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抗战前的经济建设
一、60年来的中国经济
溯今60年前,便是1881年。在这60年内,中国各方面的变动,如政治、军事、教育、思想、家庭,等等,变动都是很大的,但是经济的变动尤为剧烈。简单的说,这60年来经济的变动,是使中国由一个中古时代的经济走向近代化的经济。所谓近代化的经济,在欧美也不过一二百年的历史,乃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产物。在英国,工业革命在18世纪的中叶便开始了,但在中国,这种运动直到19世纪的末年才见萌芽,到了现在还未完毕。我们现在检讨过去60年的经济变动,是要温习我们已经走过的路程,看看我们已经有了什么成绩,因而决定我们在哪些部门,还要继续的努力。
(一)
在第一个十年内,便是从1881年到1890年,中国的国际贸易有一个很大的变动。在进口洋货一方面,我们自有海关报告以来,总是以鸦片居第一位。但自1885年起,鸦片的位置便让给棉织品了,此后鸦片的进口便逐渐衰微,直到1917年,鸦片的进口便完全禁止了,结束了中外贸易的一段丑史。国外棉织品的输入起于何时不能断言,但是总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据英人的记载,在18世纪中叶的时候,中国货物输往英国的,除了茶、丝,就要轮到土布。那时英国棉纺织业还未发达,英人手织的布匹不能与中国的土布比美,所以贵族富豪都愿意买中国的布。工业革命的结果,把这项贸易的方向倒过来了,英国人不但不买中国的土布,而且还把大批的棉货向中国运来,中国的手工纺织业受到打击而逐渐消灭。20世纪的初叶,舶来的棉织品达到了最高峰。1905年,棉织品的输入占总输入的40.5%。可是凡事有弊亦有利,舶来棉织品虽然打击了我国的手工纺织业,同时也刺激了机器的纺织业。中国新式的纱厂布厂,一天一天的加增起来了,直到1936年,中国输出的棉货已超过输入的棉货。这一个例子,是很可玩味的,因为它证明了,只要我们自己努力,与外人作经济的竞争,并非困难的事。
在出口土货一方面,1887年以前,茶总是居第一位,是年它的位置,给生丝夺去了。丝在出口方面占首席近40年,1928年让给大豆,大豆于1935年又让给桐油。在19世纪初叶,中国的茶独霸世界上的市场。1839年,印度第一次运了八箱茶叶到伦敦出售,重量一共不过350磅,以后印度、锡兰的茶叶,便取中国原有的光荣地位而代之。据1937年的统计,印度输出茶叶156万公担,锡兰输出96万公担,荷属印度,输出40万公担,中国输出40万公担,只及印度输出总量的四分之一。中国的丝在世界市场上的位置,于1905年开始衰退,日本的丝逐渐夺取中国丝的地位。到了1937年,日本丝的输出已有2853万公斤,中国的输出,只有411万公斤,只及日本的输出七分之一而已。茶与丝的没落,是中国近代商业史中最值得注意的事,它证明了,一种商品如不力图改进,只知故步自封,结果是终要失败的。
60年来,参加中外贸易的商品,是逐年的多起来了。在1881年,茶与丝两种商品占出口总量的83.6%;鸦片与棉织品占入口总量的69.4%。可见当时中外的贸易,只限于少数的商品。可是到了1932年,出口的货物共有356项,进口的货物共有483项。项目的加增,自然与价值的加增,是成正比例的。在1881年,进出口的总值,不过14,000余万两,但是去年进出口的总值,便达23万万元。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外国合作,所以生产工具、交通器材等等,输入的数量,一定日有加增,同时我国的富源,为外人所需要的也很多,所以中外贸易的前途,一定是很光明的。
(二)
