的和平与安宁继续奋斗。他转过身,望着整装待发的将士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史书记载,他们在圪答坝、叶棠关等地屡战屡胜,不仅夺回了永镇桥等战略要地,还成功抚定了祈命等十族,招降了渴卓等二十余寨,使得松潘地区的局势逐渐趋于稳定。
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龙州土司的兵马同样功不可没。他们奉调出征,从涪江流域一路杀至岷江流域,所到之处,番族无不望风而逃。王玺,这位龙州土司麾下的勇将,更是率领着一千三百余名子弟兵,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建奇功。从圪塔坝到水圪垭,从五渡桥到三舍驿,再到黑松林等关口,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势如破竹,为明廷的平叛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在这场战争中,王玺的名字也悄然崛起。他虽年轻,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在多次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勇猛无畏,不仅赢得了将士们的尊敬和信任,也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最终,凭借着卓越的战功和家族的传承,他按例承袭了白马土司的世职,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新领袖。
对于王玺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耀和权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深知,作为土司,他不仅要守护这片土地和人民的安全,还要维护边疆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因此,在接袭土司世职之后,他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治理和防御的工作中去,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这片土地带来了长久的和平与繁荣。
宣德四年的春风里,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山川间弥漫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这一年,对于龙州之地的王氏家族而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王玺,这位年仅二十四岁的青年才俊,自上年袭任土司世职的那一刻起,便肩负起了家族与土地的重担,他的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也有对先辈遗志的深深敬意。
王玺自幼便听闻家族中流传着关于祖茔风水的种种传说,那是一片被群山环抱、藏风聚气的宝地,据说能庇佑王氏子孙世代昌盛。然而,岁月流转,世事变迁,祖茔所在之地渐显颓势,家族运势亦似有微妙之变。王玺深知,迁葬祖茔,不仅是对先人的敬重,更是为了王氏家族的长远发展。
于是,在袭任之后的第一件大事,王玺便决定延请锦城之名士——风水大师李士杰,前来平武勘查地形,以寻得新的吉壤。
李士杰,年逾五旬,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一双慧眼能洞察山川之灵,是蜀中公认的堪舆大家。
春日的一个清晨,阳光透过轻纱般的薄雾,洒在平武的青山绿水间。王玺亲自率领家族中的长者,于城门外恭候李士杰的到来。随着一声悠长的马嘶,一辆装饰古朴的马车缓缓驶入视野,李士杰身着青衫,手持罗盘,步下马车,与王玺相视一笑,那份默契仿佛早已跨越千山万水,心灵相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士杰与王玺并肩踏遍了平武的山山水水。他们或攀峭壁,或涉溪流,每到一处,李士杰便以罗盘定位,细察地形,又辅以望气之术,寻找那传说中的龙脉所在。王玺则在一旁虚心请教,时而记录,时而沉思,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与对祖先的敬畏。
终于,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李士杰站在古城奉亲山山巅之上,指着前方的一片幽谷,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此地,山环水抱,藏风聚气,乃天然之吉壤也。”他缓缓说道,“若将王氏祖茔迁至此地,定能庇佑王氏家族子孙昌盛,福泽绵长。”
王玺闻言,心中激动不已,他深知这不仅是李士杰的专业判断,更是上天对王氏家族的眷顾。于是,他立即着手筹备迁葬事宜,组织族人,精选吉日,准备古城奉亲山的祖茔扩建与修缮工程。
宣德五年,春风再次拂过平武的每一寸土地,万物复苏之际,也迎来了王玺二十五岁的青春年华。这一年,对于王玺而言,是荣耀与责任并重的一年,他的名字与几桩大事紧密相连,被历史的长河深深铭记。
