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清部队?来吃几发弹丸就知道什么叫大明科技了。

郑成功结果滑膛燧发枪后,一旁早已待命的士兵也是上千介绍起了这把武器的用法。

“能打到一百二到一百八步远还能保持有效的杀伤力?”

郑成功在听到这句话后再也忍不住自己的震惊,用着询问的眼神望向了朱内慈,在看到其颔首点头后询问道。

“陛下,可否允许臣进行试验。”

朱内慈微微摊手示意郑成功可以开始表演了,事出突然周边并无靶子可供瞄准,郑成功倒也不在意,直接瞄向了一旁的岩壁。

“郑将军,发射前需要用此物清理一下内部的火药残留。”一旁的士兵将一件细长‘铁线’递予了郑成功。

滑膛燧发枪和后世的枪械不同,火药于弹丸都是一同塞入细窄的枪管内点燃发射,每一次发射后或多或少都会残留火药激发物会影响精准度。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郑成功无师自通的抬起枪管瞄准山崖,轻轻扣动扳机后,清脆的声音和雾气一同出现,对面的山崖上也肉眼可见的碎了一块岩石。

郑成功默默的在心中大概计算了一下距离,对面那个小山壁大概和自己有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居然能大致范围的命中。

即便军中多年锻炼眼力优异的长弓手也很难在这个距离精准命中一个圆点形的活物。

郑成功的神情逐渐的兴奋了起来,常年在军中作战的他一下子就意识到了此物的价值“陛下此物我大明月哦不!年产量几何,士兵经过训练后换弹到发射的时间约莫几个呼吸。”

朱内慈平静的开口“郑将军还请缓和心情,孤理解你的激动,不过此物因为工艺和工匠熟练问题,需要精细打磨。

“目前一个月大概也就能出品一百五至三百的数量,不过孤已经下令让工匠学习掌控,等其余工匠熟练和流程化后此数量可进一步上升。”

“一百五至三百。”郑成功默默的在心中计算了起来。

半年的时间如若能训练出一支千人的火枪队,按照此物的射击距离和便利的携带,反攻大陆不切实际,但横扫南洋重新确立地位戳戳有余。

雨林中搭弓射箭的效率远远不如火枪手,最主要的是想培养一名优秀的弓箭手需要的时间是以几年至十年为单位计算,所以弓弩才能被普遍装备,但便携弩的杀伤距离并不优异。

火枪携带便利,训练人手也方便,一个月至两个月就可以速成带到战场之上,杀人的负担也小,如果由老兵组成,在敌人冲来之前至少能射击二到三轮。

把控足够距离之下甚至重甲都无需携带,轻甲上阵即可,在缺乏足够舱位的情况下简直是水师的利器。

郑成功的眼神逐渐的激动了起来“此物真乃神来之笔,是对火器的一次绝佳改进机会,臣请求陛下让工部全力制造此物。

“只要给臣一支两千至三千人的火枪队伍和若干水师,臣有信心为陛下在清军的围攻中守住台湾十年不破。”

朱内慈摇了摇头“郑将军勿激动,台湾作为我大明反攻桥头堡自然要守,但如今有更加重要之事还要请将军督办。

“在此之前孤想请将军了解一种火枪队的训练方法。”

“臣洗耳恭听。”郑成功拱手。

没多久他就在一个被清空的训练场地中见识到了朱内慈所说的火枪队训练方法,三段射击法,人如同列队检阅一般被排成了整齐的三排。

第一排射击完后下蹲依次由后排进行设计,轮流进行之下在第三排发射完后,第一排下蹲的士兵也完成了对火枪的清理和装填,只要阵型不崩溃的情况下,轮流射击绝对是战场的绞肉机。

郑成功双眼发亮的感慨“陛下,这是由三段击进行改良的方法吗?的确是一个绝妙的点子,此方法对军队战力的提升将会是成倍的增加。”

明朝军中也有三段射击的概念和方法,此方法和后世中有所不同,是准备多把火统由三人轮番进行射击装填更换,保证效率的同时兼顾了杀伤。

此方法大幅度的提升了火枪队的效率和攻击,但与如今所见相比却逊色无比,几乎是和燧发枪的发明一样简直是跨越了时代的阵法。

朱内慈摇了摇头“不,此方法是洪武年间由沐王府黔宁王沐英所创立的一种火枪部队阵法,只不过后续并未大范围的记载流传。

“在工匠研发出燧发枪后,由如今的沐王府后人黔国公沐河提出并普及,沐将军如今依旧在研发改良此方法,测试出效率最高的排线部队,孤将其命名为线列步兵。”

旁边的李公公也是献上吹捧“线列步兵,何其贴切!陛下所赐之名真乃神来之笔,为此部队点上灵魂。”

并排的三段六段乃至九段的射击法和线列步兵真正扬名天下被人所知是在大航海的殖民时代中和欧洲殖民者一同扬名至全世界。

但此方法最早发源于何地时却各有争议,起码大明一朝,早在沐英率军进入云南平叛永镇云南时就有所出现。

黔国公沐英面对土著骑大象和叛军等部队时深感火器装填的缓慢,最后发明了这种三段射击法,也靠此平叛和扫荡了云南的土司叛军。

只不过由于许多原因,此方法并未在大明内部广为推传,只是纯粹的记录在了部分兵书和史册中成为了一则纸面消息被雪藏在了历史内。

如今的便携的滑膛燧发枪的出现让沐河意识到了火枪部队的重要性,完全可以取代步兵和弓兵,一下子就联想到了自家先祖沐英所创方法。

郑成功满是感慨“原来是黔宁王所创,黔宁王不愧为平定云南之英才,如若能仰其一二风采该是何等幸事。

“如今我大明通古烁今,以先辈之学基础做出创新和叠加,如此何愁复兴无望。”

此三段射击法下,三千火枪队如果能保证火药弹药充足,别说靠海军固守台湾了,直接在金门沿海建个坚城,少量海军协助下简直固若金汤。

大清部队?来吃几发弹丸就知道什么叫大明科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