在第二个十年内,便是从1891年到1900年,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件大事,便是《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于1895年签订的,其中有一条,是允许外人在中国的口岸开设工厂。在《马关条约》以前,中国不能说是没有新式的工业。杨杏佛先生,曾把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史分为五期,自1862年至1881年,为军用工业时期;自1882年至1894年,为官督商办时期;自1895年至1902年,为外人兴业时期;自1903年至1911年,为政府奖励及利权收回时期;自1912年至1921年,为自动发展时期。杨先生的前两期,都在《马关条约》之前。现在我们环顾国内的工厂,就可发现在《马关条约》以前设立而现在还存在的,真是寥若晨星。军用工业时期内设立的兵工厂与造船厂,可以说是完全失败。李鸿章于1890年在上海设立的机器织布局及纺织新局,以及张之洞于1893年在武昌设立的机器织布局,有的已毁于火,有的已经易主数次。上海是中国纺织业的中心,但在《马关条约》以前设立的纱厂,只有四个,便是华盛(机器织布局改组)、裕源、裕晋及大纯。可是在1895年,外商的纱厂便有五个设立,即日商的东华公司,英商的怡和、老公茂及鸿源,德商的瑞记。自1897年以后,棉花的进口大增,便是中国机器纺织业开始发展的预兆。新式的丝厂也逐渐设立。以前中国出口的丝,都是手工业的产品,1894年,厂丝第一次在海关报告中出现,到了19世纪末年,厂丝居然在出口丝中占了40%的数量了。我们还有一种统计,可以表示工业在19世纪末年,受了外人的刺激,有长足的进展,就是在1886年时,进口的机器只值18万两,1894年,加至111万两,《马关条约》签订的那年,突增一倍,达到230万两。
自从《马关条约》之后,中国的工业,虽然遇到不少的磨折,但总在那儿进步。我们可惜没有完备的统计,来表示进步的过程。20年前,杨杏佛先生写中国工业史的时候,发现注册的工厂,共有475家。根据经济部二十八年底的工厂登记底册,登记的工厂,已有4277家,资本总数为390,540,965元,职员有45,512人,工人有467,894人。这种登记,可惜是不完全的,不能代表中国工业的全貌。单就登记的工厂来说,有两点可以注意的。第一是中国过去发展的工业多为轻工业,在4000余工厂中,饮食品工业有1061家,纺织工业有914家,居第一位及第二位。机器工业不过369家,而且都是小规模的,因为这300多家的工厂,资本合计不过400余万而已。化学工业差强人意,共有584家,资本总额为5100万元,厂数与资本数均列第三位。第二点可注意的,就是这些工厂多集中于少数都市,上海一地便有1235家。上海除外之江苏及浙江二省,合有工厂1201家。所以登记的工厂,有一半以上,是集中在江浙二省的。
《马关条约》,一方面刺激了中国的新式工业,一方面也替外人在华投资开了方便之门。据雷玛教授的估计,外人在华投资,总数约美金30万万至35万万元。在1931年,还是以英国的投资为最多,约美金118,900万元,占全数36.7%。日本次之,计投资金113,700万元,占全数35.1%。俄国居第三,投资美金27,300万元。美国居第四,只投资美金19,700万元。关于外人在中国的投资,有三点可以注意。第一,以时间论,在20世纪以前,外人投资于中国的数量颇少,自1902年至1914年,数量加了一倍,自1914年到1934年,又加了一倍。第二,以地域言,英国的投资,有四分之三在上海;日本的投资,有三分之二在满洲。英日俄美四国的投资合算,有46.4%在上海,36%在满洲,留下来的只有17.6%,分散于中国其他各区域。第三,外人的投资在工商业中占80%;政府的借款只占13%。
关于工业经营的方式,自从《马关条约》以来,可以说是大部分都在私人的手里,一直到了最近数年,国营的工业有逐渐抬头之势。在中央方面,资源委员会所管理的工厂,其单位日渐加多,但直至今日,中央所经营的工业多为国防所急需的重工业,及为民营工业供给电力的发电厂。以后是否拘于此项范围,抑将扩充至他项事业,极堪注意与研究。省政府办理工业的试验,在北有山西,在南有广东。山西省政府于1932年,曾组织西北实业公司,所办事业,略具规模的,有钢铁、煤气、制纸、洋灰、酒精、纸烟、窑业、火柴、毛织、印刷、皮革、机器、电化、兵工等工厂,资本2300万元。广东于1933年,定有三年施政计划,拟在此时期内,设水泥厂二处,蔗糖厂四处、缫丝厂一处、丝织厂一处、电力厂二处及呢绒纺织厂、烧碱厂、磷酸肥料厂、淡气肥料厂、硫酸厂、造纸厂、钢铁厂、酒精厂、啤酒厂、棉纱厂、麻布厂、炭气引擎制造厂等共22处,其规模较之山西为宏大。可惜抗战发生之后,这两处的工厂,都没有筹备内迁,以致现在无法利用。将来抗战结束之时,民营工业与国营工业当如何分工合作,国营工业之中,中央与地方又当如何配合,始最有利于国防的建设、人民的康乐,乃为尚待解决的问题。
