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比博燃
- 华娱:当导演实在太快乐
- 小菠萝ZZ
- 2018字
- 2024-11-19 08:34:10
如果美国人这样拍摄,还不如不在《火星救援》中加入中国元素。
2011年美国通过了一项法案,全称为《沃尔夫修正案》。
其核心内容为禁止美国航天局与中国交流和合作,旨在遏制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结果到了2015年拍《火星救援》,为了讨好中国观众,又刻意回避了此法案。
后来2023年中国率先从月球背面取得月壤样本后,美国更是恬不知耻的想要租借。
美国的确很双标。
陈青写这版剧本是憋着一股劲的。他想将中国航天事业的恢弘,完全展现在全球人眼中。
当然前提是要先取得航天局的支持。
美国拍《火星救援》为了讨好中国市场,明褒暗贬增加中国元素。
现在虽然中国式微,电影市场也不能和好莱坞相比,但陈青未尝不能恶心到美国。
06年世界航天大国有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欧洲航天局等。
陈青这版《火星救援》在最后的救援计划里,让这些航天大国全部参与到营救行动中。
将电影上升到全球航天共同体的高度。同时在电影里浓墨重彩描述其他国家帮助。
至于美国,电影里陈青不打算多提。
这种明褒暗贬的方式,搞得谁不会,陈青也不惯着。
耐心的等到韩三瓶看完剧本。
“你这剧本里的科学理论,都是自己查资料琢磨的?”
韩三瓶啧啧称奇,他也好奇陈青脑子怎么长得了。
这硬科幻整的有模有样。看剧本像是看科幻小说一样,脑洞挺大。
“火星居住区、植物农场、离子推进器、火星探测车、放射性同位素。嗯...确实有一套。”
韩三瓶有些赞不绝口,剧本逻辑自洽,科技理论看起来也很扎实。即便不考虑电影特效带来的吸引力。
单从故事趣味性来讲,也大有搞头。
“具体的科技理论我不懂,不过但从故事角度看,有点鲁滨逊漂流记的意思。”
韩三瓶想了想,又补充道。
“这剧本最好找专门的航天专家,再验证下里面提到的科技内容可行性。”
这点陈青清楚,所以他要寻求航天局的支持。
“三爷,这部剧有没有意向?”
见韩三瓶对剧本评价挺高,陈青趁热打铁。
这次来主要目的是拉投资。
“预计成本多少?”韩三瓶询问道,他心里有些思想准备,科幻片成本不会低。
陈青伸出一根手指头。
“一亿?”韩三瓶吐口气,一亿元不是大成本,中影甚至能做到全覆盖。
想到这韩三瓶拿起桌子上水杯喝了口,随后对陈青说道。
“科幻片预期投资一亿人民币有点少了,电影后期特效恐怕要落后好莱坞二十年。”
陈青还是胆子有点小了,韩三平打算帮他壮壮胆。
怎么着都是他钦定的新生代导演领军人物,预期成本一亿也有点太胆怯了。
“怎么着也得两三亿……”
“三爷,我说的是一亿美元。”
没等韩三瓶话说完,陈青接着补充到。
“夺……少?”
韩三瓶确认自己没听错,一亿美元?
中影就算敢投资,你陈青好意思要吗?
其实陈青也不指望韩三瓶能投资这么多,但总归先狮子大开口,接下来再慢慢谈。
他预期成本五亿人民币,这钱绝对够用,甚至都用不完这么多。
好莱坞营销手段没比中国差到哪,对外宣传影片成本也是翻倍加。
原始空1亿美元对外公关预算,水分绝对不小,5亿人民币够用。
终究是国内视效水平差,多花点真金白银推动视效很重要。
以陈青现在的票房号召力,凑齐五亿也不算太难,但也得费点事。
况且中影作为国内老大哥,他多投点钱其他公司才敢跟。
陈青不想搞海外公司合资。这部片子的海外版权他要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这也是他赚钱的重要途径。
国内票房分账他很难赚到钱,等到《我的少女时代》的票房分账后,他能凑出5000万已经不错了。
“这大片张一谋拍的了,陈凯各也拍的了。我陈青如何拍不了?”
“国内大片单单陷入古装戏,太单薄,也太乏力。”
“从《英雄》到《无极》,再到吴宇森打算拍摄后面的《赤壁》,内地大片全是古装。”
“我承认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确实要立足自己的文化。带有浓郁东方风情古装戏是打开国际市场的有效方式。”
“但当观众对古装题材开始感到厌倦,中国观众对本土电影再次丧失信心的时候,中国大片又该何去何从?”
陈青噼里啪卡,说了一大堆。
为什么美国电影总在拍未来,而我们电影总在拍历史古装片?
中国为何不能尝试拍未来?分明我们是全球第二大航天国,百姓们对航天事业也抱着极大的热情与期待。
和美国比起来航天即便有差距,但同样有优势。
航天电影中国同样能拍!中国的大片时代,将从陈青这里开始将增添新类型。
一番话下来,不知道韩三瓶燃不燃,反正陈青挺燃的。
这不比《博人传》强?
韩三瓶是绝对意识到内地大片的困境,局限于古装戏是不行的,但他也没啥法子。
他主抓主旋律电影,也是在拓展内地大片类型,但这种政治电影显然是走不出国。
现在有《火星救援》横空出世,再度探索内地大片的新方向,陈青相信韩三瓶绝对会鼎力支持。
“知道你小子心里有想法,我也支持。但是1亿美元预算太高了。”
韩三瓶声音温和,先肯定陈青,先顺着他的毛,他也清楚陈青是漫天要价,坐地还价。
具体多少钱还得再商谈,不过陈青刚才那番话确实挺燃,搞得韩三瓶也跃跃欲试。
“这部电影难点在特效。太空特效目前国内涉及太少,这也是花钱的大头。”
“预算之所以高,我是想趁着《火星救援》这部片子,追赶好莱坞的特效水准。”
当然陈青也有私心,追赶好莱坞特效是真心话,但同时他也要培养自己的特效班子。