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文昌林府

公元1220年,扬州盐院西侧文昌大街运司公廨。

巡盐御史林如海家的宅子也在其中。

本是三进院,从中又单隔出一个小院。

小院中的菊花已是全都开了。

一丛丛一簇簇,或隐于山石之处,或茂于竹篱之边,其态或如千丝勾卷,或如婴拳正抱,聚起份自然天成,逸出些清绝品格。

内院北边三间厢房做了书房。

透过多宝格,可看见西间内正中放着张黑漆两轴大案台,案台上笔墨纸砚色色齐全。

林修临案而坐,嵌宝小白玉冠将乌鸦鸦的头发,整整齐齐地束起来。

他穿着一袭霜色锦罗箭袖素服,轻揉着有些酸痛的手腕,大案台上铺散着十来页抄好的经文,正在晾干墨迹。

记忆里,原身连自己的身世都不知道便殇折了。

林修心里有些低落,不由又想起,另一个世界的母亲来。

三年前的他还是名学生,因为生了一场大病,莫名其妙地来到这方红楼世界,成为苏州林氏的养子——林修。

记忆中,原身对出身看得极重。

虽为养子,可依然有“外室子”的传言,曾压得他喘不上气来。

那些奴仆下人的口舌,风刀霜剑一般,虽不见血,却割的人心生疼,也养就了原身不爱出门,不喜读书,只把自己圈在小院这方天地中,整日里昏沉沉,自哀自怨的性子。

十岁那年,原身莫名横死,林如海也连带着遭了殃。

或许是因为自己穿越来的缘故,改变了些许事情,他也侥幸活了过来。

只是大门不出的少年,跟人能有什么仇怨?

三年来,林修也曾细细探究过原身的死因,只知被人投了毒,后来还有些莫名的灾劫。

至于究竟是谁,出自什么缘由,也没能调查清楚。

直到昨天,林修才从林如海口中得知。

五年前,贾敏将他带回府时,只道是贵人所托,让林如海收为养子,好生抚养。

林如海只当是宫闱间的密事,自然也不敢多问。

至于原身的真实身份,则随着贾敏离世,成为一团迷雾。

只这五年里,林修是个多灾的体质,总有些小灾小难的。

贾敏病故时,也只交待林如海,定要好好照顾他,他日贵人定会有所回报。

林修叹了口气,心头暗暗筹划着如何得知背后之人。自己活了两世,连做人带做鬼,也有三十多年了。

一惜原身,又叹自己,作为男儿,实在不该那样将自己蹉跎了去。

真真愧对爱护自己的林伯父和许铎、周镇二位叔叔。

正想着,小厮青松进来回道:“周叔说明日辰时出门往灵泉寺去,一切诸事均已打点好了,让小的来问主子,还有什么要吩咐的没有。”

原来,前日里,林修接到灵泉寺方丈大师的邀请。

便打着替自己烧香祈福的名头,让周镇去往城外寻了个寺庙。

林修见青松问起这事,缓过神儿来,笑道:“没什么要嘱咐的,林伯父那里,我晚间用完饭后过去再说一声便是。”

他说着话,又从架子上寻了个紫檀木贴雕竹黄虫草的匣子,将抄写完毕的经文放进去装了,免得丢个一张两张的。

青松忙应了声,从暖瓶里倒了一杯温水,等林修喝了才退出去。

又想起小主子话里的意思,是晚上要在自己院子用饭,便转身跑去小厨房,跟里面的厨娘招呼了一声。

按着林府的规矩,一概吃食都是由大厨房供应,就连贾敏的正院也是如此。

可因林修的身份特殊,加之刚到林府时年纪又小,林如海担心他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妥,便在林修的院子中设了小厨房。

这一设就没再撤去。

小院的一概用度采买供应,都是由许铎调停着,再由厨娘精心去做,也算是便宜。

用毕晚饭,林修略歇息了一会儿,心里估摸着正院那边也该吃完了饭,这才起身往那边去。

刚进院门,就有眼尖的丫头看见他,忙笑迎上来。

边给林修请安,边向正房里回话说:“老爷,修哥儿过来了。”

话音还响着在,人就打起了帘笼。

林修冲那丫头微微颔首,迈步进了房内,只见林如海正欲起身相迎,旁边还依偎着一个通体麻衣,身形怯弱的小女娃。

林修向林如海施了一礼问安后,女娃也上前,给林修见礼,低声道了句:“修哥哥。”

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林修抬眼看去,只见女娃巴掌大的面庞上沾着晶莹的泪珠,眼睛粉融融的,眼见是刚哭过,便忙问:“姐儿这是怎么了?”

女娃儿没应声,睫毛如扇轻微微颤着。

林如海示意林修坐下说话,接着叹了口气,说道:“玉姐儿的外祖母,自都中遣了男女船只来接,明日便到了。她不忍弃老儿而往,无奈玉姐儿的外祖母执意如此,我正在劝。”

林如海抚了抚黛玉头顶的髽鬏,接着又说:“我已不惑,无续弦的打算,玉姐儿体弱年幼,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可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正好减我顾盼之忧。”

林修看向黛玉,黛玉垂着头,看不清面上的表情,只一颗颗泪珠儿巴巴砸向地面。

林修对红楼世界也略知一二,黛玉此去荣国府,便如那飘萍浮水。

他忍不住就想劝说林如海,收回送玉姐儿前去的念想。

正要开口,忽又想到自己被人毒杀这事,险此连累林如海丧命。

黛玉如果继续留在扬州的话,恐有性命之忧。

虽说自己这几年早有防备,但若伤着了黛玉,自己可不就成了那起子忘本负义之人?

林修略一思忖,面上不显:“伯父说的有理,只是丫鬟婆子总要安排妥当,莫让姐儿受了委屈。”

林如海道:“修哥儿不必担心,玉姐儿的外祖母来信说,那边都备得齐全,一切都照着荣府姐儿们一般份例。玉姐儿此行带了王嬷嬷和雪雁。去的人多了,荣府反而不好安置。”

林修知道王嬷嬷和雪雁,是黛玉身边伺候惯了的人。

雪雁年纪虽小,但心思也算细腻;王嬷嬷虽有些年纪,遇事倒也沉稳。

但出门在外,宽裕些总是好的,就又说:“虽是惯用的,到底姐儿年纪还小,才刚失去母亲,府里再加派两个老道的,也放心些个。”

话音顿了一下,林修接着又道:

“玉姐儿新换地方,若全是新人,难免支使不惯。不如咱们家多去些人,也能让妹妹过的舒坦些。”

林如海看着眼前已经束发的林修,忍不住想逗他:“修哥儿说的是。不过,玉姐儿的外祖家是诗礼簪缨之族,咱们赫赫扬扬地派人跟着,难免被人看了笑话。”

林修生怕林如海发现他言语间太过,不像孩童的样子,便装样撇了撇嘴角,说道:“那有什么,林伯母哪回出门不都是身边跟着一群婆子丫头的。”

其实,林如海心里也是担心黛玉受了委屈。

听见这话,他便哈哈一笑:“那就依你所说,咱们多派些人跟着。”

林修也跟着呵呵笑了。

他看了眼黛玉,想了想,安慰道:“玉姐儿别怕,你只管安心的去,在那边住上几年,我就去接你回家。”

黛玉抬起一双细长的眼眸,看向林如海,挂着泪珠的脸上,浮上喜悦。

林如海心中一软,保证道:“姐儿且安心去,过个几年,定会去接你回府。”

黛玉听了,喜欢地什么似的,汪着泪的眼睛也弯成了月牙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