(三)
在第三个十年内,便是自1901年至1910年,中国的交通,有速度的发展。中国最早的一条铁路,是1876年建筑的,自上海通至吴淞,但因清廷反对,不久便毁弃了。1881年,开平矿务局筑了长20里的唐胥铁路,以后北宁铁路,便以此线为始基。1889年,这条铁路线往南通到天津,1894年,往北通到长城,其后因中日战争,往关外扩展,便暂告停止。1898年,上海吴淞线又重筑完成。所以在20世纪以前,中国的铁路,在南只有沪淞线,在北只有唐胥线及其扩展之部,里数是有限的。
可是一到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铁路的黄金时代便出现了。这个十年中建筑的铁路,列表如下:
1902年 中东铁路
1904年 胶济铁路
1905年 平汉铁路
1907年 北宁铁路
1908年 京沪铁路
1909年 平绥铁路
1909年 沪杭铁路
1910年 滇越铁路
1910年 陇海铁路(一部分)
接着于1911年,广九铁路完成,1912年,津浦铁路完成。在短短的十年之内,中国完成的铁路,约有6000英里,对于中国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助力。可惜民国成立之后,连年内乱,铁路的建筑,一搁便是十余年。在这十余年内,铁路不但鲜有进展,而且原来的路产以及车辆,因为内乱之故,也损毁了不少。直至国民政府成立之后,铁路建筑的工作又重行开始。1929年至1932年,修竣的铁路共达346公里,其中有陇海路数段,杭江铁路一段,粤汉铁路一段。1933年,杭江铁路竣工,首都轮渡正式通车,陇海路已展至渭南,粤汉路亦有进展。1936年,是中国铁路史上最可记念的一年,是年九月一日,粤汉路全线首次通车。浙赣铁路南玉段,于一月间落成,淮南铁路长215公里,亦于一月二十日正式通车。陇海路展至宝鸡。同蒲铁路除太原至原平一段外,已告完成。江南铁路由南京至芜湖,于四月间直达通车。苏嘉铁路,于七月十六日完成。
公路的建筑比较在后。1921年,全国公路不过一千多公里,但到1936年,全国各省所建公路共163,000余公里。民用航空起于1929年,到了1936年,经营这种事业的,共有三个公司,即中国、欧亚及西南。航线北至兰州,东至上海,西至成都,南至广东。
新式交通事业中发达最早但最无成绩的,要算航业。招商局是于1872年设立的,比起外国许多有名的航业公司,还要早许多年,但这个机关数十年来,都在腐败的管理之下,直至抗战发生的时候,这个有将近70年历史的公司,留下来的不过几条旧船而已。但它的同业,在外人经理下的怡和、太古及日清,却是日有进展的。
(四)
在第四个十年内,便是从1911年到1920年,我们看到中国的煤产量,突破了1000万吨的大关。在1912年的时候,中国本部及东北的煤产量,合起来不过800余万吨,两年之后,就在1914年,中国本部的煤产量,便有1100万吨了。这种发展,与前十年铁路的建筑,是有密切关系的。本来煤是一种笨重的货物,如果运输问题不能解决,大量的开发是没有希望的。华北的第一条铁路,我们在上面已经说过,便是因为运煤而建筑的。在铁路没有分布于各地以前,中国并非没有采煤的事业,只是多用土法,出产不多,等到铁路造到煤矿的门前之后,运输不成问题了,大量的生产,不愁没有销路了,于是以前用土法的,现在多用新式机器开采,以前日出数吨的,现在可出数百吨以至数千吨。我们的煤产量,超过1000万吨,要在1914年,便是因此。