《薛氏宗谱》中简短的记载“五年,礼部差官赍赏”,虽未详述具体缘由,但足以想见,王玺或其家族因某种卓越贡献或深厚功勋,获得了朝廷的嘉奖。这份来自礼部的赍赏,不仅是对王氏一族的认可,更是对王玺个人能力与品德的肯定,让他在土司之位上更加稳固,威望日隆。
同年,平武土司王玺怀揣着对家园的深情与对未来的远见,毅然决定奏请朝廷筑建龙州城。这项浩大的工程,旨在将原本仅以木栅围合的简陋州城,改造成一座坚固的砖城。这不仅是为了增强防御能力,保护百姓免受战乱侵扰,更是为了彰显王氏家族的荣耀与平武地区的繁荣。王玺亲自参与规划,精选石材,招募工匠,历经数月辛劳,一座巍峨壮观的砖城在龙州大地上拔地而起,成为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而在这繁忙的城建工作之余,王玺心中始终挂念着家族的根与魂——古城奉亲山的祖茔。自去年筹备迁葬祖茔以来,王玺便深感责任重大,他深知,祖茔不仅是王氏家族历史的见证,更是子孙后代心灵的寄托。于是,他决定在宣德五年正式开工建设古城奉亲山的祖茔扩建与修缮工程。
王玺亲自聘请能工巧匠,按照传统礼仪与风水学说,精心设计施工方案。他要求工匠们不仅要注重外观的庄严肃穆,更要注重内在的风水布局,确保祖茔能够真正起到庇佑家族、兴旺后人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王玺时常亲临现场监督指导,与工匠们共同讨论每一个细节,力求尽善尽美。
经过数月的紧张施工,古城奉亲山的祖茔焕然一新,规模更加宏大,气势更加磅礴。王玺亲自撰写碑文,铭刻家族历史与先人功德,让后世子孙能够铭记于心,传承不息。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映照在祖茔之上,那份庄严与宁静便让人心生敬畏,仿佛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响,感受到王氏家族千百年来的坚韧与辉煌。
宣德六年,春风和煦,万物复苏,龙州之地迎来了新的篇章。这一年,王玺二十六岁,正值青春壮年,他的每一个决策与行动,都深刻影响着王氏家族乃至整个龙州地区的命运。
随着《明实录·宣宗实录》中“宣德六年四月乙巳,设四川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僧纲司,置都纲、副都纲各一员”的记载,明廷对松潘地区的管理策略逐渐清晰,不仅在军事上加强了控制,更在思想文化上开始了深入的渗透。这一举措,无疑是对氐羌系民族的一次重要整合,标志着明廷在该地区治理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
而在这片土地上,王玺的身影同样引人注目。
正月初八日,一个吉祥如意的日子,王玺正式启动了王氏宗族祖墓地的迁葬仪式。这是一场庄严而隆重的仪式,不仅是对祖先的尊敬与缅怀,更是王氏家族对未来的一种期许与寄托。在王玺的精心安排下,祖茔从长惠山东迁至奉亲山,新址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被认为是一块能够庇佑家族世代昌盛的风水宝地。迁葬之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氏族人身着盛装,手捧香烛,跟随王玺与李士杰,缓缓步入那片被选中的古城奉亲山幽谷。随着祖茔的顺利迁葬,整个山谷似乎都笼罩上了一层神秘而祥和的光辉。王玺站在新坟前,望着远方连绵不绝的山峦,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感慨与希望。他知道,这不仅是对祖先的告慰,更是王氏家族新篇章的开始。
从此,王氏家族在王玺的带领下,凭借着新祖茔的庇佑与自身的努力,逐渐在龙州之地崭露头角,成为一方之望族。而王玺与李士杰的这段佳话,也如同那山谷中的清风一般,穿越时空,流传至今。
迁葬仪式之后,王玺深知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性。他特地延请了当地著名的儒士孟城王命,撰写了一篇迁墓记事的文章。这篇文章不仅详细记录了迁葬的过程与细节,更融入了王玺对家族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祖先功德的崇高敬意。文章语言质朴而深情,字里行间透露出王氏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为了永久铭记这一历史事件,王玺还下令立下了“龙阳郡节判王氏宗亲墓誌碑”。这块石碑,选用上等石材,雕刻精美,碑文由孟城王命亲笔撰写,字迹工整,笔力遒劲。它不仅见证了王氏家族祖墓的迁葬过程,更成为了王氏家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岁月流转,时至今日,“龙阳郡节判王氏宗亲墓誌碑”依然屹立在奉亲山之上,绝大部分文字保存完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遥远而辉煌的历史。每当后人前来祭拜祖先之时,都会驻足凝视这块石碑,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震撼与感动。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王玺,他的智慧与远见、勇气与担当,也将永远镌刻在王氏家族的历史长卷之中,成为王氏后人学习与敬仰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