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嘉靖的称赞

首先得明确错误肯定不是嘉靖的,嘉靖有古圣王之德行,实乃千古流芳之明君。

如今遇到的那些灾难,只是上天给予的考验。

君不见轩辕皇帝之前天下一片战乱,君不见禹帝之前天下皆乃泽国。

其次出了问题肯定是要有人背锅的,而这个人不能是朝廷高官,因为到了四品以上,不管是严党还是清流,都是嘉靖亲自任命的。

不管骂了谁,都会让嘉靖显得识人不明。而且这对王远未来发展也极为不利,所以也只能骂些地方官。

没钱定然是地方官贪污了、旨意无法完全实施定然是地方官欺上瞒下、出现灾情必然是地方官治理不善导致冤情……

当然还要不留痕迹的,责骂严党权力过大,这是在清流一方的政治正确。

最后,还需要说出几点改革的办法。

因为有徐阶这个嘉靖身边的近臣,王远对于嘉靖有哪些方面的想法,自然是一清二楚。

不过去掉那些不能写的,比如修建道院祈祷。

王远大笔一挥就是【革新三法】

第一就是礼仪方面的革新,嘉靖刚登基便掀起了大礼仪之争,对于礼仪的看重自然是非常大。

只要能在这方面改的顺了嘉靖的意,立刻锁定排名靠前。

第二坚定不移的禁海,王远提出了卫所,除了在岸上要防住倭寇来袭,还需要有一定的船舶可以海面上拦截。

这改革简直是扯淡,完全就是写出来看的。给卫所所增加船舶出海,简直就是开玩笑。

先不说卫所有没有海战的能力,就说海岸线绵延数千里,怎么可能是一点船舶就能防得住的。

王远之所以这样写,就是知道嘉靖十分讨厌南边的倭寇,否则就不会有从最开始的朱纨到现在的胡宗宪,打了整整十多年的抗倭之战。

不过给卫所配船支,也是必要之事,海军不是一时半刻培养的出来的,向来就有百年海军的称呼。

王远既然来了大明,那日后肯定要扩展海外,提前让卫所一些官兵感受海军也是必要之事。

第三改稻为棉,没错就是在那个严党改稻为桑政策失败后,清流推出的改稻为棉。

改稻为桑本应该是最好的政策,但是严党执行方面出了问题,良政变恶政。

他比改稻为棉获得的利益更大,但是也因为利益太大,日后肯定会使严党来接手。

严党也肯定会搞的天下一片乱象,到时候提出这个策略的王远,肯定会受到牵连。

不过如果是变成改稻为棉又有不同,在改稻为桑失败之前,严党是不可能考虑他的政策。

改稻为桑失败后,那就更不用说了,到时候严党就自顾不暇了。

革新之策再写更多的话就不好了,写三个方面是正好的。

简而易见的,王远写的三个革新之策,除了第一个其余两个都没有实施的可能性。

不过这个倒是无妨了,王远需要的只是写出来并且写得精彩,实施的问题就不是他该考虑的了。

………

在王远精心书写的时候,一行人也进入了殿内。

没错,正是迟来的嘉靖。

不过官员们和考生,倒是看不见嘉靖的样貌,嘉靖直接从后门进入了屏风。

因为动静太小,王远这些静心思考的考生根本就没发现,如果不是突然闻到香味和看到身前的阴影,都不知道有人站在后面。

不过王远可不认为,他身后的是嘉靖皇帝,因为那股香味实在是太浓了,在香味之中含有一丝的尿骚味。

这让第一次闻到的王远十分不适应,不过王远还是连忙专注于写作,能在考生中随意行走,肯定不是一般太监。

这权利就连那些官员都没有,他们只能在殿侧望着。

王远也不知道,身后那太监待了多久,不过等闻不到香味的时候,已经写了百来个字。

……

黄锦今日跟随主子来到谨身殿前,就被特意吩咐关注一个叫王远的考生。

这人他也有所耳闻,从六年前那个不足十岁的神童考中秀才,再到被徐阶长子徐璠收为徒弟,再到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特意在自家主子面前提到这人。

黄锦也是没想到,一年前自家主子吩咐,不得以年龄论高低的话语,才得以考上举人的王远,竟然与自家还有些关系。

王远的祖父和他黄锦一样,都是兴王府的老臣,王远的祖父王鹏飞他还记得。

因为会时常讲一些府外面的事情,让当时年纪尚小的主子高兴,亲自赐了个“鹏飞”的名字。

看着如今的王远,黄锦也是想起,当年王鹏飞是十六岁来到了兴王府当护卫。

如今他的孙子,也是十六岁考中进士,即将为朝廷效力。

这是自己人啊!

回到屏风后,黄锦将自己看的那十几个人的文章,大致给嘉靖说了一下。

重点当然是王远的文章,因为王远写的快,如今草稿已经写完,正在誊抄工作。

所以黄锦也是囫囵的背了下来。

嘉靖一开始听到其他人的,还不以为意,这些年他都听腻了,也就是那一番大道理翻来覆去的讲,有时候或许有些新意但也就那样。

但是听到王远的文章,又有了不同。

天道降下灾难不一定是昏君,而是明君必要经历的波折。

谁敢说轩辕皇帝、禹王不是圣贤,他们也正是平定了灾难,这才被封了圣王。

而他嘉靖又何尝不是如此?

从一介旁支藩王,到如今君临天下的皇帝,经历了多少磨难?

用大礼仪之争按死了当时的权臣杨廷和、因为发生了争贡事件所以实行了海禁、发生了壬寅宫变所以搬到了西苑、因为发生了倭乱打了十余年的倭寇、俺答汉入寇京师他也圆满搞定………

至于那些每年都会发生几十上百起的自然灾害,就不用提了。

而后又听到往后面的拍马屁,更是不由的飘飘欲仙。

废话,现在看了那么多小视频,还能不知道怎么拍马屁,最得领导喜欢吗?

最后听到那三个革新之策,不由的更是满意。

尤其是第一项礼仪方面的改革,他嘉靖继承皇位的法理就是皇明祖训,夺权的根本就是大礼仪。

可以说大礼仪,就是他嘉靖最引以为豪的成就。

夏言也就是因为推动了大礼仪之争,才被他任命为首辅,也是因此以夏言那臭脾气,嘉靖才忍他到嘉靖二十七年。

看完这三点,他不由得感慨不愧是兴王府的老臣,就是得他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