现在国内的大矿,大多数都在铁路的附近。中国本部的第一个大矿,在抗战以前,年产煤400万吨以上的,是开滦矿务局,位于北宁沿线。年产100万吨以上的两家,中兴在津浦与陇海的附近,中福在道清的附近。年产50万吨以上,不到100万吨的有四家,井陉与保晋沿正太,六河沟沿平汉,淄川鲁大沿胶济。年产10万吨以上,不到50万吨的17家,门头沟、怡立、临城、兴宝,均沿平汉,晋北矿务局沿平绥,柳江沿北宁,正丰沿正太,潍县鲁大,悦升,博东沿胶济,华东贾汪沿津浦,大通、淮南沿淮南,萍乡沿株萍。余下来的三个矿没有铁路运输,但长兴沿湖,由矿到水路,也有26公里的轻便铁路;富华与富源沿长江,由矿区至江边码头,也筑有很短的轻便铁路。中国煤矿的分布,有两点是可以注意的:第一,上面所说的大煤矿,除了萍乡、长兴、富华、富源四矿外,其余均在长江以北。第二,大矿均集中于铁路附近,山西产煤区,分布于57县,但已开采的大矿,均在正太与平绥沿线。陕西的储煤量仅亚于山西,但因交通不便,陇海路最近才由西安通至宝鸡,所以陕西境内,并无一个大矿。
中国的铁矿,抗战前已经开采的,均在长江沿岸。在湖北有大冶铁矿及象鼻山铁矿,在安徽的繁昌与当涂,有裕繁、福利民、宝兴、益华等公司,开采当地的铁矿。这些地方所开采出来的铁砂,可惜国人不能利用,差不多完全都运到日本去了。大冶铁矿,自1893年至1934年,共产铁砂1100万吨,其中运往日本的为750万吨。象鼻山铁矿,自1920年至1934年,共产铁砂185万吨,运销日本的计141万吨。安徽的产砂公司,其出品悉数运销日本,每年自10余万吨至40余万吨不等。此外在华北的宣化,还有龙烟铁矿,1918年曾成立公司开采,但不久即因经费困难而停顿。安徽的铜官山铁矿,以及江苏的利国驿铁矿,均曾有过开发的计划,可是均无结果。
中国的煤储藏量,虽然集中于华北,可是特种矿产却集中于华南。江西的钨、湖南的锑,其产量在世界上均占第一位,他们的积极开发,乃是受了第一次欧战的刺激所致。此外如贵州的汞、广西、云南的锡,其产量除自给外,尚可运销海外。这些矿产品,在近年的国际贸易上,已曾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了。
(五)
在第五个十年内,便是从1921年到1930年,农业改良的工作才积极发展。农业是中国最老的经济生产方式,可是中国的智识阶级,一向很少有人去理他,所以农业的生产,直至最近,还是停留在陈旧的方式里。可是1921年以后,政府与社会举办了好几种工作,对于农民的生产颇有帮助。第一是合作事业的发展。合作社的组织,乃是华洋义赈会于1923年在河北开始的,第二年只成立了8社,但是到了1930年便有946社。其后南昌行营也利用合作社的组织,来做复兴劫后农村的工具;实业部又于1935年成立合作司,于是合作事业的进步一日千里,最近合作社的登记已超过78,000个单位,在十余年内有此成绩,确为难能可贵。在各种合作社中,以信用合作社为最普遍,这种组织对于农民的资金问题,给以相当的解决。农民如欲增加生产而缺乏资金的,可利用合作社向合作金库或办理农贷的银行去借贷,不像以前那样呻吟于高利贷者的压迫之下了。其次是农田水利的兴办。中国古代对于农田水利本极注意。譬如战国的时候,秦用水工郑国,引泾灌田,史称溉田45,000顷;李冰为蜀守,穿郫、检二江,引溉成都,灌县一带田畴以万亿计,都是很著名的水利工作。民国成立以后,水利失修。1928年,华北大旱,大家的注意力,才又引到灌溉事业上去,于是绥远开民生渠,陕西开泾惠渠,为近年灌溉事业之起始。其后甘肃有洮惠渠,宁夏有云亭渠,陕西除泾惠渠外,有洛惠渠、渭惠渠、梅惠渠,河北有仁寿渠,其他小规模的新式灌溉工程不可胜计,对于旱灾的预防,是有很大功用的。农民有了这种新式工程的帮助,每年收获的多少便不是完全靠天了。再其次便是良种推广与病害防除等工作,以加增米麦棉花等作物的生产,使中国的衣食自给政策可以早日达到。这种工作,起初是私人机关,如金陵大学的农学院,加以注意,及至1930年,实业部与全国经济委员会成立之后,政府对于这种工作继续努力。实业部的中央农业实验所,对于米麦种子的改良,全国经济委员会的棉业统制委员会,对于棉花良种的推广,贡献尤多。经过相当的努力,自然表现成绩。如洋米进口,在一个时期,曾达1000万公担,但在1936年,进口的数量,只有180余万公担。棉花的产额,由1932年的490万公担,增至1936年的840万公担,因而进口的棉花,也由1932年的220万公担,降至1936年的40万公担,可见那年我们的棉花已能自给。
中国大多数的人民还是以农为业,农业的生产总值至今还居各业之首,所以农业改良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以后农业对于建设新中国的贡献,即在生产大量的剩余,运销国外,以换取我们工矿业所必需的生产工具及运输业必需的交通器材。假如中国的农民能够实现此点,不但近代化的经济可以早日在中国实现,就是农民本身的生活也可日渐上进了。
