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酒楼

华夏先民有名言:“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青云子自然也不例外,这具身体已经饿了九天了,快到极限了,再不吃饭,就真的要去见阎王爷了。

丝毫不在意周围人群的目光,他毫不犹豫的走进了云阳城最豪华的一家酒楼。

当然还是穿着他夺舍时的那一身破破烂烂的青衫,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来要饭的少年乞丐。

他看了看大门口上面挂着的对联,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好一个迎天下客,聚四方财,我倒要看看,你这小小的酒楼有没有聚这四方财的本事!”

掌柜的是老江湖,开酒楼这么多年,高低贵贱什么人没见识过,一听他这话,不敢怠慢,张开职业笑脸,亲自迎上三楼贵宾区,泡上一壶上好的碧螺春,又下去吩咐厨房准备好酒好菜。

无巧不成书!

云阳城主的掌上明珠,洛凤仪也来这家酒楼吃饭了,去的也是三楼。

一进雅间的门,洛风仪就看见了那个穿着破烂的青衣少年。

她是聪明人,没有冒昧上前打扰,只是选了一个座位,安静的坐着,从容的喝着香茶,大家闺秀,礼仪之邦。青云子这样的老魔头,当然不可能讲究什么儒家礼节。

掌柜的很有眼力,酒是好酒,莱是好莱。

他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引来三楼那群达官贵人,千金小姐们,各种各样的鄙视:“粗俗”,“竖子”,“匹夫”,“乞丐”,“土包子”。

青云子连看都懒得看他们一眼,端起酒杯,一口饮尽,对掌柜的说道:“贫道不能白吃你的饭,便送你一首诗以示感谢。”

听到此话,三楼里一群素质一般的客人都发出了嘲笑,一首诗也能拿来感谢,他以为他是诗仙李太白啊!

青衣少年道: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掌柜的也是一个饱读诗书之人,听完此诗之后,激动的喊道:“好诗,实在是千古好诗!”

刚才还在谩骂青云子的那群达官贵人们也纷纷闭嘴,不敢再随意讲话,空气突然安静

洛凤仪偷偷的笑,美人笑容如鲜花盛开,美妙灿烂,引来酒楼里无数男子火热的目光。

她笑道:“噗嗤,到底谁是土包子?”

她旁边的侍女心里想道:“小姐今天状况不对啊!怎么如此关心一个寒门少年?”

青衣少年荣辱不惊,表情平静的对掌柜的说道:“掌柜的谬赞了,此诗寻常,当不起千古二字。”

在三楼贵宾区吃饭喝酒的,自然也有一些性格顽固的老儒,有一个穿着锦衣的老头,扯着沙哑的嗓子喊道:“此诗绝对是千古好诗,谁要是敢说它不好,老朽跟他没完。”

这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可不是一般人,他是这云阳城德高望重的名师,教书育人三十载,门下三千弟子,精英七十二人,遍布大汉帝国。

三千弟子之中走科举考试,在仕途为官的也不在少数。就连云阳城主洛远都必须对这老头礼让三分。

他说的话自然很有份量,三楼众多客人之中没有一个敢反驳。

这个老头名为孔仲尼,倒也算是一个伯乐,最难得的是他没有嫉贤妒能之心,却有爱才之德,更有发挥余热提携后辈之心。

他当即做出决定,朗声道:“少年郎,老朽与你有缘,你可愿拜我为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众人只见那青衣少年立刻座位,站起来行礼道:“多谢前辈厚爱,晚辈寒窗苦读多年,衣食尚且不全,如何有多余的银两用来求学呢?”

老头笑道:“你若拜我为师,老朽分文不收,可好?”

洛凤仪知道自己该上场了,清了清嗓子,喊道:“少年郎,本小姐还缺一名家丁,你若愿意来,本小姐给你五十两银子为月钱。”

青云子已经很久不来凡间,自然不知道五十两银子是多少钱,但在场有一个中年岁数的客人说了一句:“五十两银子,这洛小姐可真大方啊,普通家丁一个月连五两银子的工钱都不到啊!”

青衣少年点头回复道:“如此,多谢!”

就这样,青云子成了洛家工资最高的一名家丁,至于有多少人眼红那就不知道了。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百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