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名头传遍了金融圈
- 重生:从调教好员工开始科技强国
- 天韵舞春风
- 2085字
- 2024-11-16 21:57:02
午后一点钟,一位身着西装的男子翩然而至。
在这炎炎夏日,依旧身着黑色西装,戴着墨镜,全然不顾炎热。
他径直前来,点名要求与徐年相见。
门卫见其神色不凡,立马将此事通报给了徐年。
此人来宏业,直言要求见面,徐年心中生疑。
但还是下楼与之相见。
“是你要求见我?”
徐年望着门口的男子,满怀疑问。
“你是徐年?”
男子摘下墨镜,上下打量徐年,其言谈间带着一丝粤音。
“正是。”
徐年心中已然料到此人的来意。
果不其然,他答应之后,男子从衣兜中取出一个信封递来。
“我老板萧先生吩咐,特来邀请徐厂长您。”
“下周五,赌船将正式启航,您无需远赴赌城,赌船将于周五途径原川县,届时将在原川县码头安排船只接送贵宾至赌船,具体地点信中已详述。”
徐年微微点头,随手拆开信封。
信封的制作颇为精致。
黑色的邀请函镶着烫金边,字迹优雅地镌刻其上,透着不凡的精致感。
至于这字迹是否出自萧明龙之手,徐年无从得知。
邀请函内容详尽,清晰指明了原川县的登船地点,并特别注明徐年可携两名同伴一同登船。
送完邀请函后,那位身着黑西装的男子便迅速上车离去。
徐年再次审视了邀请函一番,才小心翼翼地将其重新放回信封中。
“怎么了?”洪馨月的说话声从身后传来。
徐年转过身去。
“你怎么下来了?”
“我在楼上望见了,就下来问问。”
“那个人是来干什么的?”她接着问道。
“没事,就是来送东西的。”徐年轻轻摇头,没有进一步解释。
有些事情,他觉得没有必要向洪馨月透露。
返回办公室,徐年再次抽出邀请函端详。
除了之前已知的信息,他还发现这份邀请函为他省去了不少麻烦,他无需特地赶往赌城。
毕竟这时赌城尚未回归,前往那里还需申请签证,尽管临时签证办理相对便捷,但总归是些不必要的程序。
想到这里,徐年不禁觉得有些讽刺。
作为一个夏国人,前往夏国的地方竟然还要签证,但好在赌城即将回归。
这意味着他将多出一天的时间,而这一天足以让他多盈利不少钱。
到星期五,他便能将股市中的资金全部提取出来,届时,他账户里的资金应该已接近两千多万,毕竟如今就已经逼近千万大关。
就算是把银行贷款等负债全部清偿,徐年手中仍能保留一笔巨额资金!
随后的日子里,一切均按既定计划稳步前行。
生产线上,有段洪生的严格监督,生产效率逐日攀升。
尽管增量有限,但在合同规定期限内完成既定数量已绰绰有余。
研发部门的成员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八人团队协作,次日便成功完善了产品。
然而,恰逢周六,专利申请部门休假,相关事宜只能推迟至周一办理。
徐年随即指示段洪生挑选两名技艺精湛的工人,制作了一个初代U盘样品。
经测试,其性能令人满意。
然而,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了徐年跟前。
U盘作为便捷的办公用品,其容量受限于当前ROM技术的发展。
市场上可大量供应的仅有128MB与512MB两种规格的存储器。
小于128MB的存储器缺乏实用性,而超过512MB的则成本高昂,单个只读存储器成本可能高达900元,这无疑让U盘的生产失去了经济性。
大容量存储器主要供应给电脑制造商。
尽管如此,128MB与512MB的存储器仍能满足大部分需求。
对于更大容量的文件存储,硬盘是更合适的选择。
至于只读存储器的生产厂家,沪省拥有众多选择。
徐年指派洪馨月与数家厂商接洽,收集报价后,再从中选择两家作为宏业的稳定供应商。
宏业目前实力尚显薄弱,假若实力充沛,徐年完全有能力独立构建起一条存储器生产线。
然而,时机尚未成熟。
现在不是那个时刻。
原因在于,徐年目前的所有资金都已投入股市之中。
他每日必访海通证券,总在柳雪那钦佩的眼神中,将前一日购入的股票悉数抛出,随即又精准地购进新的标的。
周末两天的休市,并未对徐年的财富积累步伐造成太大阻碍。
星期五时,他手中的总资产为920万。
待星期一股市重新开市,股票售出后,资产总额跃升至1200万!
紧接着,星期二攀升至1560万!
到了星期三,徐年的资金池更是突破了两千万大关,达到了惊人的2030万!
当徐年的资金量跨过两千万门槛后,终于引起了海通证券高层的关注。
星期四,徐年在海通证券偶遇了一位副总,双方进行了简短交流,虽未涉及实质内容,但副总的一席话却给徐年敲响了警钟,他已步入海通高层监控的视线之中。
这意味着,他此前采取的极端杠杆操作,已难以为继。
不过,这对徐年而言并无大碍。
因为今天,正是他计划中的最后一次操作。
星期五,徐年决定将全部资金悉数提现。
到时赌船也即将抵达原川县。
两千多万资金,他将再次孤注一掷。
这一举动,即便是身旁的柳雪,也不禁为之动容,眼皮微微一跳。
徐年将这笔巨款分成六份,每份投入不同股票,每笔投资均接近四百万,巧妙避开了5%的持股警戒线。
让徐年的名头迅速传遍了金融圈。
毕竟,能在短短数日内持续展现这种非凡操作,绝非普通人所能企及。
有心人追踪了徐年账户的交易记录,发现从最初的一支股票,到后来每日数支,徐年总共涉足了25只不同的股票。
而这些股票无一例外,都是从跌停板跃升至涨停板,次日又在涨停后被他精准抛售。
这样的操作策略,使得徐年的资产如火箭般飙升。
一些人蠢蠢欲动,试图模仿徐年的手法,在跌停板中寻找机会。
然而,没有系统的指引,他们很快发现,从众多跌停股中挑选出潜力股,无异于一场豪赌,且往往是血本无归。
几位勇于尝试的投资者,面对持续下跌的股票,只能无奈止损,之后无人再敢轻易效仿徐年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