(六)
以上我们已经把经济的各部门:商业、工业、交通、矿业、农业,在过去几十年内的发展,大略的画了一个轮廓。现在让我们把第六个十年,就是最近的十年内,经济方面的大事,略书数语,以结此文。
最近的十年,自然的分为两个段落,抗战前为第一段落,抗战后为第二段落。抗战前的数年,是中国最进步的几年,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无一不可使人乐观。1936年的海关报告,对于当年的经济,有下面一段很扼要的描写:
言乎经济,则汇市稳定,物价上腾,币制改革政策,经此一年之试验,进行顺利,已奏肤功。至于农工各业,亦系齐趋发展。关于农业,举凡农村信用贷款之兴办,棉稻及小麦种子之改良,以及种茶制丝新法之提倡,均足以促进农业技术,而使之日见增进。关于工业建设,则机器制造厂,化学产品炼制厂,以及制糖厂、炼油厂等,纷纷兴办,几如雨后春笋,是则工业发展之象征也。至言交通建设,则铁路、公路、航空,莫不突飞猛进,一日千里。再就对外贸易言之,据统计数字推测,中国对于舶来物品,需要渐少,尤以食料及消耗物品为最,其将来所需洋货,殆仅以生产物品:机器、金属、矿砂、车辆及油类等为限。良以此项物品,或为本国所不产,或因现今所产者,尚不甚精也。至主要出口土货,一俟世界经济状况,逐渐恢复,则其海外销路,亦必渐形畅旺。
可惜好景不常,第二年卢沟桥的炮声,把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路线完全毁坏了。抗战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定有深刻而巨大的影响,也许后人来写中国的经济发达史,要把抗战这一件事来划分时期。我们现在还在抗战的时期中,对于这个巨大的变动,也许还不能看得十分清楚,但是有重要的几点,也无妨在此提出。第一是沿江沿海各大都市中工商业的破坏。我国旧有的新式工商业,大部分都集中于大都市,自从这些大都市受了敌人的炮火摧残之后,中国人费了几十年心血才创造起来的事业,便大部分被毁坏了。我们只拿上海来说:战前全市有华商纱厂31家,纱绽超过110万枚,战后只剩了8厂,残留在租界内,可以自由开工,纱绽总数不过34万枚,等于战前的30%。又如面粉工业,战前有15厂,战后只残留了8厂。其次如卷烟业,总共31家,全在军事区域之内,因而都受了损失。再其次,缫丝业战前有44家,却有42家设在闸北战区而受了摧残。我们因为这次战事而受到的经济损失,大约要到战后才可写出一篇清账,等到写出来时,其数目之大,一定是可惊的。第二,抗战促成了内地的建设。中国的内地,虽然地大物博,但在抗战以前,新式的事业很少在内地立足,因之口岸虽然开发,而内地的闭塞与守旧如故。抗战以后,迁入内地厂矿不下448家,其中分布川境的254家,湘境的121家,桂境的23家,陕境的27家,其他各地尚有23家。由政府资助技术工人迁入内地,凡12,000余人,运入机械最低重量为12万吨。交通方面,西南各省在战前除滇越路外,没有一条铁路。抗战之后,建设的铁路或在计划中的铁路,有成渝、湘黔、川黔、滇黔、川滇、湘桂、滇缅等路线。贵阳、昆明等都市,与东南各省连络的公路,在抗战前几个月才通车,现在贵阳已成为西南公路的中心了。在抗战以前,云南省内,没有一个中央的金融机关,现在云南以及其他西南、西北各省,已经在中央的金融网之内了。此外如农产品的改良,合作金库的创设,农田水利事业的推进,工业合作的提倡,在内地各省,都有人在那儿工作,远非战前歧视内地的情形所可比,所以抗战虽然造成了沿海沿江大都市的破坏,但同时也促成了广大内地的开发,使中国的现代化更为深入。第三,抗战统一了从事经济事业的人的信仰与意志。这种信仰,就是《抗战建国纲领》中所谓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所谓统一的意志,便是百折不回,要建设一个富强的新中国。由于统一的信仰与意志所产生的力量是很伟大的。它的成就,我们愿俟诸异日的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